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梁寒郡的日记》最新章节。
遗憾教会我很多,但它也确实像肉里拔不掉的刺。没关系。我已经忘记了。
诗句中没有遗憾,就没那么美了,人生也一样。
我当初xjb看的时候,也没觉着许多点没看到而遗憾,现在看了《庄子》好多有意思的故事,却开始遗憾了。真是糊涂啊!真是买椟还珠!觉着自己看了《庄子》就懂了庄子,实在是太有害了!我在毒害自己,还说什么别的呢?
所以,我应该忘记我看过的才是啊!
不说了!开启新的一天。
鼠鼠我呀,还要继续努力!
当我忘记自己在努力,我就成功了。
我应该批评自己,做了两节广播体操,就开始觉着自己怀才不遇。哈哈!好了,新的一天,从零开始,fighting!
在自由和自律之间,我还是选择自律。虽然有约束,但是这个代价绝对比放纵的代价小。
也不看太多,看不过来,再看,孟墨荀、吕氏春秋、韩非,再加个文心雕龙,别的不搞了。
人只有有限的感官,原因就是,人被设计出来就是为了解决有限的事物。
做梦梦见自己被好几个保镖保护,真的不是被软禁?不想想太多,不想看太多,清一下脑子。
执着一场,明白人不堪执着,也就可以了。
想通了一些事,就舒心了。忘记那是妄念,没有谁能轻易忘记过去。带着过去也没关系,反正是想通了。
真我之中,似乎多多少少有点精神疾病。但是处在凡世的我们,谁不是努力地装成一个正常人呢?
梦是预言,它在告诉我,我借的书太多,看不完,是负累。不要贪婪,看书也是。
去年这个时候,我也坐在这里看书。时间匆匆而过,物是人非,物非人是。沧海桑田什么的就不说了,再看看书,把最后一班岗站完,踏上新的旅途!就这样。
光线过于耀眼,眼睛是难以睁开的,这与黑夜没什么两样,都是不能有效地看见东西。
我觉着人不能处在这样的一种匮乏里:觉着自己没有做过什么,就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举个例子,我随便用AI助手生成一个书单,没有谁能保证这个书单里的书他全看过,甚至有些都没有了解过。如果装作自己了解过,那就太糊涂了,如果因为自己没了解过就自卑,那其实是太自负了。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啊!
当然,在我这样想的时候,我也会惭愧,像是在找借口。我也不能把应该做的事做好,但是其实本身也没什么应该不应该,世俗的应该,能算应该么!有些事我无能为力,最多说句抱歉,也就结束了,不能一直道歉。
想要的少一点,自然就开心了!
光的散射很好玩,随着这个东西运动,我们观察同一个点的角度不同,就会看到不同颜色。云的颜色,是光的散射后的状态。光遇到空气分子,散射能力强的蓝光在空气中大量散射,天空是蓝色,光遇到大水滴,所有颜色都散射,云呈白色。散射是一种削弱,晚霞中的蓝色部分被衰减了,所以传到我们眼中变成了红色。有更大散射面积的彩色玻璃粉末,也会逐渐随颗粒变小而逐渐变成白色。哇,光影的故事。散射力强,所有光都散射,白色,散射力若,那么主要由蓝光散射,就如天空。(更多的也解释不了了,毕竟不是学物理的呜呜)
我总是在心里想很多事情,于是弄得心很累。有时候觉着自己可以勤快勤快嘴,如果疑惑就去问,而不是在这里胡思乱想。
颜料的故事离不开颜色,颜色离不开光,光离不开物理学。
想要理解过去天然染料的获取方式,可以去玩一下我的世界,还是比较生动的。
除了颜料本身,观察事物的媒介发生变化,如透过水而不是空气,实物看起来也会有很大区别。光影是艺术,也是变化莫测的,甚至说是错觉,说是假象,也无不可。
颜色是我们感知到不同波长光后,大脑加载出来的东西。不说太多了,说太多就哲学上了。要不然怎么说知识是负担,知识是不可愈合的伤口呢?就怕知道多了一点点回不去了,又成为不了大师,卡在中间,让人难受。
我们在生活中,会倾向于收集与自己的行为相契合的观点,作为支撑自己的材料。其实,这是一个积累偏见的过程,有一半的视频劝你认真努力,一半的视频劝你见好就收,不必纠结。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趋向于什么样的观点。可是遗憾的是,观点仅仅是观点而已。
所以大部分时候我都不多想,甚至不必去看,扰乱心神,毫无收获。
光影既然是大脑的花招,那么它就不完全是一个客观的事物了,眼睛,或者大脑欺骗我们,也是正常的。
混合色并不能代替纯色,厚度不一样了。
色彩具有余像效果,我们盯着一种颜色看太久,转移目光的那几秒,会把这种残影印在所看见的事物上,再逐渐恢复。
是的,人是捕捉偏差的生物,大脑会把对比度映射成重要,这就是为什么黑中的白,比白中的白更白。大脑处理的不是绝对值,是绝对值+微分值,唔!是不是像控制系统的滑模函数!
