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最新章节。
			     他明白,自己的机会来了,这次不容错过!
 ……
 乾清宫内
 朱由校正站在地图前,凝视着大明九边之外的漠南蒙古各部。他心中清楚,若要顺利出关与努尔哈赤决战,必须先肃清家门口的这些隐患。
 如今的蒙古早已分裂,与大明接壤的主要有三大部:科尔沁、察哈尔与土默特,其余小部则在夹缝中求存,依附强者。
 科尔沁部与建州关系密切,多次通婚,地理位置又离大明较远。
 土默特部态度暧昧,既不亲近大明,也不亲近努尔哈赤,与其他几部也少有往来。
 而察哈尔,则是名义上的蒙古共主。其首领林丹八图尔,正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达延汗第七世孙。
 他是蒙古第三十五任大汗,志向远大,一心要重振蒙古昔日辉煌,恢复成吉思汗时代的荣光。
 理想虽好,实力却不足。他与崇祯帝一样,志大才疏,性情多疑,手段不足。
 林丹汗后来被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接连击败,被迫离开漠南,逃往青海。而大明的皇帝同样也落得个无路可退的下场。
 朱由校用红笔在地图上的察哈尔部落位置画了个圈。
 他选择先对付察哈尔,原因很简单……他了解林丹汗,虽然此部目前最强,但以林丹汗的能力,自己仍有胜算。
 朱由校此战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向天下宣告,大明依旧强盛,不容小觑。更是要一洗萨尔浒之战留下的阴霾,重树军威。
 此战核心,在于震慑蒙古各部,尤其要让土默特部归顺,同时收回辽东三卫(朵颜、福余、泰宁)的军力,将其纳入大明麾下。
 “王伴伴,你去传朕的手谕给孙云鹤,命他前往宣府、大同调集精锐夜不收,将察哈尔部的详细情报查明,绘制地图呈报。若宣大两地力量不足,就让他直接调辽东熊廷弼的人手,总之,朕要的是察哈尔的全部情报,不得遗漏。”
 “再拟一道诏令,命九边十一镇各选派三十名经验丰富、办事稳重的夜不收入京。”
 战争之中,情报就是生命线。一份情报,足以左右战局。历史早已证明,战争不仅拼的是国力与后勤,更是情报战的较量。
 朱由校正盯着地图沉思,忽然有小太监跑进来禀报:
 “皇爷,许显纯到了!”
 “陛下,这是这半个月来收到的考题,还请陛下查阅。”
 自朱由校下令面向民间出题征才以来,已过去二十多天。每日都有大量人前往北镇抚司递交答卷。朱由校接过,粗略一数,不少于五百份。
 他一一翻看,却发现大多数答卷空泛无物,尽是纸上谈兵之人。更有人信口开河,指责熊廷弼养寇自重,导致努尔哈赤坐大。还有人拍胸脯保证,只要大明出兵,便可轻松碾压敌人。
 朱由校一口气看了五十份,只觉头昏脑涨。
 堂堂大明,数亿人口,竟找不出几个真正有识之士?
 看来明朝灭亡,并非偶然。这些所谓读书人,本应是国家栋梁,如今却只知钻营仕途,视百姓如草芥。
 “王朝辅,找几个小太监,把那些空谈浮夸的答卷挑出来,统统烧了!”
 他转头对许显纯下令:
 “以后凡有人再交答卷到北镇抚司,先让你手下的人过目,不合格的一律处理掉,不必呈上来。”
 “臣遵旨!”
 朱由校望着一摞摞被挑出的答卷出神,难道民间真的再无英才?
 看来,这次的召贤令,收效甚微。最终还是要靠那些历史上已知的名臣良将。
 “王伴伴,上次让你传诏的事,现在怎样了?”
 他指的是此前下达的诏令,召孙传庭、宋应星等人进京。如今已过去十余日,不知进展如何。
 “皇爷,目前只有徐光启有消息。他已按照旨意整编通州新兵,后天便可抵达京城,其余人尚未有回音。”
 徐光启受神宗皇帝之命,在通州操练新军。但神宗驾崩后,朝廷内部已无人支持他的计划。朱由校却不能就此放手,这批士兵是徐光启亲自训练出来的,至少可用。
 ……
 赫图阿拉
 “大汗,沈阳近日大肆清查,我们在城中的探子和内应,全被那熊廷弼斩了。”
 上座的努尔哈赤听后,脸色一沉。
 “辽阳那边呢?我们的人是否还在?”
 一名留着金钱鼠尾辫的男子低头答道,他是范文程。
 “辽阳一切如常,未有异常。”
 “这怎么可能?熊廷弼怎敢如此行事?明军一向不敢如此强硬,袁应泰为何不制止?”
 范文程也满脸疑惑:
 “按理说,朝廷众臣正群起而攻之,想逼熊廷弼下台。他此时应当格外小心才对。”
 “上次我军攻打蒲河时,北京那边竟未发一言,实在奇怪。”
 他想不通,按他对明廷士大夫的了解,按理说众人应联手压制熊廷弼才是。
 可如今明朝那边毫无动静,熊廷弼在沈阳大开杀戒,那些文臣竟也沉默?
 努尔哈赤的四子黄台吉上前问:
 “父汗,沈阳的内应已失,我们是否还要按原计划,待开春后南下?”
 努尔哈赤没有立刻回答。他最擅长的是里应外合,如今这一招在沈阳已无用武之地。
 “先静观其变。看看明廷下一步动作。我军刚取蒲河,也该休整一番,筹备春耕。”
 “奴才谨遵大汗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