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最新章节。
有了纵火这个行动方式,讨论就有了方向。
敌人的哨位和外围火力点被一一标注出来,人员宿营都是分散的,粮食弹药观察不到,大概率也是分散的,但鬼子最依赖的畜力却是集中管理的。
牲口被集中在杏花村西北角,此时盛行东南风,看来鬼子也怕气味。
如何去放这把火,成了争论最多的议题。
有建议潜入进村的,有建议上风向突进去再放火,也有建议外围抛投火把一类引火物的……最受支持的是突进去,陆团长摸着下巴看杏花村的简易平面图。
杏花村在山坳里,东西北三个方向都有小山头,虽不高,却挺陡,观察发现鬼子只爬上了北边山头,在那里设了哨。
春天,前几天还下过雨,村里房子并不紧密,行不成火烧连营……
烟雾弹总共三个,用法没什么好讨论,肯定是上风向施放,甚至不必进村……老赵的试验品2、3、4号,做得跟大号罐头一般,一颗就让无名村整个村子笼罩在辣眼的烟雾之下,三颗放在杏花村……着实有点多,太残忍了!
最后决定,派人摸哨,摸掉北边山头上的哨兵和歪把子机枪组,然后以这里为制高点……放火!
是的,陆团长选择了抛投,有人出了主意:石头包上毛巾,蘸上煤油,点着了往村里投,选投弹成绩好的,在北边山头估计可以覆盖半个村子,尤其是西北角放牲口的那几个院子……
烟雾弹简单,东南角鬼子哨位外点起来就行。
火力支援/吸引组是人最多的,除了掩护东南角烟雾弹不被敌人发现破坏,北边摸哨不成功,就提前开火吸引,纵火遭到敌人攻击,也提前开火。
吴严提到老赵说的地雷,可以用手榴弹替代,埋设在几个出村路口,多道埋设,用绳子绊发,因为月亮已经西沉,不怕被敌人发现。
好家伙,独立团几大山头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手榴弹替代地雷……老赵要知道地雷战被他提前引发出来,不得叉腰多笑一会儿啊?!
胡义也在山岗两头埋设了手榴弹……
甚至趁鬼子右翼还没出现,把手榴弹埋到东边必经之路上了。
剩下一个埋在小山岗北边进村的口子上了……鬼子必定进村。
……嗯,他也不知道老赵为什么一直强调九班得带着绳子,粗的细的,甚至扎鞋底子的粗棉线每个人都有,这回算是彻底服了这老登了!
如果苏青还坚持要多拖敌人一会儿,胡义决定陪她进村,三个人,村里巷战,比直接跑到野地里被鬼子追……确实能多坚持一会儿。
就看到时候鬼子还有没有足够人围村了……
干完活胡义进村遛了一圈,村外枪声忽然密集起来了,赶紧去小山岗。
苏青和杨三娃被敌火压制,东南边确实有敌人包抄,东南西南两边形成交叉火力,全面压制了山岗上孤零零的两支步枪。
“胡义!敌人包抄,东南边!”
“知道了,下来,都下来,上面肯定待不住了。”
按胡义的想法,这会儿跑,能利用敌人搜村耽误的时间,借助夜间视线不好,脱离接触,甚至等月落之后直接甩开敌人。
可他没说出来,他知道苏青还要坚持抵抗,从村民撤走到现在还没十分钟,她不会跑。
这里不是战略要地,按胡义原来的想法,没有坚守的必要,给敌人以足够杀伤就行了。
但当他看到年轻人踊跃报名参军,老汉省下口粮支援部队,妇女赶制布鞋,连小孩子都围着八路军战士打听入伍年龄限制,算计自己还有多久能参军,他知道,这些不是白来的。
他从没想过,军队能做到这样子。
陆团长丁政委和大北庄的老农一起翻肥堆,讨论能不能先种土豆再种红薯。
果军可没有这样的,团长?那是一个团上千号人的天!能去给堆肥翻堆?!
八路军战士一到空闲就组队给村里修房子翻地,当了多年老丘八的胡义觉得不可思议,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这话不是凭空出现的。
你要说做给人看,胡义见过某夫人推广的“新生活”,特么老百姓哪辈子能过上那样的日子?!
马良帮房东大嫂修羊圈还不让别人知道……呃…那个不算……
没人看,他们也这么干!
苏青推一把胡义:“愣什么神啊!鬼子包抄上来了!”
胡义定定神,指着山岗两边:“杨三娃,左边,苏青…右边,我上去,注意,不要把身体露出去,不必保持射击频率,不必保证命中,没敌火再开枪,让敌人知道我们还在就行!”
苏青和杨三娃看着胡义爬上山岗,冒头观察,敌火变弱,他才摘下步枪,两人赶紧绕到东西两边,胡义又喊:“小心不要出去,口子上埋了手榴弹!”
山岗上的土八路被压制,鬼子曹长一阵兴奋,呼喊着进攻,却又被山岗两侧的敌人射击打断了。
伪军怕死,这个都知道,可怕成这样,他没想到,他拽起伪军排长,狠狠两个耳光,用半生不熟的‘协和语’骂,直到把刺刀顶到伪军排长胸口,才让他挥舞手枪,让他的人分散得更开,往前慢慢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时候,山岗顶上,一声三八式步枪清脆的枪声,让他更兴奋:敌人不止这么多!但他们没办法了!
三八式步枪一定是来自皇军,能夺得这枪,说明是土八路的精锐!村里有大鱼!
不能让他们跑了!
“进攻しんこう !!”他朝东边呼喊,凄厉的嘶吼,在旷野里压过射击声,刺耳如鬼哭狼嚎。
他身边的几个鬼子跟着一起嘶吼着爬起来冲锋,稍后东边的鬼子也跟着起身冲锋。
伪军排长满脸苦涩,有心不跟着吧,回去一定挨收拾,说不定还得被扒了这身皮去下面当大头兵,跟着呢,又怕枪子儿不长眼……毕竟伪军多,目标大。
于是乱糟糟的冲锋开始,打头的都是鬼子,后面伪军跟着……嚎叫着如发情的野猪,散得很开,冲得很猛。
山岗这边三人,趁着敌人射击减弱,探身快速拉栓射击,打完一个桥夹,胡义收枪,下坡,喊一声撤!
东边包抄的一队人,忽然遭到手榴弹攻击,冲在前面的几个鬼子立刻卧倒,回头看,跟随的伪军全倒了,有卧倒的,也有受伤翻滚的,不清楚哪里来的手榴弹。
东边进攻受阻减缓了冲击,西边可没丝毫减速,胡义和杨三娃也上了子弹,和苏青一起拉栓射击,打头的鬼子放倒了两个,后面伪军也跟着倒了两个,打完胡义拽苏青,喊三娃,一起退,敌人距离村口不到一百米!
苏青和杨三娃被胡义要求躲到村里路西边第一个拐角,他停下挂弦,最后一枚手榴弹拴在在进村必经之路旁的树上。
三个人气喘吁吁,贴着墙,放缓呼吸。
又是两声手榴弹爆炸,前后相差不过几秒,胡义探头,看不到鬼子,估计他们会先检查小山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