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第589章 岁月静好,燕云的“幸福画卷”(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最新章节。

景和十四年春,一场春雨刚过,燕云的土地被润得松软,空气中满是泥土与青草的清香。黎明时分,蓟州李家村的王大伯就扛着锄头下了地——他家的三亩麦田,采用了去年推广的垄作技术,麦苗长得比往年高出半尺,叶片翠绿,随风轻晃,像一片翻滚的绿浪。王大伯蹲下身,用手拂过麦穗,饱满的颗粒蹭得掌心发痒,他忍不住笑了:“照这长势,今年又是个好收成!”不远处,村里的年轻人正用新农具耕地,铁犁划过田垄,留下整齐的痕迹,偶尔传来几句说笑,在空旷的田野里格外清脆。

田野间的生机,是燕云“幸福画卷”的第一笔底色。这几年,苏清鸢推行的垄作、轮作技术已在燕云普及,农桑司培育的高产玉米、大豆也在各州县落地,农户们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以前,王大伯家三亩地最多收九百斤粮食,现在能收一千三百斤,除了自家吃,还能卖掉五百斤,换些布料、药材,给孙辈买笔墨纸砚。“以前总怕饿肚子,现在粮食够吃,还有余钱,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王大伯直起身,望着远处的炊烟,眼里满是满足。

太阳升到半空时,蓟州市集渐渐热闹起来。市集入口的“燕云造”专柜前,围满了挑货的百姓——皂角肥皂堆成小山,粗布摆得像彩虹,陶罐上的“燕云造”标识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掌柜的李大叔一边给顾客打包,一边笑着吆喝:“刚到的新布,有红的、蓝的,做衣裳、做被褥都合适!”一位农妇选了两匹蓝布,又买了三块肥皂,笑着说:“‘燕云造’的东西耐用,上次买的肥皂,用了三个月还没坏,这次多买几块给娘家送去。”不远处,西域商人正和布坊掌柜谈生意,手指着成捆的粗布,用不太流利的汉话说:“这批布,我要两百匹,下次还要更多!”市集里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笑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热闹的民生乐章。

市集的喧嚣还未散去,蒙学里的读书声已悄然响起。蓟州蒙学的教室里,苏明轩正带着学生们读《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孩子们坐得笔直,双手捧着课本,稚嫩的声音整齐划一,透过敞开的窗户,飘到校园里。林氏则在隔壁教室上手工课,她手把手教姑娘们织香囊,彩线在指尖翻飞,不一会儿就织出一朵小小的梅花。“香囊里装的艾草,是去年咱们在菜园里种的,能驱虫避蚊。”林氏拿起一个做好的香囊,递给身边的小女孩,“你看,这样缝上带子,就能挂在衣襟上了。”小女孩接过香囊,放在鼻尖闻了闻,笑着说:“真香!我要送给娘!”校园的操场上,低年级的孩子在玩“老鹰捉小鸡”,笑声清脆,偶尔有先生走过,会笑着叮嘱:“慢点跑,别摔着!”

蒙学的朝气,是燕云“幸福画卷”里最鲜活的色彩。如今,燕云已有五十余所蒙学,三千多名学生,其中三成是贫困家庭的孩子,都享受免费读书、免费午餐的政策。以前,村里的孩子大多跟着父母种地、放牛,现在,不管是农户家的娃,还是工匠家的孩子,都能走进学堂,识文断字,学算术、学农桑。苏明轩常说:“看到孩子们坐在教室里读书,就想起当年自己没书读的日子,现在能让他们有学上,再累也值。”

午后的阳光渐渐柔和,惠民医馆总馆的诊室里依旧忙碌。苏明玥正为一位老人诊脉,老人患有关节炎,每到阴雨天就疼得下不了床。苏明玥一边为老人针灸,一边轻声问:“最近是不是又沾凉水了?”老人点点头:“前几天下雨,帮家里洗了几件衣裳。”苏明玥叹了口气,又教老人按摩穴位:“以后别沾凉水,每天按按这个穴位,再用艾草煮水泡脚,慢慢就好了。”旁边的诊室里,年轻的学徒正在为孩子看病,苏明玥偶尔走过去,轻声指导几句,眼神里满是耐心。医馆外,赤脚医生赵阿福背着药箱正要下乡,他要去十里外的村庄,给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复诊。“王奶奶的药快吃完了,我得赶紧送过去,别耽误了病情。”赵阿福脚步匆匆,药箱上的红十字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医馆的安心,是燕云“幸福画卷”里最温暖的笔触。这几年,惠民医馆的分馆已覆盖燕云所有乡镇,赤脚医生也有两百余人,百姓们“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早已解决。以前,老人关节炎发作,要让儿子用板车拉着去县城看病,来回要大半天;现在,赤脚医生上门问诊,医馆分馆就在镇上,拿药、针灸都方便。“有医馆在,有苏大夫在,我们老百姓看病再也不用慌了。”看完病的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走出医馆,脸上带着安心的笑容。

