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最新章节。
			     东北松花江畔有个靠山屯,屯子东头有座老宅,青砖黑瓦,门前两棵老槐树歪脖子似的伸着枝桠。这宅子空置多年,瓦楞间长满野草,每逢夜深人静,里头就窸窸窣窣响动,偶尔还飘出几点幽蓝的火光。
 村里老人说,这宅子从前是地主王家大院,后来土改分给了村里,做过大队部、学校、仓库,最后却空了下来。原因无他——闹狐仙。
 “那可不是寻常狐狸,”村里最年长的马老爷子叼着旱烟说,“听我爷说,乾隆年间就有啦,道行深着呢!”
 九十年代初,靠山屯来了个新村长,姓凯,单名一个亮字。凯亮三十出头,城里调来的干部,高个子,方脸盘,一头浓黑头发梳得齐整。他刚来就盯上了那座老宅。
 “这么好的宅子空着可惜了,”凯亮在村干部会上说,“修缮修缮,做村委会多好,省得咱们在这漏风的破屋里办公。”
 会计老赵连忙摆手:“可使不得!村长,那宅子...那宅子不干净。”
 “啥年代了还迷信?”凯亮不以为然地笑了,“不就是些野猫野鼠闹出的动静吗?明天我就带人去看看。”
 第二天凯亮真就带人去了。推开斑驳的木门,一股陈腐气息扑面而来。院子里杂草齐腰,正堂屋门虚掩着,凯亮上前一推,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突然,一道红影嗖地闪过墙角。
 “啥东西?”凯亮吓了一跳。
 跟来的村民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吭声。唯有民兵连长大强嘟囔道:“怕是狐狸吧,这地方常有。”
 凯亮定睛看去,墙角空空如也,只有几缕灰尘在光线中飞舞。他摇摇头,只当是自己眼花了。
 清理工作进行到第三天,怪事就来了。
 那日凯亮独自在宅子里丈量尺寸,忽然听见西厢房有女子轻笑。他循声而去,推开门却什么也没有,只有一面铜镜摆在梳妆台上,镜面蒙着厚厚灰尘。
 凯亮随手擦拭镜面,忽然镜中映出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个红衣女子,眉眼如画,正对着他笑。凯亮猛地回头,身后空无一人,再回头看镜子,镜中又变回他自己的影像了。
 “工作太累,出现幻觉了。”凯亮自言自语,却觉得后背发凉。
 当晚回宿舍,凯亮做了个怪梦。梦中那红衣女子盈盈下拜:“小女子胡三娘,修行三百载,寄居此宅。望大人慈悲,容我一隅栖身,必当厚报。”
 凯亮惊醒,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墙上,明明晃晃好似个人影。他咽了口唾沫,强自镇定:“梦,都是梦。”
 老宅修缮完毕,村委会搬了进去。起初几日相安无事,凯亮渐渐放下心来。谁知半个月后,怪事接二连三。
 先是会计老赵晚上对账,明明算好的数字第二天全变了样;接着是妇女主任说总听见有人在她办公室外唱小曲;最邪门的是大强,他非说夜里值班时有个红衣女子问他下棋不下。
 全村都在议论狐仙的事,唯独凯亮梗着脖子不信邪。
 “都是心理作用!”他在村民大会上说,“咱们要破除迷信,科学发展经济...”
 话音未落,会议室电灯突然啪啪全灭,黑暗中传来几声轻笑,等重新点亮灯,凯亮面前的茶水洒了一桌,形成个狐狸状的图案。
 村民们吓得面如土色,凯亮也白了脸,却仍强作镇定:“电线老化,明天找人修修。”
 真正让凯亮动摇的是他独自加班的那晚。那时他正为村里扶贫项目发愁,项目计划书被县里打回三次了,说是缺乏可行性。
 “唉,这要怎么办啊...”凯亮揉着太阳穴自言自语。
 忽然,桌上无端多了一卷发黄的纸。凯亮展开一看,竟是份完整的项目计划,不仅数据详实,还特意结合了当地特色,正是他们需要的。
 “谁放的?”凯亮四下张望,办公室空无一人。
 窗外月光如水,院中老槐树下似乎立着个红衣身影,朝他微微颔首,旋即消失不见。
 凯亮跌坐椅中,冷汗直流。
 翌日,凯亮悄悄找来了马老爷子。三杯烧酒下肚,老爷子话匣子打开了:
 “那胡三娘啊,不是恶仙。老辈人说,光绪年间屯里闹饥荒,就是她暗中点拨,让村民上山采某种药材度过荒年。文革时红卫兵要破四旧,砸这宅子,带头那几个回家后都得了怪病,还是她托梦说只要不再扰她清净,便饶过他们。你说,这不是保家仙是什么?”
 凯亮若有所思:“那她为何现在又...”
 “宅子动啦!”马老爷子一拍大腿,“你修宅子动了梁木,那是她修炼的地方。人家没怪罪就算客气,还帮你改计划书,这明摆着是示好嘛!”
 凯亮回到老宅,独自走进后院。对着空院躬身一拜:“仙家在上,晚辈凯亮不知深浅,多有打扰。还请现身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