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青霄孤鸿录》最新章节。
他与苏凝眉之间,那跨越九世、悲壮凄美的真情与牺牲,更被扭曲成“勾结妖邪”、“修炼邪法”的铁证!
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
更何况,这“谎言”中,夹杂着太多半真半假、足以混淆视听的“事实”:
他确实化身半龙,周身死气。
他确实重创了叶寒舟。
凌清雪确实因他失控的力量而重伤。
他确实与鬼骨老人“同时”出现在千佛窟入口。
这些“事实”,如同坚固的骨架,支撑起了那被肆意渲染的“魔头”形象。
而真正了解部分内情,或心存疑虑者,在此刻滔天的舆论与宗门定性的压力下,也大多选择了沉默。
梵音寺方面,了尘神僧与玄玦保持了缄默。他们深知内情复杂,牵扯巨大,绝非简单的“正邪”可以界定。但在天枢宗已然定性、瑶光派悲愤难平、天下人群情汹涌之际,贸然站出来为云孤鸿辩解,非但无法澄清真相,反而可能引火烧身,将梵音寺也拖入舆论的漩涡,甚至动摇正道联盟的根基。他们只能暗中约束弟子,不得参与对云孤鸿的议论与追杀,并继续以佛法度化黄沙古城的怨气,以此默默践行着另一种形式的坚守。
酒痴杜康,依旧神龙见首不见尾,不知醉卧何方。或许他听闻了这些消息,只会嗤之以鼻,灌上一口烈酒,骂一句“狗屁不通”。
而事件的核心之一,天枢宗,则在这场舆论风暴中,扮演了最为关键的角色。
代掌门玉衡子,在稳定了黄沙古城的残局后,返回宗门所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联合诸位长老,以天枢宗的名义,正式向整个修真界发布了那道措辞严厉、赏格惊人的“血色诛魔令”!
诏令以灵玉镌刻,加盖天枢宗掌门印玺(代),通过各地的传讯法阵,瞬间传遍九州:
“告天下正道同仁书:
今有原天枢宗逆徒云孤鸿,弑师叛门,罪大恶极。后潜逃在外,不思悔改,反堕魔道,修习邪功,化身妖形,更与北冥龙族、血煞魔修等勾结,祸乱苍生。
于西漠黄沙古城,此獠凶性毕露,助纣为虐,与魔头鬼骨同闯佛门禁地,更悍然重创同门师兄叶寒舟,波及瑶光凌清雪仙子致其重伤,实乃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自此,云孤鸿革出天枢宗谱,削其道籍,天下共弃之!
凡我正道修士,遇此魔头,当以雷霆手段,立地格杀!有能诛杀此獠,或提供确切行踪助我宗擒杀者,天枢宗必有厚报,藏经秘法、灵石丹药,任君选取!
望天下同道,共擎正义之剑,斩此妖魔,以慰师尊在天之灵,以安天下苍生之心!”
这道诛魔令,如同一道最终的判决,彻底将云孤鸿打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它不仅仅是一道追杀令,更是一种态度的表明,一种立场的切割。天枢宗以此向整个修真界宣告:云孤鸿,已不再是宗门内部事务,而是整个正道之公敌!任何与他有关联者,皆可视同魔道!
在这股席卷天下的滔天巨浪之下,云孤鸿这个名字,已然成为了“魔头”的代名词,是邪恶、背叛、残忍的象征。茶余饭后,坊间议论,无不对其口诛笔伐,恨不能食肉寝皮。
他的画像,被贴在无数城镇的入口;他的“罪行”,被编成歌谣在民间传唱(自然是经过加工的版本);甚至有些激进的修士组织,自发成立了“诛魔会”,四处搜寻他的踪迹。
偶尔,或许在某个偏僻的角落,会有极少数知晓些许内情旧事的人,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或是一句“或许另有隐情”的猜测,但很快便会被更汹涌的声浪所淹没,甚至可能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真相,被彻底掩埋。
冤屈,再无申诉之门。
过往,皆被定性。
云孤鸿,这个背负着九世宿命、挣扎于爱与罪、试图逆天改命的青年,在他自己尚且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然被整个他所出身的“正道”世界,彻底抛弃、否定,并冠以最恶毒的罪名,悬赏追杀。
他失去了宗门,失去了名誉,失去了立足之地。
天下虽大,却似乎已无他容身之处。
前路,仿佛只剩下无尽的追杀、误解与黑暗。
而他此刻,却仍在梵音寺那隐秘的涅盘池畔,守着那盏琉璃心灯,守着光茧中沉睡的龙魂,对窗外已然天翻地覆的世界,一无所知。
或许,即便知晓,他也已无暇他顾。
三年的时限,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
他必须在这举世皆敌的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找到那一线渺茫的生机。
风暴,已然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