人是捕捉偏差的生物,一个是外物与外物之间的偏差,一个是心理预期与外物的偏差,好笑的是,不看绝对值。于是幸福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而不是所谓的锦衣玉食。
科学领域千千万,凡人如我还是不去思考了,无用啊无用!知道的太多,唯美就不唯美了。我在想,如果我不知道波粒二象性,是不是可以生活得更加快乐?现在知道了,平时想事情的时候就会多想,多想也没什么用,成不了物理学家,有时候还真觉着不如害怕鬼好。鬼一个字,解决了千千万万的迷惑,将难以了解的事物丢给鬼神,让它们背锅,自己倒是清闲了。
研究颜色,然后又开始研究化学,研究光,研究原子核,研究视网膜,研究人的大脑,研究人的神经学和心理学,这样的研究是必要的,但是我也觉着自己真没必要去了解哈哈!
后来我接受了事实,那就是一个人只能是无知的,他越想摆脱无知,他就会越觉着自己无知。何妨安于现状,做个纯粹的无知的人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收敛自己的智慧,不要做人上人,不要操心自己分外的事,可以么?
我们脚下的这片泥土,可不仅仅是泥土而已啊!
光的本身不一样,传播介质不一样,接收器不一样,处理器也不一样,我们看到的世界,我们认为的世界,只在光线上就千差万别。哇!祖先们能创造文明,真的了不起,他们究竟是如何和而不同的呢?罢辽罢辽,我无法言说。
当你一门心思地扑在一件事情上,你是认真,是专注,但是当你发现,你除了能扑在这件事情上,别的事都不在乎,都不想做,实际上是有些精神疾患了。我就是有点,额!这是偏见也可能。勤奋也会上瘾,悲哀的是,勤奋未必意味着进步,有时候更像是可歌可泣地走在不归路上。
奇妙的色彩学,仅仅了解一下就可以了。还是依照自己的心情,去喜欢最喜欢的颜色,去讨厌最讨厌的颜色就可以了。
书读太多,也代替不了书架的作用。反而是要把脑袋读傻的。没事的话,出去玩玩喽!这次结业了,把能刷的成就刷完,我也不看书了,我也要去刷剧,把脑子丢掉,不再思考。
你可以认为画是二维上的概念,但是其实他是三维的。研究得太精细就导致升维度,而且永远无休无止。
所以厉害的人从来不看表象的,不会被光影假象所迷惑。
绘画与烹饪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哦!
我总是感到不安,这应该不是正常程度的不安吧!这种不安有可能源于我的三心二意,我想要把多个事做好,不知不觉分不清主次,在次要的地方耗费了太多时间,导致自己没有把精力用在应该做的事情上,这是一种不安的原因,那就是因为我贪婪,结果没把该做的做好。还有一种可能是我缺乏归属感,我将自己放逐,我不知道何为辜负何为不辜负,我疑惑,所以不安。没有安全感,是生怕什么事情被落下的不安全感,并不是人身上的不安全感。分析到底,就是有重要的事还没做完,还需等待,还需修改,所以不安。行吧,也算是正常的不安。
有时间的话,真的应该出去走走,多与人交流,能有效摆脱这种不安。呵!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