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最新章节。
			     祁天佑回到办公室时,窗外还是黑的。他没开大灯,只把台灯拧亮,牛皮笔记本摊在桌上,“总攻令”三个字还新鲜地印在纸面。
 他没碰那页,翻到空白处,写下“政策窗口期:7—10天”。
 他打开内网,调出最近三个月国务院会议纪要。关键词一条条划过去:“绿色转型”“能耗双控”“智能制造”“碳足迹核算”。
 这些词出现的频率比上季度高了三倍。
 他又点开发改委内部简报,看到一份未公开的研讨文件标题——《关于推动传统工业区零碳改造的试点设想》。
 讲真,机会来了。
 他立刻拨通视频会议系统,孙连城和郑西坡之子十分钟后上线。
 孙连城穿着皱衬衫,眼底发青,显然刚开完会。郑归站在法学院打印室门口,手里捏着一叠纸。
 “京州必须抢在下周前提交国家绿色智能制造试点城市的请示。”祁天佑直接说,
 “材料要包装废弃工业园区改造项目,加入智慧能源系统和零碳标准。”
 孙连城皱眉。“这个方向省里还没明确支持,贸然上报容易被打回来。”
 “不会打回来。”祁天佑把屏幕共享过去,“中央最近密集讨论产业升级,风向已经变了。
 我们不是申请项目,是响应政策。只要动作快,就能变成样板。”
 郑西坡之子问:“配套呢?光一个园区改造,撑不起试点分量。”
 “你负责起草《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引》。”祁天佑说,“24小时内交初稿,作为申报附件一起递上去。
 新产业带来新岗位,但用工规则不能空白。我们要让上面看到京州不只是要钱,而是想定规矩。”
 孙连城懂了。“用环保+就业+技术三块打包,提高获批概率。”
 “对。”祁天佑点头,“他们卡项目,卡不了制度设计。等批复下来,我们已经是规则制定者。”
 孙连城马上打电话给市环保局和工信局,要求连夜组专班。郑归转身进打印室,找同学帮忙赶文件。
 祁天佑关掉会议,重新翻看邻市的申报材料。那份方案空有框架,没有企业落地案例,数据全是预测值。
 他冷笑一声,拨通一家新能源电池企业的负责人电话。
 这家企业原本被赵家排挤,厂房拿不到扩建许可,差点倒闭。
 祁天佑之前帮他们协调过用地问题,对方一直记着人情。
 “现在有个机会。”祁天佑说,“只要你签入驻意向书,京州绿色智造试点就缺你不可。
 媒体明天会来拍专题报道,标题我都想好了,《被抛弃的技术,正在重生》。”
 对方沉默几秒,答应了。
 当天下午,专题报道上线。标题冲上热搜,配图是工厂车间里工人调试新设备的画面。
 新闻里提到“政策松绑让创新企业重获生机”,虽没点名,谁都看得出在打脸谁。
 祁天佑趁热修改申报文本。
 他在附件中加入一组审计数据,陈河提供的纪委专项报告,
 显示赵家控制的七家企业近三年能耗超标率平均达42%,且多次篡改排污监测记录。
 他把这段加在“改革紧迫性”章节,
 写得不动声色:“部分传统企业仍依赖高耗能模式运营,环境风险与金融风险叠加,已构成区域发展隐患。”
 材料定稿后,他通过加密渠道传给钟小艾。不到两小时,收到回复:
 摘要已列入中纪委巡视组工作参考件。
 这一步很关键。一旦材料被纳入“整治形式主义、推动真抓实干”的政治语境,再有人压着不批,就得掂量后果。
 三天后,赵家开始反击。
 一家行业协会突然发布《绿色制造技术门槛调研报告》,
 声称“当前多数中小企业不具备智能化改造能力,仓促推行试点将导致大规模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