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凡人寻道》最新章节。
			     对于“气”和“势”的领悟,使得李寻对于那半部《道德经》的重视程度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深深地意识到,这本看似残破不堪的经书以及其中的批注,就像是一座隐藏着无尽宝藏的神秘宝库,等待着他去探索和挖掘。
 随着对“气”和“势”的理解不断加深,李寻越发感觉到这本经书所蕴含的智慧远远超出了他目前所能够触及的范围。他开始明白,这半部经书并非只是简单的文字记载,而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智慧结晶。
 每一次阅读,李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那些曾经被他忽略的细节和语句,如今都成为了他深入理解的关键。他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迷宫之中,而这半部《道德经》则是他寻找出口的线索。
 李寻对这本经书的重视已经不再局限于表面的文字,而是深入到了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他相信,只要继续钻研下去,他一定能够揭开这座宝藏的真正面纱,领悟到其中更为深邃的道理。
 夜深人静时,他再次在灯下摊开经书。如今再看那些曾经觉得玄奥无比的批注,结合自己最新的感悟,竟有了许多新的发现。
 有些批注不再仅仅是描述内息运行路线,而是开始涉及更宏大的概念。比如在一段关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经文旁边,有极其细小的字迹批注:“星移斗转,地脉流转,皆有定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可布阵势,改气场。”旁边还画着一些类似星辰和山川的简易图案。
 “布阵势?改气场?”李寻心头猛地一震,脑海中瞬间闪过在谷口抵御敌人时的情景。当时,他巧妙地利用了地形的优势,设置了各种陷阱和障碍,使得敌人难以轻易突破防线。这种对地形的巧妙运用,是否也可以算作一种简单的“势”的运用呢?
 然而,经书上的批注所指向的,显然是一种更为高深、更为强大的“阵法”。这种阵法不仅能够改变气场,更能引动天地自然之力,仿佛是与宇宙万物相呼应一般。李寻不禁想起了那些传说中的“风水布局”和“奇门遁甲”,难道这就是它们的真面目?
 这些古老而神秘的技艺,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玄之又玄的存在,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掌握其中的精髓。而现在,李寻竟然在这本经书中发现了与之相关的线索,这让他既兴奋又紧张。
 在另一处与“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相关的章节旁边,有一段批注引人注目。这段批注写道:“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此乃先天祖炁之源,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之根本法门……”
 这段批注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奥领域的大门,让人对其中所蕴含的深意产生无尽的遐想。它似乎暗示着一种比子午流星功更为高深的内炼境界,不仅涉及身体的修炼,更深入到精神层面的探索。
 “玄牝之门”被形容为天地的根源,这意味着它是一种极其重要且神秘的存在。而“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则透露出这种力量的特性,它虽然看似微弱,但却源源不断,而且使用时不需要过度费力。
 批注中提到的“先天祖炁之源”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先天祖炁被认为是生命的原始能量,是一切修炼的基础。通过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的过程,可以逐步提升自身的境界,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修炼。
 这段批注揭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李寻意识到在子午流星功的气功之外,还有与之迥然不同的修炼法门等待着去探索。它激发了李寻更高的修炼的兴趣,同时也让李寻对体内子午流星功练的气和道经里无名功法练的炁产生了莫大的好奇和期待。
 李寻越看越是心惊,也越是迷茫。这些批注所涉及的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武学的范畴,进入了玄学,甚至修仙的层次。但它们都残缺不全,像是某种更高深体系的碎片,缺乏系统的指引和连贯的阐述。
 “那位老道长,究竟是什么人?他为何要将如此珍贵的半部经书赠予我?‘寻’……他让我寻的,难道不仅仅是活下去,更是这经书中隐藏的完整大道?这后半部经书,又在哪里?”
 一系列的问题涌上心头,如同猫爪般挠着他的心。他知道,隐谷虽好,但这里的知识与资源是有限的。孙婆婆的医术、赵铁匠的武艺、陈老夫子的学问,都已经倾囊相授。而关于这经书更深层次的秘密,恐怕需要到更广阔的世界,去寻找更多的线索和机缘。
 一个离开隐谷,去追寻完整“道”途的念头,如同种子般,在他心中悄然生根发芽。他知道外面的世界充满危险和未知,但经书的奥秘和老道的遗愿,像一盏明灯,在远方召唤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