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活佛济公第四部》最新章节。
原来,二十年前,王万山还是个小盐商,为了巴结知府,想让柳玉莲绣一幅百荷图送给知府做寿礼。柳玉莲绣好图后,王万山见她手艺好,又让她帮忙画一幅荷花图,说要挂在自己书房。可就在这时,知府突然派人来要玉佩——那玉佩是前朝的贡品,王万山托人买来想送给知府的,可前一天晚上却不见了。
王万山急得团团转,正好柳玉莲来送画,他见柳玉莲长得漂亮,又听说她丈夫常年在外做生意,就起了坏心思。他想霸占柳玉莲,又怕她不肯,就谎称玉佩是柳玉莲偷的,还造谣说她与人私通,想逼她就范。可柳玉莲性子刚烈,宁死不从,当晚就跑了出去。
“我真的没害她!”王万山哭丧着脸,“她跑了之后,我也派人找过,可一直没找到。后来我生意越做越大,就把这事压下去了,没想到……没想到她还有个女儿。”
济公眯着眼睛,“你说玉佩丢了?真的是丢了?还是被你自己藏起来了?”
“真的丢了!”王万山连忙说,“我当时把家里翻遍了都没找到,后来知府那边,我又花了好多钱才摆平。”
沈莲不信,“你骗人!我娘肯定是被你害了!不然她为啥会留下‘盐、贪、命、庙’这四个字?”
“‘盐、贪、命、庙’?”王万山皱着眉头,突然眼睛一亮,“我想起了!当年柳玉莲跑之前,曾说过要去‘荷心庙’!她说那里能还她清白!”
“荷心庙?”济公和苏婉娘对视一眼,都没听过这个名字。
王万山点点头,“那庙在城郊外的山上,早就荒废了,听说几十年前还出过命案,后来就没人去了。柳玉莲说,她在那里藏了样东西,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济公站起身,“走,去荷心庙!”
王万山吓得连忙摆手,“别、别去啊!那庙邪门得很,我当年派人去看过,里面阴森森的,还听到过哭声!”
“越邪门越要去。”济公拉着沈莲,“沈姑娘,你娘的清白,说不定就在那庙里。”
沈莲点点头,眼神坚定,“我去!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要去!”
苏婉娘也说:“我陪你们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
三人不顾王万山的阻拦,径直往城外赶。荷心庙在城郊的西山上,山路崎岖,杂草丛生。等他们爬到山上,已是傍晚时分。庙门口的牌匾早已腐朽,上面“荷心庙”三个字模糊不清,院子里长满了齐腰高的野草,大殿的门虚掩着,风吹过,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听得人心里发毛。
济公推开门,里面黑漆漆的,灰尘弥漫。他掏出火折子点亮,只见大殿里的佛像早已倒塌,地上散落着破碎的瓦片和木屑。沈莲四处张望,突然看到墙角有个熟悉的身影——那是个女子的雕像,手里捧着一朵荷花,雕像的底座上,刻着“柳玉莲之位”五个字。
沈莲跑过去,跪倒在雕像前,眼泪掉个不停,“娘!我找到你了!你到底在这里经历了啥?”
济公走到雕像前,仔细打量着,突然发现雕像底座的缝隙里,夹着个小木盒。他伸手把木盒抠出来,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半枚玉佩,和沈莲手里的那半枚正好能拼在一起!玉佩中间刻着个“荷”字,边缘还沾着点干涸的血迹。
“这就是王万山丢的那枚玉佩!”沈莲激动地说,“我娘真的没偷!”
济公拿起玉佩,又看了看雕像,突然发现雕像的背后,刻着几行小字:“王贼构陷,吾身清白,玉佩为证,血溅荷心,吾女若寻,可问老尼。”
“老尼?”苏婉娘疑惑,“这庙里还有老尼?”
济公四处看了看,突然听到后院传来一阵咳嗽声。三人连忙往后院走,只见后院有间小小的禅房,禅房里亮着一盏油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尼正坐在蒲团上诵经。
老尼听到脚步声,睁开眼睛,看到沈莲手里的玉佩和木盒,叹了口气,“二十年了,你终于来了。”
“婆婆,你认识我娘?”沈莲连忙问。
老尼点点头,“老身是这荷心庙的住持,当年你娘跑来找我,说她被人冤枉,想在庙里躲几天。可没过多久,就有人来庙里找她,是王万山的人,他们想抢玉佩,你娘不肯,就和他们打了起来……”
原来,当年柳玉莲跑回庙里后,把玉佩分成两半,一半藏在雕像底座,一半带在身上,想等丈夫回来,一起去官府告状。可王万山怕事情败露,派了两个家丁来杀她。柳玉莲和家丁打斗时,被砍伤了手臂,血溅在玉佩上。老尼听到动静,出来帮忙,把家丁赶跑了,可柳玉莲也受了重伤。
“她临死前,让我帮她雕了这座雕像,还说要是她女儿来找她,就把真相告诉她。”老尼擦了擦眼泪,“我怕王万山再来找麻烦,就对外说庙里闹鬼,没人敢来了,这一守,就是二十年。”
沈莲听到这里,早已哭成了泪人,“娘!是我来晚了!我没能帮你洗清冤屈!”
济公叹了口气,“沈姑娘,你娘的冤屈,今日就能洗清。王万山虽然没亲手杀你娘,可他构陷你娘,间接害了她,这笔账,咱们得算清楚。”
第二天一早,济公带着沈莲、苏婉娘和老尼,一起去了知府衙门。老尼拿出柳玉莲的血衣和玉佩,沈莲递上荷花图和绣帕,把王万山当年的所作所为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知府。
知府早就听说王万山做生意不规矩,只是没抓到证据。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他立刻派人去抓王万山。王万山见事情败露,想带着钱财逃跑,可刚出家门,就被官差抓了个正着。
大堂上,王万山见了老尼和血衣,再也无法狡辩,只能低头认罪。知府判他诬陷良民、间接害命,罚他赔偿沈莲家的损失,还把他的盐铺充公,分给那些被他欺压过的百姓。
沈莲捧着母亲的雕像和玉佩,在荷心庙为母亲办了场法事。济公亲自诵经超度,老尼也在一旁帮忙。法事结束后,沈莲把母亲的雕像安放在庙中,对着雕像拜了三拜,“娘,你的冤屈洗清了,你可以安息了。”
夕阳西下,三人往溪云村走。沈莲手里攥着绣帕,心里百感交集,有悲伤,有欣慰,还有对未来的期许。苏婉娘拍了拍她的肩膀,“沈姑娘,以后你要是没地方去,就来溪云村住,我给你做伴。”
沈莲点点头,眼泪又掉了下来,“多谢苏姑娘,多谢圣僧。若不是你们,我娘的冤屈这辈子都洗不清。”
济公摇着扇子,哼着小曲,“阿弥陀佛,冤屈得雪,真相大白,这都是你娘积德行善,才有今日的结果。以后啊,好好过日子,别辜负了你娘的期望。”
回到溪云村,村民们听说了沈莲的遭遇,都很同情她,纷纷来安慰她。张阿福也来了,他提着两斤点心,不好意思地说:“沈姑娘,我以前也做过坏事,知道被人冤枉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