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男孩

第3章 寻梦男孩(三)(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寻梦男孩》最新章节。

(三)

1986年的大巴山,春天来得迟,可六年级的升学压力,却比山间的潮气来得更早。风里刚带点暖意,白云村村小的教室里,空气就开始变得紧绷——每年的小学毕业考试,不只是升学,更是区重点中学的选拔,过去十年,整个水田乡能考上正坝区中学的,掰着手指头数都不超过十个。

“你必须考上。”陈老师把邓鑫元叫到办公室,老教师的手指在破旧的教案本上敲了敲,语气比往常严肃,“在乡中学读书,师资差、条件苦,想再往上考,难!区中学不一样,那是正坝区最好的学校,考上了,你才算真的摸到了走出大山的边。”

邓鑫元攥紧了衣角,用力点头。从那天起,他把“考区中”三个字刻进了心里。每天天还没亮,村里的鸡刚打第一遍鸣,他就爬起来,借着灶台里尚未熄灭的炭火微光背课文——《少年闰土》里的段落,他背得滚瓜烂熟;数学课本上的应用题,他一道一道反复算,直到能闭着眼睛说出解题步骤。放学后,其他同学背着书包往家跑,他却留在教室,趴在石块支的课桌上做题,直到看门的张大爷提着马灯来催:“鑫元,天擦黑了,山路不好走,快回吧!”他才收拾好书本,揣着没做完的题,借着马灯的光往家赶。

晚上,煤油灯的火苗忽明忽暗,映着他趴在炕桌上的身影。母亲杨贵碧坐在一旁纳鞋底,时不时往灯里添点煤油,怕光线太暗伤了他的眼睛。“早点睡,别熬坏了身子。”母亲总这么说,可邓鑫元每次都应着“快了”,直到煤油灯里的油见了底,才揉着发酸的眼睛躺下。有好几次,母亲半夜起来,还能看见他在梦里嘟囔着“应用题”“多音字”,小手在被面上比划着写字的姿势。

夏天来得猝不及防,考试的日子也近了。考试前一天早上,邓鑫元刚起床,就看见母亲从灶房里端出两个煮鸡蛋,用布巾裹着,塞进他的书包:“明天考试,吃了鸡蛋,脑子灵光。”这是家里最奢侈的东西——平时鸡下了蛋,母亲都要攒着换盐巴,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舍得给孩子们分一个。

“别紧张,考不上也没啥。”母亲一边帮他理书包带,一边轻声说,“大不了回村里种地,有手有脚的,饿不死。”话里是安慰,可邓鑫元却听出了母亲藏在心底的期盼,他攥紧书包带,心里更紧张了——他不能让母亲失望,更不能让父亲失望。

考试设在乡中心校,离白云村有八里地。那天清晨,父亲邓宏国放下地里的活,特意送他去考场。山路崎岖,父亲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拉他一把,粗糙的手掌带着暖意。“别慌,把会的题都做对就行。”父亲没多话,可那句叮嘱,却让邓鑫元心里踏实了不少。

全乡二百多个毕业生,挤在五个教室里。黑板上用粉笔写着“沉着应考”四个大字,监考老师的脚步声在教室里来回响,听得人心里发紧。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邓鑫元的手心全是汗,铅笔差点从手里滑出去。他深吸一口气,低头看题——语文的阅读理解是《桂林山水》,数学的最后一道应用题是“生产队分粮食”,全是他练过的题型!一种奇异的平静突然降临,他握着铅笔的手稳了下来,笔尖在试卷上沙沙作响,像是春蚕在啃食桑叶。

考完试的日子,比考试前更难熬。邓鑫元每天都要去村小门口转两圈,盼着录取通知书能早点来。陈老师见了,总笑着安慰他:“放心,凭你的本事,肯定能考上。”可他还是忍不住心慌,夜里总梦见自己没考上,惊醒时,枕头都湿了一片。

半个月后的一天下午,邓鑫元正在地里帮父亲割麦子,就看见陈老师举着一张纸,往地里跑,嗓子都喊哑了:“鑫元!考上了!你考上区中学了!”

