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最新章节。
			     这些文臣还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认知:以德服人。他们天真地认为,用所谓的圣人之道、儒学礼教可以感化边地族群。简直是痴人说梦。
 “诸位爱卿可知,林丹汗为何愿与我大明结盟?”
 这一问,把众臣问得哑口无言,无人能答。朱由校再问:
 “是因为我大明国力强盛?还是因为我大明军威赫赫?抑或是林丹汗真心臣服?”
 礼部尚书张瑞图这才开口回应:
 “陛下,臣认为,是因为他们惧怕我大明军威,同时又被努儿哈赤所压迫。”
 这个说法勉强沾了点边,但并未击中要害。
 “林丹汗一直想统一蒙古各部,意图重现成吉思汗时代的荣光。你们真以为,我们可以放任他继续扩张?”
 “努儿哈赤虽是当前大敌,但只要我们守住辽沈之地,就算再厉害的人也难以施展。此时,只能稳守,不宜轻进。”
 “朕数月前便已令熊廷弼整军备战,正是出于此等考虑。将大权交付于他,是为了让其放手去做。若想战胜敌人,先得认清自身实力。”
 “至于林丹汗,情况完全不同。他被科尔沁与建州联手压制,与我结盟不过是权宜之计,是迫于形势的暂时合作。”
 众人听后,皆觉陛下之言一针见血,直指要害。但他们仍不赞成皇帝亲自出征。
 内阁次辅徐光启开口道:
 “陛下若坚持讨伐察哈尔部,但此时出兵,是否真为良机?”
 朱由校命人将一幅新绘制的地图挂起,说道:
 “朕以为,此时正是最佳时机。朕早已为此战做好万全准备!”
 他又详细讲述出兵的种种理由与目标,指着地图一一说明,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战马资源。
 借大胜之势分化蒙古各部,削弱林丹汗威望,拉拢亲明部落与不服从林丹汗的部族,为己所用。
 足足讲了半个时辰,才终于说得众人点头应允。朱由校说得口干舌燥,连嘴唇都有些酸痛。
 可即便他们认可了出兵计划,依旧坚决反对皇帝亲征。
 吏部尚书王绍微道:
 “即使如此,臣仍不赞同陛下亲自出征。”
 薛贞、霍维华、倪文焕等人也齐声附和:
 “臣也反对。”
 朱由校正思考如何说服他们,内阁辅臣王在晋忽然开口:
 “臣支持陛下亲征。”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纷纷望向他。
 王在晋神色自若,再次强调:
 “臣支持陛下亲征。”
 倪文焕不解地问:
 “辅臣为何这样说?难道不怕陛下陷入危险?”
 众人静候王在晋作答,他缓缓说道:
 “臣以为,若要出关讨伐林丹汗,非陛下亲征不可。”
 “九边将领多数难堪大任,士兵也久未实战,守城尚可,远征草原极可能惨败。”
 “陛下手中有详尽地图,又深知蒙古内情。臣相信,陛下必能大胜林丹汗。”
 王象乾也点头称是:
 “陛下,王尚书所言极是。臣守边多年,如今确实无人能担此重任。”
 见两位内阁重臣皆表赞同,其余六部九卿也难以再行劝阻,只得作罢。
 他们心里清楚,这话不假,也符合现实。可皇帝亲征就真的能确保胜利吗?
 众人心中并无把握,甚至有些人暗自担忧,怕重蹈土木堡的覆辙。
 尽管无人再开口劝阻,但每个人的忧虑都深藏不露。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工部尚书宋应星向前一步,问道:
 “陛下打算如何出关作战?”
 朱由校站在地图前,背对众人说道:
 “这正是我要说的。”
 “我将以羽林军为主力,宣府、大同两镇为辅助,共计十万精兵,兵分两路出塞。”
 “一路由宣府镇出发,一路从古北口出兵,分头行动,形成夹击之势,一路由西向东推进,另一路向北穿插,最终于承德集结。”
 朱由校并未透露自己真正打算从喜峰口出塞的计划。尽管在场多是信任的大臣,但他不敢确定这些人是否真的守口如瓶。
 虽说朝廷已经经过一番整肃,但他仍不敢掉以轻心,难保身边无人是敌方细作。防人之心,不能少。
 更何况,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保密概念,一点风吹草动,便恨不得满城皆知,四处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