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最新章节。
			     王亮笑着说:“今年二王村火了,我们大小王庄也跟着沾了光。”
 “也不瞒老书记,我们村大多数人家过年都能摆上六个像样的菜,一点不勉强!”
 大家又是一阵笑声。
 大小王庄和二王村还没合并前,确实没少沾人家的光。
 光是农闲时去二王村做工,就赚了不少钱。
 更别说卖些农副产品,也挣了不少。
 过年能吃上六个硬菜,还真不算夸张。
 祁同伟赶紧打住话头:“各位,咱们别老夸我,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没有大家的支持,村子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变化。”
 大家哄堂大笑。
 他们心里都清楚,村子能有今天,说到底还是祁书记的功劳。
 要是自己真有本事,村子也不会穷这么多年。
 不过祁书记这么一说,大家自然心里高兴。
 毕竟谁都不想白出力,这酒喝起来才带劲。
 祁同伟举起黄酒:“各位,来,咱们干一杯,祝老人健康长寿,祝孩子茁壮成长,祝青壮年顺顺利利,也祝咱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众人齐声响应:“祝咱们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过日子,就图个盼头,图个一年比一年强!
 今天他们也学学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这日子,过得真叫一个痛快!
 三村一起吃年夜饭,气氛格外热烈。
 一是人多热闹,这是东边村庄的老传统。
 二是饭菜丰富、饮品齐全,老少都吃得满意。
 三是祁同伟把农机厂和农机培训中心的电视全都搬了出来。
 整整十六台十七寸的大黑白电视机,同时播放春晚。
 过年不看春晚,哪还有年味?
 要知道,电视机在村里还是个稀罕物。
 虽然二王村今年平均每人增收了五六百,但买电视机还是有点吃力。
 原因也很简单,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
 只有少数几户家里有人在厂里上班的才买了,还都是十四寸的。
 这下一下子搬出十六台十七寸的黑白电视,立刻成了焦点。
 祁同伟乐呵呵地看着电视里一个包着头巾的演员说:“俺叫魏淑芬……”
 经典就是经典,永远不会过时!
 酒过三巡,祁同伟随便找了个理由回到了钟小艾身边。
 首桌上坐的不是大叔就是大爷,除了他这个年轻人,三十岁以下的几乎没有。
 这种场合,跟那些长辈也聊不到一块去。
 祁同伟才不自讨没趣。
 还是小艾身边舒服!
 钟小艾正忙着给村里的孩子们发红包。
 这次是专门奖励学校里成绩优异的孩子们。
 红包很厚,每个都装着一张大额钞票。
 领到红包的孩子们连声感谢,脸上满是喜悦。
 家长们更是满脸自豪,神采飞扬——孩子们有出息,比他们自己得了奖还要高兴。祁同伟满意地点点头。
 他是个大学生,格外看重知识的力量。
 一直努力在二王村营造学习的风气。
 对农民,尤其是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农民来说,想要改变命运,读书是最直接的出路。
 祁同伟眼尖,一眼就看见了徐大妈家的小女儿:“丫头,你家奶奶还给你介绍人家吗?”
 小姑娘害羞地脸红了:“叔叔,你不是说不让我奶奶给我张罗亲事嘛?”
 “我奶奶可没再提这事了。”
 “我现在还在读书呢!”
 “等以后毕业了,我就去农机厂上班。”
 祁同伟笑着摸摸她的头:“好孩子,好好读书,将来长大了,我帮你找个好归宿。”
 小姑娘害羞地捂着脸跑开了。
 徐大妈走上前来打了个招呼,叹了口气:“家里孩子多,实在养不过来,只能早点给人家,好歹能吃饱饭。”
 祁同伟一时沉默。
 他突然想起了前世在西部某省出差时,曾去过的那户老乡家。
 那家人当时的想法,跟徐大妈如出一辙。
 “你把孩子带走,能让她有口饭吃就行。”
 这原本是他藏在心底的记忆,如今被徐大妈一席话勾起,一下涌上心头。
 他们是不爱孩子吗?
 不是!
 亲生骨肉,哪有不爱的道理?
 只是家里实在揭不开锅,才不得不忍痛割爱。
 徐大妈没察觉祁同伟的情绪变化,笑呵呵地说:“祁支书,要不是你,我们哪想过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
 “就是以前吃大锅饭那会儿,也没想过日子能这么红火!”
 她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
 说今年没算分红,家里还存下一千多块钱。
 说现在三天就能吃上一回肉。
 说年前赶集给家里老老少少都置办了新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