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第91章 新课题研讨(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最新章节。

第九十一章 新课题研讨

沈青教授的邀请,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另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与林浩然带来的那圈相互交织,预示着封瑶和徐卓远的生活即将步入一个更广阔、也更充满挑战的舞台。

周末的“拾光”咖啡馆偶遇后不久,两人便收到了沈青发来的正式邮件。邮件里详细说明了“智能感知与自主决策优化”研讨组的初步规划——并非传统的授课模式,而是以前沿论文研读、开放性课题辩论和跨学科项目构思为主,旨在激发成员的批判性思维和原始创新力。第一次活动定在一周后的晚上,地点在交叉信息研究院一间配备智能黑板和沉浸式投影设备的小型研讨室。

“感觉像是要开启一个副本。”前往研讨室的路上,徐卓远半开玩笑地说,语气里却带着显而易见的期待。

封瑶点头,深有同感。她摸了摸别在毛衣上的星辰胸针,冰凉的触感此刻却奇异地带来安定。重生以来,她一步步挣脱前世的桎梏,修复亲情,拥抱爱情,在学术上找回自信。而沈青的这个研讨组,像是一扇通往更高维度的大门,门后的世界,是她前世囿于自身困境从未敢想象能触及的领域。这不仅是对她能力的认可,更像是对她全新生命轨迹的一次重要加冕。

研讨室的门虚掩着,里面已经传来低低的交谈声。推门而入,除了早已等候在此、一身简约知性装扮的沈青,里面还有三四张年轻的面孔。看到他们进来,交谈声稍歇,目光都汇聚过来。这些目光中有好奇,有审视,但更多的是友善和一种同类相聚的默契。

沈青微笑着为他们做了简单介绍。除了封瑶和徐卓远,另外四位成员也均是来自数学、物理、计算机和电子工程方向的佼佼者,有博士生也有特别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其中一位名叫陈墨的男生,身材清瘦,戴着黑框眼镜,眼神沉静,在沈青介绍他连续两届获得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金牌时,也只是微微颔首,气质内敛而专注。

“好了,人齐了。”沈青拍了拍手,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正题,“今天我们第一次活动,不设固定议题。我想请大家先聊聊,在你们各自的研究或学习过程中,最近遇到的那个最让你感到‘困惑’或‘着迷’的问题。不要求有答案,甚至不要求逻辑完全自洽,重要的是那份源于好奇的原始冲动。”

这种开放式的引导瞬间点燃了气氛。一位物理系的学长提到了他对量子纠缠超距作用某种唯像模型的新奇想法;一位计算机系的学姐则困惑于当前深度学习模型在少样本情境下泛化能力的本质瓶颈。

轮到徐卓远,他稍作思考,便结合“星图”项目中遇到的非线性滤波问题,阐述了对“概率图模型中潜在变量推断的完备性与计算复杂性之间根本性权衡”的思考。问题深刻,表述清晰,立刻引来了陈墨等人认真的倾听和微微点头。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落在了封瑶身上。

封瑶的心跳略微加速,但并非因为紧张,而是一种分享的渴望。她深吸一口气,脑海中浮现的不仅是今生的“星图”,更有前世那个在孤独和自我否定中,于深夜里翻阅大量文献,对那些玄奥理论既感到敬畏又无法真正理解的自己。

“我最近在思考的是……关于‘时间序列中的微弱信号提取与因果推断的边界’问题。”她的声音平和而清晰,“我们常常致力于从噪声中分离出信号,但有时候,我们如何确信,我们提取出的‘信号’,不是另一个更深层次、我们尚未理解的‘噪声’所呈现出的伪规律?尤其在面对像宇宙学观测或者极端环境探测这类数据时,我们自身的认知局限和模型假设,会不会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强大的‘噪声’,遮蔽了真正颠覆性的发现?”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若有所思的众人,最后看向徐卓远,眼中带着一丝只有他们两人才懂的深意:“这或许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也关乎我们如何审视自身的认知边界,如何在坚信理性力量的同时,保持对未知足够的谦卑与敬畏。”

这番话,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技术问题,不如说是一种科研哲学层面的反思。它源于封瑶两世为人的独特体验——前世的她,被困在自我认知的“噪声”里,无法识别自身价值的“信号”;今生的她,挣脱出来,才得以用更澄澈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和自己。

研讨室里安静了一瞬,随即,沈青的眼中爆发出毫不掩饰的欣赏光彩。而陈墨也推了推眼镜,第一次主动开口:“很有意思的角度。这让我想到图灵奖得主M先生在他晚年一篇未正式发表的随笔中提到过的‘观察者的盲区’概念……”

一场高质量的思想碰撞就此展开。没有身份的隔阂,没有学科的壁垒,只有思维的火花在自由迸溅。封瑶沉浸在这种纯粹的智力激荡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与满足。她不仅能在徐卓远、陈墨等人提出精妙观点时迅速跟上并反馈,偶尔提出的见解也能引发新的讨论方向。她不再是那个躲在角落阴影里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星辉本身,能够照亮彼此思考的盲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研讨结束时,已是夜深。众人意犹未尽地告别,沈青特意走到封瑶和徐卓远身边,赞许道:“非常出色的分享,封瑶。你的思考深度超出了我的预期。期待下次活动你们带来的新火花。”

走在回宿舍的林荫道上,秋夜的凉风带着清爽草木气息。封瑶和徐卓远都没有急着说话,仿佛还沉浸在刚才头脑风暴的余韵中。

“感觉怎么样?”徐卓远轻声问,自然地牵起她的手,放入自己大衣口袋。

“很好。”封瑶侧头看他,路灯透过枝叶在他清俊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就像……终于找到了属于我的星系。”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恍然,“卓远,你知道吗?刚才在讨论的时候,我忽然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件事。”

“什么事?”

