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沪上奕》最新章节。
一九四二年一月五日清晨七时四十五分,青衣岛南端的废弃炮台里,小陈蜷缩在积水的弹药箱后,手中的玉佩几乎要被捏碎。台风的怒吼与远处鲤鱼门方向的爆炸声交织成地狱交响曲,每一次震动都让他单薄的身躯剧烈颤抖。这个三个月前还在岭南大学图书馆里研读《诗经》的青年,此刻正经历着灵魂最彻底的撕裂。
当黛和白鸽浑身湿透地冲进炮台时,小陈正对着墙上斑驳的"忠勇为国"标语发呆。那些曾经让他热血沸腾的字眼,在生死考验面前显得如此苍白。他盯着白鸽手臂上还在渗血的伤口,胃里一阵翻江倒海——那是真实的血肉之躯,不是书本上轻描淡写的"负伤"。
"阿海..."黛的声音嘶哑,后面的话被哽咽切断。
小陈手中的玉佩应声落地。那个总是沉默着分给他压缩饼干、教他辨认潮汐的疍家汉子,就这样消失在了漩涡中?他忽然想起父亲送他离开广州时的话:"此去香江,你要学会做个真正的男儿。"可现在他才知道,真正的代价如此惨烈。
白鸽粗暴地撕开衣袖处理伤口,突然朝小陈吼道:"把你的玉佩给我!"
小陈本能地护住传家宝:"这是父亲留给我的..."
"就是要你父亲的东西!"白鸽夺过玉佩,用力砸向地面。玉石碎裂的瞬间,露出藏在其中的微型胶片——上面记录着广州沦陷前转移的文物清单。
小陈僵在原地。原来父亲早就将他推上了这条道路,连最珍视的传家宝都是伪装的道具。
"看清楚了吗?"白鸽揪住他的衣领,"从你接过这枚玉佩起,你就没有退路了!"
炮台外传来日军巡逻艇的探照灯光。在光柱扫过的刹那,小陈看见黛正用身体护住那个装着水晶的碧玉胸针,眼神是他从未见过的决绝。这个总是温柔教导他的"林老师",此刻像母狮般守护着文明的火种。
他忽然想起《孟子》中的句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从前他倒背如流却不解其意,此刻却如醍醐灌顶。
当第二道探照灯光扫来时,小陈做出了令所有人意外的举动。他主动站到炮口前,迅速调整锈蚀的方位仪——这是他在大学军训时学到的知识。
"西南偏南15度,距离800米。"他的声音依然发颤,手指却稳如磐石,"他们的探照灯有盲区,每次转向要3.7秒。"
在接下来的十分钟里,小陈完成了三个转变:
他先用黛的匕首割断长发,任碎发随风飘散。这是与那个文弱书生的彻底告别。
接着,他拾起破碎的玉佩,将胶片小心收好,把残玉撒向大海:"父亲,我明白您的苦心了。"
最后,他取下眼镜用力折断:"从今往后,我不再需要透过镜片看这个世界。"
当巡逻艇的机枪开始扫射时,小陈第一个发现炮弹轨迹的异常:"他们在驱赶我们!想逼我们暴露其他撤离点!"
黛将碧玉胸针郑重别在小陈衣内:"阿海用生命守护的,现在交给你了。"
白鸽扔给他一把手枪:"记住,这不是杀人工具,是守护文明的利器。"
小陈抚摸着胸针上精致的云雀刻纹,突然流下热泪。这不是恐惧的泪水,而是终于理解了自己使命的释然。他想起了文天祥的《正气歌》,那个在狱中坚守气节的诗人,与他此刻的抉择何其相似。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他轻声吟诵,枪在手中心跳反而平静下来,"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当日军登陆小队逼近炮台时,小陈做出了人生第一个自主的战略判断。他故意暴露位置引开敌人,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的身影,竟有了几分阿海的果决。
"来啊!"他朝日军喊道,"让你们见识见识中国读书人的骨气!"
在最后的掩护射击中,他受伤倒地,却努力朝黛和白鸽撤离的方向露出微笑。这个曾经连杀鸡都不敢看的文弱书生,此刻用身体为文明的火种筑起最后屏障。
《礼记·大学》的句子在他脑中回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小陈在血泊中艰难地移动手指,用鲜血在弹箱上写下"精卫"二字。他终于明白,真正的觉醒不是变得无所畏惧,而是明知恐惧却依然前行。
当黛回头望去时,只见那个曾经需要她保护的青年,正在用最决绝的方式完成生命的涅盘。炮台方向传来的最后爆炸声,成了小陈献给这个黑暗时代最悲壮的毕业礼。
朝阳终于刺破云层,照在染血的海面上。小陈用他二十岁的生命证明:文明的火种从来不会熄灭,它只会在废墟中孕育出更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