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我的好感度系统炸了》最新章节。
时光荏苒,转眼数月过去。京中因缮国公等旧勋覆灭而引发的震荡渐渐平息,朝局进入一种微妙的平静期。
新晋的寒门武官们在军中逐步站稳脚跟,皇帝推行新政愈发顺畅。
贾环依旧保持着低调沉稳的姿态。每日准时点卯兵部,将武库司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却从不逾矩,对朝中大事亦不多言,俨然一副恪尽职守、心无旁骛的模样。
然而,在无人察觉的暗处,他布下的两条线,却在悄然生长、蔓延。
城外田庄内,以“小石头”、“泥鳅”为首的那批小乞儿,经过数月严苛却不失温饱的训练,已脱胎换骨。他们不仅识得数百常用字,更练就了过人的脚力、眼力和记忆力。
在老兵与若烟的调教下,他们学会了如何伪装、如何盯梢、如何传递密信、如何从市井闲谈中捕捉有用信息。
这些孩子对给予他们温饱与尊严的“三爷”贾环,怀着近乎盲目的忠诚与感激,成为他手中最隐秘、最不易引起怀疑的耳目。
与此同时,通过骆良渠道招募的那几位“访事”,亦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他们混迹于茶楼酒肆、勾栏瓦舍、乃至各府邸下人聚集之所,以各种身份为掩护,将搜集到的零碎信息汇整分析,形成条理清晰的情报,通过密道送入“韬略斋”。
贾环的书房密室中,各类信息分门别类,日渐充盈:
某官员外宅所在、某将领贪墨军饷的蛛丝马迹、某勋贵与边将的私下往来、乃至宫中某些太监、女官的喜好与恩怨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信息,被贾环以超乎年龄的耐心与缜密,一一梳理归档。他
另一条明线,报馆的筹备,亦在宝玉的积极奔走下,稳步推进。
宝玉如今将大半心思都投入于此,竟是前所未有的认真。
他果真从府中公账及王夫人处筹措到一笔不小的银钱,于城南僻静处租赁下一处三进院落,挂上了“文萃书坊”的匾额,对外只称是刊印诗文集子的书局。
他依贾环之言,通过薛姨妈的路子,暗中招募了数位颇有才学却屡试不第的寒门秀才担任编辑,又重金从江南请来熟练的雕版、活字工匠。设备亦在陆续采购安装。
这日,宝玉兴冲冲地来到“韬略斋”,将一份拟定的“报纸”样本草稿递给贾环:
“环兄弟,你瞧瞧!这是请那几位编辑拟的初稿,分了‘圣谕广训’、‘各地风物’、‘文苑英华’、‘市井杂谈’几个版块,文章也都谨慎,你看可使得?”
贾环接过细看,见其内容果然如他所嘱,多以教化、风雅为主,并无敏感时政,文笔亦是不俗,点头道:
“二哥哥费心了。如此甚好,稳妥为主。可先试刊几期,于士林中免费散发,看看反响如何。”
宝玉笑道:“我也是这般想!待一切就绪,便可择吉日开张了!”他如今谈及此事,眼中光彩熠熠,竟是找到了人生目标一般。
又一日,薛姨妈带着宝钗,过府来与王夫人说话。
闲话一番家常后,薛姨妈似不经意般叹道:“如今孩子们都大了,真是岁月不饶人。瞧环哥儿,如今已是堂堂五品郎中,独当一面,真是出息!姐姐好福气!”
王夫人捻着佛珠,淡淡道:“妹妹过奖了。环哥儿不过是尽忠职守,为陛下分忧罢了。倒是宝丫头,模样性情都是顶尖的,不知将来…要许怎样的人家才般配。”
薛姨妈笑道:“她能有什么造化?不过是盼着她能寻个稳重可靠的人家,平安顺遂便好。”
她话锋一转,看向王夫人,“说起来…环哥儿年纪也不小了,他的婚事…姐姐可有什么打算?可有…相看的人家?”
王夫人手中佛珠一顿,抬眼看了看薛姨妈,又瞥了一眼一旁垂首静坐、仿佛事不关己的宝钗,心中顿时明了了几分。
她沉吟道:“环哥儿的婚事…老太太和老爷倒是提过几次。只是他如今公务繁忙,又值陛下用人之际,他自己…似乎也无心于此。
再者…他是庶出,虽说如今有了前程,这嫡妻的人选…却也需仔细斟酌,门第太高恐有不妥,太低…又委屈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