“是前世……大概是大二下学期吧。”封瑶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记忆的尘埃,“那时你好像参加了一个类似的、很小范围的顶尖学生研讨组,我还记得那段时间,你偶尔会在图书馆查资料到很晚,眼神里带着和刚才类似的、充满探索欲的光。而我,那时候只敢远远地看着,心里羡慕,却又觉得那样的世界离我太遥远,像我这样连基础课程都学得吃力的人,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

那是深埋在她心底,属于前世的一个微小而清晰的遗憾碎片。不是关于爱情,而是关于那个曾经萎缩自卑的灵魂,对知识圣殿门外的一次无声眺望。

徐卓远握紧了她的手,力道温暖而坚定。他沉默了片刻,似乎也在回忆:“我记得那个小组。当时……确实想过,如果你也能来参加,或许会很好。但那时候……”他没有说下去,但封瑶明白。那时的她,像一只紧闭的贝壳,拒绝一切外界的阳光和探询。

“所以,”封瑶停下脚步,转身面对他,眼中闪烁着星辉般明亮湿润的光泽,“现在能和你一起站在这里,能这样平等地、自信地参与进去,感觉特别……奇妙。像是在弥补一个连自己都差点忘记了的遗憾。”

这不是轰轰烈烈的救赎,而是细水长流的愈合。是在新的时空里,用成长后的自己,温柔地拥抱了那个曾经蜷缩在角落的、年轻的灵魂。

徐卓望凝视着她,看清了她眼底的释然、喜悦与通透。他伸出手,为她理了理被风吹到额前的一缕碎发,动作轻柔:“那不是遗憾,那只是……通向现在的必经之路。而现在,以及未来,你会站在比那更广阔的地方。”

他的话语,驱散了秋夜最后一丝凉意。封瑶用力点头,笑容绽开,比头顶的星空更璀璨。

与此同时,封家。

封卫国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勾勒出他专注的轮廓。他面前铺开的并非工程图纸,而是一本摊开的、略显陈旧的《高等数学》教材。旁边放着的笔记本上,工整地记录着一些公式和注解,笔迹虽不如他画工程图那般挥洒,却透着一股小心翼翼的认真。

妻子李婉轻轻推门进来,端着一杯热牛奶,看到丈夫这副模样,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浮现出温柔的笑意。她将牛奶放在桌角,柔声问:“怎么想起看这个了?”

封卫国抬起头,推了推老花镜,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赧然,语气却依旧维持着一家之主的沉稳:“瑶瑶他们那个项目,涉及不少数学基础。我那天画的图,也就是凭经验感觉,具体推导……还是得把基础捡一捡,免得闹笑话。”

李婉看着他,眼眶微微发热。她比谁都清楚,丈夫这个年纪,重新拾起放下几十年的数学知识有多不容易。这笨拙而执拗的努力背后,藏着一颗多么想靠近女儿世界的父亲的心。

“慢慢来,别累着。”她最终只是轻声叮嘱,没有点破那份深沉的爱意。

封卫国“嗯”了一声,重新低下头,目光落在微积分符号上,眼神却异常坚定。这座通往女儿星辰大海的桥梁,他正在一砖一瓦地,用自己的方式,稳稳搭建。

夜色渐深,城市的万千灯火与天际的稀疏星子遥相呼应。封瑶触摸着胸前的星辰胸针,感受着来自爱情、亲情和理想的多重温暖。前世的遗憾如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被爱与理解细细打磨过的、光滑坚实的海岸。新的星轨已经铺就,而她,正稳步走向星辉交汇的深处,再无畏惧。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
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
关于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林望,25岁,名校毕业生,充满理想。因得罪了单位实权领导,被一脚踢到云州市下属最穷的乡镇——清水乡当一个无职无权的人,前途灰暗,成为所有人眼中的笑话和“弃子。这个看似无解的死局,林望将如何找到突破口?如何逆袭?
梦幻穹宇
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
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
关于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谐律王朝,御花园夜半惊现七彩光球!新科史官江屿白揉揉眼:皇帝赵衍正扭胯蹦迪,脚踩潮牌AJ,口吐“skr~skr~震天响!史笔颤抖:“帝舞于庭,其状若癫……次日,太学史周墨宣怒撕奏折:“竖子!先帝托梦乃国之重典,岂容尔写成‘坟头蹦迪’短视频?!百万点赞席卷王朝,江屿白懵了:穿越者写史,靠押韵Rap爆火?老学究气疯,皇帝暗中点赞?这正史,怕是要歪到姥姥家的节奏!改写历史
朕奋随笔
洛克王国的奇幻之旅
洛克王国的奇幻之旅
关于洛克王国的奇幻之旅:一个十岁男孩儿,无意间穿越到了洛克王国的世界,成为了可丽希亚公主的弟弟,在洛克王国经历了十年的时间,多次击败了黑人和恩佐摧毁洛克王国的各种阴谋。在这期间,男孩儿结交了不少朋友,结交深厚的友谊。最后穿越回来发现,在洛克王国的一年现实中只过去了一分钟,十年正好过去了现实中的十分钟。
天下无敌国王
黑道红棍:我在末日焚尸证道
黑道红棍:我在末日焚尸证道
三年前兄嫂惨死香江码头,襁褓中的侄儿被水泥封进油桶。蛰伏合连胜的日日夜夜,我从码头扛尸小弟一路杀成双花红棍,龙头宴上七进七出,沙旺咀血战三天三夜,终于让整个香江黑道跪着喊我
机智的钢笔家
资治通鉴白话版
资治通鉴白话版
关于资治通鉴白话版:中国古代第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按时间顺序记载了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总共1362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
鬼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