邓鑫元手里的镰刀“哐当”一声掉在地里,他拔腿就往陈老师那边跑,鞋上的泥土甩了一路。他接过那张纸,手指都在抖——“正坝区中学录取通知书”几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下面盖着学校鲜红的公章,烫得他眼睛发疼。

“全公社就录取三个,你是其中之一!”陈老师拍着他的肩膀,黝黑的脸上,皱纹里都夹着笑意,“快回家告诉你娘!让她也高兴高兴!”

邓鑫元这才如梦初醒,攥着通知书,撒腿就往家跑。布鞋踩在土路上,扬起一阵细尘,路过村口的老槐树时,几个乘凉的老人喊他:“鑫元,跑这么快干啥?”他也没停下,只含糊地喊了句“我考上了”,声音里带着哭腔。

转过两个土坡,家里那间低矮的瓦房终于映入眼帘,烟囱里飘出缕缕炊烟——娘肯定在做晚饭。“娘!娘!”他冲进院子,差点被门槛绊倒,手里的通知书被风吹得哗啦响。

杨贵碧从厨房里出来,手上还沾着玉米面,围裙上蹭了不少面粉:“慌慌张张的,出啥事了?”

“我考上了!娘,我考上区里的中学了!”邓鑫元把通知书举到母亲面前,声音发颤,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杨贵碧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张纸。她不识字,可那鲜红的公章、儿子发红的眼眶,还有纸上“录取通知书”几个能认出的字,让她一下子明白了。她把通知书贴在胸口,突然一把将邓鑫元搂进怀里,手不停地拍着他的背,声音哽咽了:“我儿有出息……真是有出息……没白疼你……”邓鑫元能感觉到,母亲的眼泪落在他的肩膀上,烫得厉害。

晚饭时,母亲又煮了两个鸡蛋,放在他碗里。昏黄的煤油灯下,母亲翻出针线筐,从里面拿出几件旧衣服——有父亲穿旧的蓝布褂子,有姐姐穿小的花衬衫,开始拆拆改改。“区中学离家远,得住校,娘给你改个新书包,再缝个褥子,晚上睡觉暖和。”母亲的手指很巧,穿针引线间,旧布料慢慢有了书包的样子。

“娘,学费要三十五块钱呢。”邓鑫元扒着碗里的饭,小声说,眼睛盯着碗里的鸡蛋——他知道,三十五块对这个家来说,不是小数目,去年大哥的学费才二十块,还是借了好几家才凑齐的。

母亲穿针的手停顿了一下,随即又继续缝补,声音轻得像风:“娘有办法,你别操心,好好读书就行。”

邓鑫元没再多问,可第二天一早,他起床去鸡舍喂鸡时,却发现鸡舍里那两只每天下蛋的母鸡不见了。他心里一紧,冲进厨房,就看见灶台上放着一个蓝布小包,打开一看,里面是皱巴巴的纸币和硬币,一角、两角、五角、一元,层层叠叠,数了数,正好三十五块。

“娘……”邓鑫元拿着布包,声音发哑。

杨贵碧正在烧火,背对着他,声音有点含糊:“昨天赶集,把鸡卖了,正好够学费。你别多想,到了区中学,好好学,将来有出息了,再给娘买更好的鸡。”

邓鑫元没说话,只是把布包紧紧攥在手里,眼泪掉进了灶膛里,溅起一点火星。他知道,那两只母鸡是母亲的宝贝,每天早上都要去看好几遍,现在为了他的学费,却毫不犹豫地卖了。

邓鑫元考上区中学的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了。村支书提着一袋红糖,亲自送到家里,还拿出五块钱,说是村里的奖励:“鑫元是咱们村的骄傲,以后好好读书,给咱白云村争光!”远房表叔也从邻村赶来,捎来几件半旧的蓝布褂子,笑着说:“这是给‘未来的大学生’穿的,别嫌弃,洗干净了还能穿好几年。”

