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最新章节。
			     新写的一本《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有喜欢这种题材的可以看一看或者收藏一下,谢谢!
 --
 天幕上,朱及第讲述完崇祯二年那内外交困、烽火初燃的混乱局面后,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疲惫。他看了看时间,对着镜头说道:
 “好了,老铁们,今天关于明末乱局的讲述就暂时到这里了。从朝堂党争到边关烽火,从君臣猜忌到流寇初起,想必大家也和小编一样,心情沉重。”他顿了顿,试图让语气轻松一些,但效果甚微,“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过的是无数人的命运和一个个帝国的废墟。咱们明天再见时,将会把目光聚焦于明末农民战争中的两个关键节点——”
 他提高了声音,清晰地抛出了明天的预告:
 “明日,我们将详细讲述‘荥阳大会’与‘凤阳之战’!看看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首领,是如何在荥阳商议分兵策略,而后又一举攻破大明中都凤阳,并……摧毁了大明的龙兴之地——凤阳祖陵!”
 “凤阳祖陵”四个字,如同四把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了所有洪武朝臣的心上!那里,安葬着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父母、兄嫂!是大明王朝法统的起源,是朱氏皇族精神的寄托!
 然而,朱及第的话音还未完全落下……
 “噗——!”
 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身体猛地前倾,一口殷红的鲜血竟抑制不住地喷溅而出,染红了身前御案的龙纹!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金纸一般,那双原本锐利如鹰隼的眼睛,此刻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滔天的怒火,以及一种……被刨了祖坟的、深入骨髓的剧痛与耻辱!
 “父皇!”
 “陛下!”
 朱标和近侍的惊呼声同时响起,朱标一个箭步冲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朱元璋,脸色煞白。整个奉天殿前瞬间乱作一团,文武百官骇然失色,纷纷跪倒在地,口称“陛下保重龙体!”,心中却是翻起了惊涛骇浪!
 凤阳祖陵……被毁了?!被那些他们刚刚听闻的、如同蝼蚁般的流寇所毁?!
 这已不仅仅是战败,不仅仅是失地,这是对朱明王朝尊严最彻底的践踏!是对开国皇帝朱元璋最恶毒的羞辱!
 朱元璋在朱标的搀扶下,剧烈地喘息着,他死死抓住儿子的胳膊,手背上青筋暴起。他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那即将消散的天幕,仿佛要用目光将那预告着奇耻大辱的后世小子撕碎。
 “……好……好得很……”朱元璋的声音嘶哑,带着血沫,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蕴含着无尽的杀意和悲凉,“毁咱祖陵……李自成……张献忠……咱……咱记住了!咱朱重八……与尔等……不共戴天!!”
 这已不是帝王的愤怒,而是一个儿子、一个兄弟,听闻父母兄长陵寝被毁时,那最原始、最暴烈的痛苦与复仇的誓言!
 徐达、李善长等重臣跪在下面,心中亦是冰冷一片。他们完全能体会陛下此刻的心情。凤阳祖陵被毁,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明的气运已被斩断,意味着朝廷的威严扫地殆尽,更意味着,那些起义军已经疯狂到不再有任何顾忌,其破坏力将远超他们的想象!
 朱及第似乎完全没意识到自己这则预告在另一个时空引发了怎样的地震,他对着镜头挥了挥手,说了声“明天同一时间,不见不散”,便结束了直播。
 天幕的光芒缓缓消散,重新露出了洪武十一年宁静的夜空。
 但奉天殿前,再无宁静。
 朱元璋在朱标的搀扶下,勉强站稳,他推开儿子,用袖子狠狠擦去嘴角的血迹,目光如同万年寒冰,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
 他没有立刻爆发,但那压抑的、如同火山喷发前的死寂,比任何咆哮都更令人恐惧。
 “都……听见了?”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平静。
 无人敢应声。
 “凤阳……祖陵……”他又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仿佛要将它们嚼碎,“咱爹,咱娘,咱大哥……他们就躺在那里……”
 他猛地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喉头再次涌上的腥甜,一字一句,如同冰锥砸落:
 “给咱听着!自今日起,凡我大明子民,尤其是你们这些文武官员,给咱死死记住‘李自成’、‘张献忠’这两个名字!凡遇之,或与之相关者,给咱——斩尽杀绝,一个不留!!”
 这充满血腥气的命令,回荡在奉天殿前,也预示着一场因知晓未来而可能更加酷烈的风暴,即将在洪武朝提前掀起。而那个关于凤阳祖陵被毁的预告,如同一根毒刺,深深扎进了朱元璋和所有洪武君臣的心中,直到明日直播开始,都将折磨着他们的神经。夜空下,只剩下皇帝粗重的喘息声,和一片死寂的恐惧。
 夜空如墨,繁星黯淡。奉天殿前的广场上,灯火通明,却驱不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寒意。天幕已然消散,但它投下的阴影,却如同实质般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朱元璋在那口鲜血喷出后,仿佛将一部分翻腾的怒火也随之倾泻了出去。他没有倒下,而是在朱标和内侍的搀扶下,重新稳住了身形。他用一种近乎可怕的平静,擦拭着嘴角和御案上的血迹,那动作缓慢而坚定,带着一种玉石俱焚般的决绝。
 “父皇,保重龙体啊!”朱标的声音带着哭腔,他从未见过父皇如此模样,那是一种被触及了最深处逆鳞后的、冰冷的疯狂。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他的目光再次扫过下方黑压压跪倒一片的群臣,那目光不再仅仅是帝王的威严,更夹杂着一个儿子誓要报仇的赤红。
 “都平身吧。”他的声音依旧沙哑,却清晰地在寂静的夜空中传开。
 百官惴惴不安地起身,垂手侍立,无人敢直视龙颜。
 “今日天幕所言,”朱元璋缓缓开口,每个字都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的,“尔等,有何感想?”
 一片死寂。谁敢在这种时候“有感”?感想就是大明要完?感想就是太祖您的祖坟被人刨了?
 良久,还是太子朱标深吸一口气,率先开口,他必须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将话题引向更务实的方向:“父皇,天幕所言虽是后世之事,惊心动魄,令人发指。然,亦如明镜高悬,照见我朝或有可补缀之处。儿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是以史为鉴,查漏补缺,强基固本,使我大明江山,永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