傍晚时分,王府的城楼上,萧玦与苏清鸢并肩站着,望着眼前的燕云。远处的田野里,农户们已收工回家,炊烟袅袅升起;市集渐渐安静,只有零星的灯火还在闪烁;蒙学的放学铃声刚过,孩子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出校园,家长们早已在门口等候,接过书包,听孩子讲着一天的趣事。不远处,苏明轩与林氏带着学生们在田间实践,教他们辨认庄稼;苏明玥则刚从医馆回来,手里还拿着未整理完的药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看,这就是我们当年期盼的燕云。”苏清鸢轻声说,风吹起她的衣袖,发丝拂过脸颊。几年前,她刚到燕云时,这里还是一片战火后的废墟,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孩子们没书读,生病没人治。如今,田野里长满庄稼,市集上满是货物,学堂里传出读书声,医馆里有温暖的守护,百姓们脸上有笑容,这便是她与萧玦一直追求的“岁月静好”。

萧玦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而有力:“是啊,有百姓的笑脸,有家人的陪伴,有燕云的安稳,便是最好的时光。”他望向远处的群山,夕阳正缓缓落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燕云的土地上,给田野、市集、蒙学、医馆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

春风再次拂过,吹动了城楼上的旗帜,也吹动了燕云百姓心中的幸福。这一刻的燕云,就像一幅缓缓展开的长卷——田野里的绿浪是底色,市集里的色彩是点缀,蒙学的读书声是旋律,医馆的守护是温度,而百姓们的笑容,是这幅画卷里最动人的风景。每一笔、每一划,都是萧玦与苏清鸢,以及所有燕云百姓用汗水、用心血共同书写的“安稳与美好”。

夜色渐浓,燕云的村庄里亮起了灯火,星星点点,像撒在黑夜里的珍珠。农户们围坐在桌前,吃着热气腾腾的晚饭,聊着田里的庄稼、市集的新鲜事、孩子的功课;蒙学的先生们还在灯下批改作业,笔尖划过纸张,留下淡淡的墨香;医馆的郎中们整理好药方,准备迎接明天的患者。

岁月静好,大抵就是这般模样——有田可耕,有货可买,有书可读,有病可医,有家人在侧,有希望在前方。而燕云的“幸福画卷”,还在继续书写,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生机、更多的欢笑、更多的温暖,在这片土地上绽放。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魂穿三岁奶包被太子宠成宝
魂穿三岁奶包被太子宠成宝
关于魂穿三岁奶包被太子宠成宝:二十三世纪的研究院组长姜珺墨,五岁的姜珺墨意外被华隆科技研究院院长发现她有数字天赋,被秘密带到长白山腹地的一个秘密基地,在秘密基地残酷训练中,从当初一百来人,最后剩十二人,她们从琴棋书画,医术,古武,杀人练就一身本事,她在秘密基地还有一个外号,左手杀人,右手救人,被人称“鬼手鬼医研究第七代人工智能芯片,成功后分三组带着密钥前往京城国家安全局,在前往过成中出车祸身亡,
玻璃渣中找糖吃
晓渡钱塘:我的苏小小人生
晓渡钱塘:我的苏小小人生
23岁的外卖员林晓,在生活的疾驰中意外遭遇车祸,再度睁眼,竟已成为南北朝时南齐钱塘的传奇歌姬——苏小小。
钱昭
慢看济公传
慢看济公传
关于慢看济公传:一袭破衲衣,一把旧蒲扇,一壶陈年酒——这抹穿梭在南宋市井中的癫狂身影,早已在华夏大地上流传了八百年。他是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传人,却嗜酒肉、破清规,被时人唤作“济颠;他是官宦世家的遗孤李修缘,却抛却功名,在灵隐寺的晨钟暮鼓中寻得本心。从天台赭溪畔的读书少年,到净慈寺舍身募化的书记僧,从为百姓治愈沉疴的医者,到对抗强权的游侠,济公的一生本就是一部跨越僧俗的传奇。
语山海
乱世荒年:我每日一卦粮肉满仓!
乱世荒年:我每日一卦粮肉满仓!
又名:猎户+种田流+高积粮缓称王+造反争霸+十国千娇穿越荒年,江尘带着祖传的龟甲,发现自己有了卜卦的能力。每日卜卦,让他可以趋吉避凶。什么观音土?什么啃树皮?我上山走走就能捡到撞树的兔子,受伤的野鸡,迷路的狍子。我明明什么都没干,这粮仓就已经堆满了啊。等等……乱世将起,我有粮有人,似乎能干一番大事!
风起于渊
诸天领主:从废土农场到万界神庭
诸天领主:从废土农场到万界神庭
多女主×多种族×硬核种田×诸天争霸废土机枪扫射魔法师|兽人机甲暴揍修仙者|AI老婆在线代打社畜林默猝死于加班夜,再睁眼竟绑定了系统。开局一座辐射废土,一袋发霉土豆,一把生锈砍刀——而他,成了这末日世界的农场主!当别人还在为半瓶净水厮杀时,他种出了抗辐射土豆田;当掠夺者的枪口对准篱笆,他抡起扳手造出第一挺机枪!但这只是开始:枯萎森林里,他扶起银发精灵祭司的刀刃,以废土药剂浇灌出净化荆棘;熔岩部落中
言岩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