那些天,家里总有人来串门,有的送点自家种的红薯,有的给点晒干的花生,嘴里都说着“恭喜”。也有人在背后议论,说“读书有啥用,不如早点下地挣钱”,可邓鑫元不在乎——他知道,自己的路在远方,在区中学的课堂里,在更广阔的天地里。

学前一天晚上,母亲把改好的书包和缝好的褥子放在他面前,还给他煮了两个鸡蛋:“到了学校,照顾好自己,别冻着饿着。缺钱了就给家里捎信,娘有办法。”

邓鑫元点点头,把鸡蛋放进书包,又把那三十五块钱小心翼翼地叠好,塞进贴身的口袋。煤油灯下,母亲的眼睛红红的,却一直笑着,反复叮嘱他“好好吃饭”“认真听课”。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到远古,从无到有的幸福生活
穿越到远古,从无到有的幸福生活
关于穿越到远古,从无到有的幸福生活:唐玥,一个在乡下长大,跟着中医爷爷长大的农学毕业生,刚找到工作就被卡车撞了。死了?不,还有一口气。想活命吗?想活命可以做任务。抱着对生命的尊重,她选择了做任务。可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系统把她送到了鸟不拉屎的远古时代。什么?任务是把这个小部落发展成中部落?算了,还是毁灭吧!126个人要发展成2万人,她怎么做得到?
寇淼之眼
我才二十岁,工龄四十八年什么鬼
我才二十岁,工龄四十八年什么鬼
关于我才二十岁,工龄四十八年什么鬼:王建国穿越1952年四合院,觉醒屠宰系统。只要屠宰一头牲畜,就可以获得获得经验,兑换后世的经验技术!刚开始,四合院众禽还在嘲笑王建国不自量力——妄图觊觎肉联厂这个肥差!然而打脸来的很快,王建国靠着系统的帮助在四九城的东单菜市场大展身手。菜市场的老师傅看着王建国精湛的手艺,感叹:“这工龄起码二十八年以上!随后,王建国顺利入职京城肉联厂,成为屠宰工!此时,大院众人
爱吃柠檬的咸鱼
重生八零,我离坐牢还有一个月
重生八零,我离坐牢还有一个月
关于重生八零,我离坐牢还有一个月:1980年,汉光机械厂保卫处的陈青峰因为借钱的问题被判了无期。20年后,踩了20年缝纫机出狱的他却在清扫大街的时候,被一辆宝马当场撞死。一觉醒来,陈青峰又回到了1980年,此时,古城供销社女出纳在值夜班的晚上,被人杀死在财务处的办公室里。公安局的同志一筹莫展,可陈青峰却知道,凶手就是他几年后在监狱里遇到的狱友。上本书扑了,最近手头有点紧,希望这本书可以赚点小钱。
卖文买别墅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关于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一九五七年的南锣鼓巷,一个穿越者依仗是意识深处的与神秘的传承空间。在这烟火气十足的四合院中,精明算计的三大爷、泼辣刁钻的贾张氏、嘴臭混不吝的傻柱...众生百态交织。他在师友的引领下,于木屑纷飞中锤炼匠心。他在人情冷暖与时代洪流中,以榫卯为骨,以匠心为魂,一步步叩响属于木匠的尊严之门,也在这人间烟火里,寻得安身立命之道。这是一个关于传承、奋斗与在平凡岁月中雕琢不凡的故事
贾闲人
快穿乱世,我收齐所有古代美人
快穿乱世,我收齐所有古代美人
关于快穿乱世,我收齐所有古代美人:……赤壁大战,家明掉入滔天火海重生在和花木兰成亲的第二天代价:完成系统指派的五十个乱世任务“你就是李师师?去朱仙镇等我吧。“哥哥,求你了,带上黛玉我离开贾府吧。“今生若不能厮守,我唐琬不如现在就死你面前。那便如尔等所愿,皆住一起吧。美人们欢天喜地,纠缠不断……眼看人越来越多,家明唯有狂接任务挣银子……
走遍天涯和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