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最新章节。
周县长叹道:“可惜可惜!如此人才,竟被小病所误!”
胡慕青喘息道:“非不愿报效,实乃身不由己。况...况考试在即,恐有小人作梗...”
周县长急问其故。胡慕青便道:“闻说王税吏之叔主管此次考试,王税吏与在下有些过节,恐其从中作梗...”
周县长闻言大怒:“区区税吏,安敢如此!”回衙便将王税吏召来痛斥一番,又亲自修书省城,确保考试公正。
这一切,自然都是张老六与老狐的计策。那王税吏平白挨了训斥,果然怀恨在心,暗中发誓要让胡慕青好看。
考试之日渐近,老狐越发不安。这夜雷雨交加,它竟现出原形,缩在张老六炕头发抖。
张老六安慰道:“先生不必忧心,那王税吏必定从中作梗,先生落选,不正合心意?”
老狐却叹道:“恩公有所不知。我们狐族修行,最重念头通达。我若故意考差,违背苦读初衷,于修行有损;若全力以赴,又恐真中了,触犯天条...”
正说着,窗外一道闪电劈下,震得屋瓦乱响。
老狐忽然跃起:“是了!我只需顺其自然!能否考中,皆看天意!”
次日,老狐化作胡慕青模样,告别张老六,往省城去了。
到了省城,胡慕青寻个僻静客栈住下。同来应试的多是青年学生,见他年纪颇大,衣衫朴素,都不大理会。唯有个姓李的年轻书生,见他独来独往,常邀他同食。
考试那日,胡慕青走进考场,果然见几个考官中,有个与王税吏面相相似的老者,必是其叔父无疑。那王考官目光扫过胡慕青,冷笑一声。
试题发下,却是关于新型税制改革的策问。这题目新颖,许多考生都抓耳挠腮。胡慕青却不慌不忙,研墨铺纸,一挥而就。原来他平日苦读,不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连新式报刊也多有涉猎。文章既引经据典,又切合时务,写得花团锦簇。
那王考官巡场时,故意在胡慕青身边驻足良久,越看越是心惊。本以为这乡下书生必无实学,不想文章竟如此精妙!若真取中,侄儿面前如何交代?便心生一计,突然喝道:“考场规矩,不得左顾右盼!”
这一声大喝,意在扰乱胡慕青文思。谁知胡慕青恍若未闻,笔下不停。王考官恼羞成怒,竟伸手要抽考卷:“拿来我看!莫非有夹带!”
就在这时,主考官闻声而来。这主考官是个白发老者,拿起胡慕青的考卷细看,不禁拍案叫绝:“好文章!字字珠玑!”又问胡慕青:“方才可曾舞弊?”
胡慕青躬身道:“学生不敢。大人若疑,可当面命题。”
主考官便指堂前古柏,命他作赋。胡慕青不假思索,出口成章,典雅的词句如流水般涌出,满场考生都听得呆了。
主考官大喜:“真奇才也!”当即亲自取胡慕青为第一。
发榜之日,胡慕青果然高中榜首。报喜的人马正要出发,却晴天一声霹雳,省城上空乌云密布。
客栈中,胡慕青正与李书生话别,忽见天色大变,心知不妙,忙推说腹痛,回房闭门。
片刻后,雷声滚滚,电光道道,竟都聚在客栈顶上盘旋。
李书生担心,叩门问道:“胡兄可好?”
房内传来痛苦呻吟:“无...无事...莫要进来!”
突然一声霹雳巨响,震得客栈摇晃。李书生破门而入,只见房内空空,窗扉大开,哪有胡慕青踪影?唯见桌上一封书信,墨迹未干。
信中写道:“余本山中老狐,感念恩公一饭,故幻化人形相助。今违天条应试,雷劫将至,不得不避。倘遇故人张老六,烦告之:狐报恩义,不敢或忘。”
此事传开,闻者无不称奇。周县长得知后,慨叹:“昔有狐鬼读诗文,今有狐仙应考试!天地之大,何奇不有!”
那王考官叔侄因考场徇私,被人揭发,竟丢了官职。而张老六得老狐暗中庇护,次年风调雨顺,收成颇丰。村里人都说,常见月明之夜,有白须老者坐在张老六家屋顶,对月吟诵诗书,身边围着几只小狐,学人捧卷读书呢。
自此,乡中子弟读书愈发勤奋,都道:“狐仙尚知苦读,我辈岂可落后?”竟成了读书风气最盛的一乡。每逢大比之年,总有考生到张老六家求支招,张老六便笑道:“我那狐仙朋友说过,读书不在功名,在明理。理明了,文章自然好。”
众人只当是老头子故弄玄虚,却不知夜深人静时,真有白毛老狐悄立窗下,听朗朗书声,偶尔忍不住,会吱吱指出文中错漏,倒把用功的学生吓一跳,继而疑为文曲星显灵,更加发奋苦读。
这狐仙指点功课的奇事,又是一段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