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眉庄,护甄嬛,本宫这次要屠龙

第267章 小巧(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救眉庄,护甄嬛,本宫这次要屠龙》最新章节。

她定不会让他只学这些。

她会教他审时度势,教他如何在国丧期间,以皇子之尊,行光明正大之举,既全孝道,更显格局。

然而,四阿哥不是她的孩子。

他的生母早逝,自幼在阿哥所长大,虽有嬷嬷宫女照料,却无高位嫔妃悉心教导引领。

他或许只是凭着自己情感认知,模仿着记忆中或想象中表达关怀的方式。

就像他烦闷时,他的福晋青樱会为他送上一碗汤羹,他便觉得心意到了,心情也能舒缓些许。

他只是笨拙地,想用自己知道的方式,让皇阿玛心情好一些。

更何况,如今宫中并非只有一位皇子。

沈眉庄所出的弘昭年纪虽小,却已显聪慧。

有些话,她不便多说,也不能多说。

心思百转,终化作面上得体的温婉。

甄嬛只对弘历轻轻点头,语气平和:

“贝勒有心了。皇上见到你的心意,定会欣慰。”

她不再多言,略一回礼,便在小厦子的引路下,径直进殿去了。

留下弘历独自站在廊下的阴影里,望着甄嬛离去的背影,年轻的脸上掠过茫然。

在这深宫之中,无人指引的他,连如何表达孝心,似乎都走错了方向。

.

夜色深沉,勤政殿内烛火通明。

苏培盛悄声入内,谨慎地通传:

“皇上,惠妃娘娘带着六阿哥在外求见,说阿哥惦念皇阿玛。”

雍正揉了揉刺痛的额角,心头微动:“让他们进来。”

殿门轻启,沈眉庄一身素净旗装,未施粉黛,牵着一个小小的身影步入殿内。

弘昭此时虚岁七岁,身量还未长开,穿着一身合体的皇子素服,小脸绷得紧紧的。

一双酷似其母的明亮眼眸里,却带着超越年龄的郑重。

他规规矩矩地跟着母亲行完礼,并未冒失上前,只是静静立于原地,微微仰头,目光专注地落在龙椅上那清减憔悴的皇阿玛身上。

见他小眉头轻轻蹙起,仿佛在思索一个极难解的课题,雍正的心湖被这稚子的神情牵动了一下,难得温声道:

“弘昭,到朕跟前来。”

弘昭这才迈步上前,在距御案前停下。

沈眉庄柔声道:

“皇上,弘昭今日从绮春园回来,一直闷闷不乐,晚膳也用得不多。臣妾问他,他说见皇阿玛伤心,他心里难受,定要亲自来看看皇阿玛才安心。”

雍正目光落在幼子身上,难得露出温和的笑意:

“弘昭有心了。”

弘昭抬起稚嫩的脸庞,声音清亮:

“儿臣今日在皇祖母灵前,听大学士念的祭文里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皇阿玛为天下君父,更是天下最大的孝子,哀恸之心,儿臣明白。”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从下乡开始的逍遥生活
四合院:从下乡开始的逍遥生活
赵卫国推开四合院那扇斑驳的木门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命运竟会将他推向北大荒那片冰封的荒原,让他去开垦沉睡的黑土。赵卫国更没预料到的是,最终分配的目的地并非想象中的北大荒,而是吉春。命运的巧合总在不经意间显现——在吉春那座飘着雪的小城,他撞见了陪伴一生的人。赵卫国踩着厚厚的积雪,一步步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别样人生,那些被当地人啧啧称奇的经历,渐渐拼凑成一段模糊的传奇。直到那年除夕,胡同里的鞭炮声此起彼
樱落时邮递员
目标是成为海军大将
目标是成为海军大将
上兰般若需自悟,海底飞尘终虚无。究竟是无尽的星力能打破一切,还是浩瀚的精神可悟透人生?沉浮天地间,当上海军大将,做全宇宙最自由的人
记记L
【综英美】达摩克利斯之剑
【综英美】达摩克利斯之剑
1.为了自洽剧情修改时间线,不要完全依赖影视剧人物出场顺序2.COD全体年龄在25-27之间,轻微露脸描写3.少量英文对话,男主名称会用中英文替代。4.会虐,自己按照个人喜好产粮,为爱发电,小圈勿扰,不喜欢叉掉谢谢文案1:在多次被无情利用和背叛,实在受不了那些所谓“大义和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的人的自我感动,艾丽娅选择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看着追在自己屁股后面屁颠屁颠一个个期待得到赦免的男人,艾丽娅跑
阅宇
穿越古史之龙行天下
穿越古史之龙行天下
龙翔本是现代平凡之人,意外穿越到古代。初来乍到,陌生的环境让他迷茫,但现代智慧助他站稳脚跟。他结识并娶了凤落雪,二人家庭美满,孩子相继诞生。事业上,龙翔凭借对历史的了解和商业头脑建立商业帝国。然而,他的成功引来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嫉妒与打压。这些反派为维护自身利益,不择手段阻碍龙翔商业扩张,试图破坏他建立新秩序的努力。同时,古代腐朽的制度与观念如同枷锁,限制着龙翔推行新思想。反派设计让龙翔与朝廷产生
家还在
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关于朱墙玉碎:重生为后:朱墙玉碎:重生为后》讲述了将门之女沈清辞的复仇与逆袭之路。前世,她是大周朝的皇后,却落得满门抄斩、毒酒穿肠的下场。帝王萧彻的冷漠、贵妃柳如烟的伪善、镇国公府的狼子野心,将她与沈家推入深渊——父亲被诬通敌叛国,兄长战死沙场却背负骂名,她腹中孩儿与早夭的女儿皆成权力博弈的牺牲品。带着无尽恨意,沈清辞重生回到及笄之年,恰是入宫前夕。此时,父亲健在,兄长未亡,沈家忠烈之名仍在,而
汐月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