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帝国再临:我的1915》最新章节。
1919年7月5日,黎明前,德属加罗林群岛,代号“鹰巢”的前进空军基地。
热带岛屿的潮湿空气中弥漫着航空燃油的特殊气味。巨大的轰鸣声骤然响起,粗暴地撕破了黎明前的宁静。
四架体型庞大、线条硬朗得如同飞行堡垒的钢铁巨鸟,在跑道两侧昏暗的引导灯照射下,如同蛰伏的巨兽缓缓苏醒。
它们是帝国航空工业力量的骄傲,世界天空的霸主,帝国最新锐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天鸢”。
其修长的机翼、机身、鸡腿和四台大功率星形发动机,以及封闭式的玻璃机头,无不彰显着超越时代的设计理念。
地勤人员如同忙碌的工蚁,进行着最后的检查,今夜,这些“天鸢”携带的不是常规的高爆弹。
而是专门用于摧毁坚固工事和港口设施的500公斤级半穿甲高爆弹,以及用于在广阔区域制造毁灭性火灾的燃烧集束炸弹。
每一枚炸弹的挂载都经过精心计算,以确保最大毁伤效果。
飞行编队指挥官,卢卡斯·霍夫曼少校,站在长机的舷梯旁,最后一次审视着他的机组。
他的飞行皮衣领口敞开着,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只有眼中闪烁着使命必达的坚毅。
“先生们,”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位队员耳中。
“我们即将执行一项前无古人的任务。目标,日本九州,距离,远超我们以往的任何一次训练,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轰炸,这是帝国意志的延伸,是对敌人疯狂行径的直接回应,记住你们的职责,信任你们的伙伴,信任你们身下的飞机。”
“为了帝国,长官!”投弹手,年轻的汉斯·迈尔中尉挺直了胸膛,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紧张。
“为了帝国,小伙子们,给我们的敌人送上一场盛大的烧烤宴会!”霍夫曼重复了一句并说出了一句带有幽默的话,用力拍了拍迈尔的肩膀,转身登上了飞机。
座舱内,各种仪表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幽光。霍夫曼戴上耳机,里面传来塔台清晰的指令:“‘雷神’编队,可以按计划起飞,祝好运。”
“收到,‘雷神’一号开始滑跑。”
四架“天鸢”依次启动引擎,更加巨大的轰鸣声汇聚成震撼人心的咆哮。
它们缓缓滑入跑道,加速,机轮脱离跑道,庞大的机体挣扎着、最终稳健地抬起了头,冲入了繁星点点的热带夜空。
地面迅速变小,“鹰巢”基地的灯光如同散落的珍珠,很快便消失在身后的黑暗之中。
“保持队形,检查所有系统。我们即将进入无可靠地面导航参照区。”霍夫曼沉稳的声音通过机内通讯系统传到每一架“天鸢”。
编队在空中调整好密集的巡航队形,如同四只坚定的信天翁,朝着东北方向,义无反顾地扑向未知的挑战和敌人的心脏地带。
下方是墨蓝色、深不见底的广袤太平洋,除了引擎单调而持续的轰鸣,四周是一片死寂的空旷。
领航员紧盯着仪表盘上的陀螺罗盘和信号微弱的无线电定向仪,不时透过观测窗,借助六分仪测量星辰方位,以确保航线准确,这是一次对装备和人员极限的双重考验。
同一时间,太平洋深处,不同海域。
在“天鸢”编队飞越的浩瀚海面之下,另一场无声的猎杀早已展开。数艘德国远洋潜艇,如U-151、UB-ll、UB-lll,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深海恶狼,在预定的猎杀区静静地潜航。
它们的任务更加直接、更加艰难残酷——绞杀。
根据情报部门破译的日军密码和“海鸥”侦察机提供的报告,这些钢铁鲨鱼埋伏在日本通往东南亚资源区的关键航线上,耐心地、极具忍耐力地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在U-151的指挥塔内,艇长冯·阿尼姆海军少校刚刚轮换下来休息,他靠在狭窄的床铺上,耳边是潜艇内部各种设备运转的轻微嗡鸣和海水摩擦艇壳的声音。
他回忆起几周前击沉“扶桑丸”的那一幕,内心并无太多波澜,只有职业性的冷静,他知道,每一艘被送入海底的日本货轮,都在加速那个岛国战争机器的停摆。
“艇长,声纳接触!疑似多艘大型船只,方位2-7-0,距离约一万米。”声纳兵的声音通过传声管传来,打破了艇内的宁静。
冯·阿尼姆立刻翻身坐起,所有的疲惫瞬间消失。他快步走到潜望镜操作位,“升起潜望镜!”
