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修道与星海》最新章节。
“是面对一个棘手的、前所未见的问题,在还没有尝试之前,就先从理论上,宣判它的‘不可能’吗?”
“不!”付华飞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充满了力量,“我认为,我们作为工程师,唯一的、也是最终的职责,就是‘解决问题’!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去解决我们面前的、真实存在的问题!”
“你说,我的方法,不科学。那么,我想请问,什么,是‘科学’?”
“在我看来,科学,不是那些躺在书本上的、冰冷的、一成不变的教条。科学,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尊重事实、承认未知的精神!”
“我并没有,凭空,创造出什么。我只是,在大家,都将目光,聚焦在‘如何加固设备’‘如何屏蔽噪音’这些外部因素上时,将目光,转向了另一个,一直被我们忽略的地方——我们自己!”
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
“我所做的,其实,可以用一个你们或许能理解的概念来类比——‘主动式自适应减振降噪’。”
“主动式自适应减振降噪?”这个充满了现代感的、时髦的专业术语,让所有同学,都愣了一下。就连林教授,都露出了好奇的、倾听的神色。
“是的。”付华飞开始,将他那套玄奥的“御气”理论,用一种充满了“科学”与“工程”色彩的、全新的语言,进行了一次“翻译”和“包装”。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副最先进的、主动降噪的耳机。它的原理,不是用厚厚的海绵,去粗暴地‘堵住’噪音。而是,先用麦克风,去‘采集’噪音的波形,然后,再通过内部的芯片,‘计算’出一个与噪音波形,相位完全相反的‘反向声波’。最后,再用扬声器,将这个‘反向声波’,播放出来。这样,噪音,就被‘抵消’了。”
“我刚才所做的,本质上,也是一样的事情。”
“我首先,通过一种,我称之为‘体感共鸣’的方式,去精确地‘采集’了那三种误差源的频率和振幅。然后,我通过我的身体,作为‘处理器’和‘执行器’,产生了一种,可以与这些误差源,进行‘反相位叠加’的‘生物力场’。”
“这个‘力场’,它极其微弱,但又极其精准。它就像那副降噪耳机里的‘反向声波’一样,将那些令人烦躁的‘振动’和‘噪音’,都给,‘抵消’了。”
“所以,我的成功,不是‘偶然’,更不是‘玄学’。它,是建立在精确的‘感知’、‘计算’和‘执行’之上的、一种全新的、针对‘人-机-环境’复杂系统的、‘主动式’的解决方案!”
付华飞的这番话,像一颗颗精准的子弹,射入了每一个人的心中。他没有提一个字的“气”,没有提一个字的“修行”。他所用的,全都是“传感器”“处理器”“力场”“反相位叠加”这些,充满了现代工程学色彩的、让他们既熟悉、又感到不明觉厉的词汇。
他用一种他们无法反驳的、严谨的“科学逻辑”,为自己那看似“不科学”的“神迹”,构建了一套,完美的、可以自洽的“理论闭环”。
他,是在用魔法,打败魔法!
赵建军,彻底地,呆住了。他张着嘴,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因为,付华飞所说的每一个词,他都认识。但将这些词,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那个全新的、充满了颠覆性的“理论”,却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还在争论“人能不能飞”的原始人,而对方,却已经,开着一架他闻所未闻的、先进的“反重力飞行器”,在他的头顶,盘旋、炫技、然后,扬长而去。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所以,林教授。”付华飞最后,再次,转向了那位一直沉默不语,但眼神却越来越亮的导师,“我承认,我的‘方法’,目前,还很不成熟,也很‘不常规’。它还只是一个,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的、模糊的‘概念’。它还需要,大量的、更精密的实验,去验证,去优化,去将那些,诸如‘体感共鸣’‘生物力场’之类的、模糊的‘概念’,都变成可以被量化的、精确的‘参数’。”
“但是,我坚信,它的‘结果’,是真实有效的。它证明了,一条全新的、我们过去从未想过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是真实存在的。”
“而找到这条路,并沿着它,坚定地走下去。我认为,这,就是我们作为工程师,最大的‘价值’所在。”
说完,他再次,深深地,鞠了一躬。
整个观察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从付华飞的身上,缓缓地,移到了林教授的脸上。
他们在等待,等待着这位,代表着学院派、代表着传统、代表着“科学正统”的最高权威,对这场,关于“科学”与“神迹”、“常规”与“颠覆”的、惊心动魄的世纪之辩,做出,最终的裁决。
林教授看着付华飞,看着他那双,在苍白的脸色映衬下,显得格外明亮、格外清澈、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无尽渴望的眼睛。
他突然,笑了。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充满了欣赏、充满了喜悦、甚至,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畅快的笑容。
“说得好!”
林教授重重地,一拍大腿!
“说得太他娘的好了!”他甚至,爆了一句粗口,“什么狗屁的‘设备决定论’!什么狗屁的‘理论不可能’!我们东陆的航空事业,就是在一穷二白、被所有人‘理论封锁’的情况下,靠着一代代人,用算盘,用手摇计算机,用你们看不起的这些‘老古董’,一步一步,给硬生生地,‘算’出来,‘干’出来的!”
“解决问题!这,才是工程学的、唯一的、该死的‘圣经’!”
“付华飞!”林教授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洪亮的声音,喊出了他的名字。
“到!”付华飞下意识地,挺直了胸膛。
“你,被录取了!”
“啊?”付华飞一愣。
“我说的,不是我们学校。”林教授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名为“野心”的、炙热的火焰,“我说的是,我的‘关门弟子’!”
“从今天起,你,就是我林正风,带的最后一个,也是,我最看好的一个,亲传弟子!”
“你的那个,什么‘主动式自适应减振降噪’的课题,我批了!学校所有最顶尖的设备,最宝贵的资源,从今天起,都向你,无条件,开放!”
“我只有一个要求!”林教授指着他,用一种,不容置喙的、命令的语气说道,“毕业之前,你必须,给我,将你那套该死的、充满了‘玄学’的‘手感’,变成一套,可以被写进教科书的、可以被推广的、真正的‘科学’!”
“你,能不能,做到?!”
付华飞看着导师那双充满了期盼与信任的、炙热的眼睛,他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他想起了,那封冰冷的“劝退警告”。
他想起了,母亲那充满了担忧的、彻夜不眠的目光。
他想起了,那个名叫“林溪”的姑娘,那句温暖的“祝你好运”。
他想起了,自己在那张小小的纸条上,写下的、那三个沉甸甸的字——
不丢人。
他用力地,眨了眨眼睛,将那股涌上来的热泪,给硬生生地,逼了回去。
然后,他挺直胸膛,用尽全身的力气,对着他的导师,也对着他的未来,发出了,一声,最响亮的、最坚定的回答: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