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修仙传

第57章 第一次散功(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光棍修仙传》最新章节。

“我什么问题?”宋扬没反应过来直接脱口而出道。

“这次你坐镇嘉南城,不仅损失了外院十位弟子。虽然情有可原,但也与你的保护不力有关。”路掌柜慢条斯理道。

宋扬反应过来,这是秋后算账了。估计也是看自己把天才送到穆老头那里,没送到这里给自己一些惩罚。

“这是我的失职,请路掌门责罚!”宋扬干脆爽快承认错误。

“不过你找到林燕这样的修炼天才,也是大功一件。这样算下来,功过差不多可以抵消。”

正当宋扬以为自己可以回洞府休息时,这位又开口了。

“但是,现在宗门的筑基修士人手紧张,你也只能再辛苦一下,坐镇某城继续执行任务。”路掌柜看着宋扬宣布了处罚决定。

“那我到哪一城坐镇?时间需要多久?”宋扬知道没背景的修士只能干这些苦差事。

“这次你就到赤川城,此城离玉明宗比较近。一是确保弟子不会发生意外,二是城中灵气还算过得去,你可以借此苦修几年。”路掌柜打一巴掌又给了个甜枣。

半个月后,宋扬出现在赤川城。去据点见过负责人后,他就进入一个清净小院中。

而那些外出找寻灵根弟子的修士也不用向他负责,直接由据点负责人接手了。

现在宋扬就相当于一个闲人,说白了就是路掌门惩罚他,把他外放几年,敲打一番。

对此,宋扬也只能忍着。谁叫自己单干没背景呢。不过这样也好,自己可以趁着这几年把‘三转重元功’,第一次散功完成。

把晶虫安置在大堂,让小黑在院子里警戒。自己就盘坐在床上开始散功。

散功其实不是把丹田灵液团的灵力散出体外,而是把灵力暂时储存到体内几条大经脉中。实现第一次的经脉扩张,为下次体内储存更多灵力打下基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神识操控灵液团,分出一丝细小的灵液来到经脉入口。

以前经脉中储存的是气状灵气,现在液体状灵气一进入。就像一根软木棍一般捅进经脉中。

虽然柔软,但也足够舒麻。其触感直接使宋扬身体情不自禁的抖动起来。

等到身体承受住这种舒麻后,他才操纵这丝灵液团慢慢深入。

就这样,这一丝灵液团足足花费了宋扬一个月时间才散入经脉中。而他自己算是体验了一把从未有过的感觉。麻,酸,痛,舒几种感觉交替进行。

休息几天后,他又开始分出第二丝灵液团进入经脉。有了第一次经历,他这次表现比较正常,只用了二十来天就完全。

五年时间,宋扬从未出过院门,而炼晶虫也像一只不知疲倦的机器一般啃食着不多的矿石,腹部也微微隆起,显然这只母晶虫准备产卵。

而院子中的小黑此时已经成年,差不多六尺身躯,双翅展开约有一丈大小。全身幽黑,毛色光亮。一双利眼时刻盯着院门。

当宋扬终于出现在大堂时,炼晶虫已经啃完最后的一点矿石,陷入沉睡。

他略一观察也知道这位将产下虫卵。把它收入灵兽袋后。又把地上的晶体材料收进玉盒中。

来到院中,看着硕大的小黑身影不禁一愣,几年不见,这小家伙居然长这么大了。

快步过去,抚摸其脖子上的黑毛,宋扬开始考虑回宗后的打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
大唐
关于大唐: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四顾而杀人,十步不留身,昨晚尚在青山百里处,今朝已观洛水之前,东去不回,饮而歌之,是谓风流各人有各人的人生,就算回到大唐双龙的世界,也无需跟随着他们的脚步走,就把他们当成路人甲吧适宜生存的世界,唯有自己亲自来创造本人已经完成二本书最后的地球战神战国逆风记欢迎大家相互阅读
荆柯守
纯阳
纯阳
关于纯阳:死亡之神入侵仙道大千世界,掌握死亡法则,形成埋骨之地,步步紧逼万千修士,赶赴外域,与神争战苍茫大地,谁是正统,谁掌纯阳给一个我的读者群:
荆柯守
吾骸为舟渡神回
吾骸为舟渡神回
相传,仙门大家白宗主次子白羽哲母亲死于邪门歪道的亲弟弟之手,多年后白羽哲他自己杀了挚友的亲生父亲。仙门传他野心勃勃,想走他舅舅老路,用邪门歪道统一天下。他居然真这么干了!再次借助神兽之力杀了好友至亲?把他抓起来!震碎灵脉!丢进他舅舅的老坟,看他这辈子还如何翻身!一个沉睡千年的邪魔睁开了眼,多谢,这个废人我要了。
小小微C
逆徒跪下!白月光师尊在清理门户
逆徒跪下!白月光师尊在清理门户
九幽剑尊时雾死了。但是她又活了。她穿越到了五百年后,一身的修为也没了。此时她的五个徒弟都成了大佬。老大接手她的宗门,老二成了药王谷谷主,老三杀回魔界,老四统一妖族,小五上位仙盟盟主。但不幸的是他们都因她的离去而黑化成了反派。没错,这是一个小说世界。在她死去多年后,女主出现,凭借和她相似的容貌救赎了她的徒弟们。她前四个男徒弟纷纷爱上女主,小五成了女主的闺蜜。五个人为了女主大打出手,自相残杀,把修真
指尖红绳绕
易鼎
易鼎
龙气者,人道总纲也一次的意外,让他携带着一个破碎灵魂,回到了这个世界十八年前,那时,江山如画,群雄逐鹿,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凭借着龙气秘术,突破命格,要行那“易鼎之事
荆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