1919年7月7日,正午,日本九州,鹿儿岛湾外海。
经过长达两天两夜不眠不休的艰难飞行,克服了途中遭遇的恶劣气流和一度出现的导航设备轻微故障,霍夫曼少校率领的“天鸢”编队,终于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一丝运气,成功抵达目标空域。
“发现陆地!前方是九州海岸线!”领航员的声音带着如释重负的兴奋。
“各机注意,我们已抵达目标区。爬升至预定轰炸高度七千米!做好攻击准备!”霍夫曼下达指令,手心因为紧张而微微出汗,但声音依旧稳定。
四架“天鸢”开始平稳爬升,阳光照射在银灰色的机身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从高空俯瞰,日本重要的海军辅助基地和造船中心——鹿儿岛港,清晰地呈现在下方。
港内停泊着不少船只,包括几艘巡洋舰和驱逐舰,岸上的工厂烟囱正冒着股股黑烟,一片繁忙景象。
几乎在“天鸢”编队被地面观察哨发现的同时,尖锐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如同垂死挣扎的哀嚎,瞬间响彻了整个鹿儿岛上空!
日军显然完全没有料到,德国的轰炸机竟然能够飞越数千公里的浩瀚大洋,直接攻击他们的本土!巨大的心理冲击甚至超过了实际威胁。
港内舰船和岸防阵地的高射炮在短暂的混乱后,开始猛烈但对空盲射,黑色的烟团在“天鸢”编队周围和下方凌乱地爆开,形成一片并不密集的防空火网。
“敌机!十一点钟方向,高度约五千米,四架……不,六架!是甲式四型战斗机!”机顶炮塔的射手大声报告。
几架日军的甲式四型战斗机从附近的知览机场紧急起飞,如同笨拙的黄蜂,奋力爬升,试图拦截这些庞大的入侵者,它们灵活,但火力贫弱,速度也远逊于“天鸢”。
“护航机组,上前拦截!轰炸机群保持队形,继续前进!”霍夫曼命令道。
从琉球群岛前进基地起飞、在此进行空中加油后汇合的四架德国“金雕”战斗机,如同发现猎物的隼鹰,立刻俯冲下去。
它们凭借远超对手的速度、爬升率和强大的7.92毫米机炮,迅速与日机缠斗在一起。
空战中,一架甲式四型战斗机试图靠近一架“天鸢”,却被“金雕”精准的点射打得凌空爆炸,化为一团火球坠落。
“瞄准主要船坞和港区东侧的储油罐群!打开弹舱!跟随我的投弹指令!”霍夫曼对投弹手迈尔喊道,他的眼睛紧紧贴在诺顿投弹仪的目镜上,双手微调着操纵杆,努力在气流和高射炮的干扰下保持稳定。
“目标已锁定!……投弹!”
随着霍夫曼一声令下,长机腹部的弹舱门缓缓打开,死亡的阴影笼罩而下。紧接着,其余三架“天鸢”也依次投下了它们的毁灭载荷。
一枚枚沉重的炸弹脱离了挂架,带着越来越凄厉的呼啸声,朝着下方的港口和工业区垂直坠落。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轰!!!!!”
第一枚500公斤半穿甲弹准确地命中了大型干船坞的闸门附近,巨大的爆炸不仅摧毁了闸门结构,激起的巨大水浪和冲击波将船坞内正在维修的一艘“地龙”级轻巡洋舰的舰体直接撕裂,地龙的龙骨扭曲,海水疯狂倒灌。
“轰!轰!轰!轰!”
紧接着,集束燃烧弹如同天女散花般在港区的储油罐区、仓库区和部分居民区上空散开,成千上万的小型燃烧剂如同火雨般泼洒而下。
瞬间,巨大的储油罐被引爆,冲天的火球夹杂着浓密的黑烟腾空而起,形成高达数千米的烟柱,即使在数十海里外也清晰可见,仓库区也陷入一片火海,木质建筑在高温下噼啪作响,迅速化为灰烬。
整个鹿儿岛港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狠狠砸中,然后又被投入了熔炉。
爆炸声、燃烧的爆裂声、建筑物的倒塌声、人群的哭喊声……交织成一曲毁灭的交响乐。
“投弹完毕!关闭弹舱!全速脱离!转向西南,返航!”霍夫曼大声命令,额头上满是汗水。
四架“天鸢”猛推油门,庞大的机体在引擎的咆哮声中,挣扎着转向,朝着来的方向,也是安全的方向,奋力飞去。
日军的防空炮火在它们身后徒劳地绽放,残余的战斗机也被“金雕”死死缠住。虽然有几架“天鸢”的机身上被高射炮破片留下了些许弹孔,但无一被击落。
它们带着成功的战果和首次战略轰炸日本本土的荣誉,踏上了归途。留给鹿儿岛的,是满目疮痍、久久不散的黑烟,以及深入骨髓的震撼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