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凡人寻道》最新章节。
			     秋意已深,霜降过后,药圃里的草木渐趋凋零,唯有几株耐寒的菊科药材还在倔强地开着细小的花。李寻站在药圃边,看着孙婆婆佝偻着腰,正小心翼翼地将那些晚熟的草药种子采集下来,分类装进不同的小布袋里。她的动作缓慢而专注,仿佛在对待初生的婴儿。夕阳将她的白发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那身影在偌大的药圃中,显得既坚韧又有些孤单。
 李寻的喉咙有些发紧。他知道,开口说离别,最难面对的就是这位待他如亲孙的老人。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草药清香,这味道几乎浸透了他这两年多的每一个日夜。
 “婆婆。”他轻声唤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孙婆婆闻声直起腰,用手背捶了捶后腰,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寻儿来啦?正好,帮婆婆把这些决明子收起来,今年的成色真好。”她像往常一样自然地吩咐着,仿佛这只是无数个平凡黄昏中的一个。
 李寻走过去,默默接过她手中的小笸箩,熟练地将黑亮饱满的决明子倒入陶罐中。他低着头,不敢看婆婆的眼睛,生怕积蓄的勇气瞬间消散。
 “婆婆……”他再次开口,声音更低了些,“我……我准备走了。”
 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瞬。孙婆婆搅拌药膏的手停了下来,但她没有立刻回头。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慢慢转过身,昏黄的目光落在李寻年轻而坚定的脸庞上,那目光里没有惊讶,只有深不见底的爱怜和一丝难以化开的哀伤。
 “到底……还是到了这一天了。”她轻轻叹了口气,声音像秋叶落地般轻微。她放下药杵,向李寻招招手,“来,孩子,到屋里来。”
 药庐里,熟悉的浓郁药香扑面而来。孙婆婆让李寻坐下,自己则颤巍巍地走到里间,捧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洗得发白的蓝布包裹。包裹看起来不小,沉甸甸的。
 她将包裹放在李寻面前的桌上,用布满老茧和草药渍的手,一层层小心翼翼地打开。最先露出的,是一本用针线仔细装订好的厚厚手抄本,封面上是孙婆婆工整却略显颤抖的字迹——《百草谱(增补详注)》。
 “这本《百草谱》,”孙婆婆抚摸着书皮,像抚摸孩子的脸庞,“是婆婆行医一辈子的心血。不只是你学过的那些,后面增补了很多疑难杂症的处理方子,还有我的一些独门心得,都用朱笔标出来了。山里、江湖上能遇到的毒物、伤症,上面大抵都有记载。”
 李寻的眼眶瞬间就红了。他深知这本医书的价值,这几乎是婆婆的命根子。
 接着,婆婆又拿出一个用油蜡反复涂抹过、防水极好的皮质药囊。药囊分成许多小格,每个格子里都塞着用油纸包好的药包,上面用蝇头小楷清晰标注着名称和用法:“金疮止血散”“清心解毒丸”“固本培元丹”“安神定魄散”“驱瘴避秽香”……甚至还有几包标记着“迷魂散”“七日醉”的粉剂。
 “这药囊你贴身带好。”孙婆婆一件件拿出来,细细叮嘱,“这止血散,用的是‘雷公炮制’法精炼过的三七,效果最好;这解毒丸,能解常见的蛇虫鼠蚁之毒,若是遇到厉害的,可暂缓毒性,争取时间;这培元丹,在你内力耗尽或身受内伤时服用,可护住心脉……还有这些,”她指着那几包特殊的粉剂,压低了声音,“江湖险恶,不得已时,或可助你脱身。但切记,我教你医术,是让你济世救人,这些旁门左道,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轻用,更不可恃之作恶!”
 她的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目光灼灼地看着李寻。
 李寻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医书和药囊,眼泪再也抑制不住,大颗大颗地砸在蓝布包裹上。“婆婆……您的恩情,李寻……李寻这辈子都报答不完!”他哽咽着,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这两年来,是婆婆用草药和慈爱,一点点修复了他饱受创伤的身心,教他认识生命,理解仁心。这份情,比山高,比海深。
 孙婆婆也老泪纵横,她伸出颤抖的手,将李寻揽入怀中,轻轻拍着他的背,就像两年前他刚来时,发着高烧噩梦不断时那样。“傻孩子,说什么报答不报答……婆婆只盼着你平平安安的。外面世界大,也乱,你一个人……一定要好好的,好好的……”她反复念叨着“好好的”,声音哽咽,充满了无尽的牵挂与不舍。
 祖孙俩相拥而泣,药庐里弥漫着浓浓的离愁别绪。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药圃里的草药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这场离别默默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