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最新章节。
窗外,暴雨如瀑布般倾泻,雷声如同天神的战车碾过苍穹,轰隆不绝。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在天禄阁的琉璃瓦顶和雕花木窗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喧嚣,将世间一切细微的声响都吞噬殆尽。
在这天然的声幕掩护下,阁内的气氛却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刘宏刚刚向卢植透露了利用陈墨设置的机关闭锁阁道之事,后者脸上的震惊与难以置信尚未完全褪去。
“机关闭锁?”卢植下意识地环顾四周,目光扫过那些高耸入顶、堆积如山仿佛千年未动的书架,实在难以将这充满书卷气息的地方与精妙的机关术联系起来,“陛下,此言当真?墨家之术早已式微,且宫中戒备森严,如何能...”
他的疑虑尚未说完,刘宏已抬手,指向阁内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那里也立着一排书架,但与别处相比,其上的竹简帛书显得更为古旧,积尘也稍厚,仿佛早已被人遗忘。
“卢卿可知,此阁并非寻常藏书之所。”刘宏的声音在雷雨声中显得有些缥缈,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武帝当年扩建此阁,并非仅为收藏典籍。巫蛊之祸,牵连甚广,宫中人人自危。武帝晚年多疑,常需绝对隐秘之处召见心腹,议决机密要事。此阁,便是其中之一。”
他缓步走向那排书架,手指拂过积尘,眼中闪过一丝对历史的洞悉与感慨——这自然是那位现代教授灵魂的记忆在发挥作用。
“据宫中残存零星记载及陈墨实地勘验,此阁初建时,便隐有夹壁、暗道之设,某些关键门户,亦设有巧括,可从内控制,以防不测。只是年代久远,知晓者寥寥,多数机关早已锈蚀损坏,被人遗忘。”
刘宏在一排看似与其他书架无异的《春秋》纬书前停下脚步。他伸出手,并非去取书,而是在书架侧方一个雕刻着蟠螭纹样的木质浮雕上,按照某种特定的顺序,或轻或重地按压了其中几处。
卢植屏息凝神地看着,起初并无任何异状。但几个呼吸后,一阵极其轻微、几乎被完全淹没在雷雨声中的“喀啦啦”的机括转动声,从书架深处传了出来!
紧接着,令人惊异的一幕发生了:那排沉重的书架,竟然从中缝开始,无声无息地向两侧滑开!露出了后面并非墙壁,而是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入口,里面似乎是一间小小的暗室,黑暗中隐约可见一些金属的冷光。
刘宏侧身:“卢卿,请。”
卢植压下心中的惊骇,上前两步,借着阁内昏暗的烛光向里望去。只见那小小的暗室四壁皆是冰冷石墙,室内并无藏书,而是整齐地排列着数排结构精巧、泛着青黑色幽光的青铜齿轮、连杆、滑轨和绳索机构!那些机构深深嵌入石壁之内,延伸向不可知的远方,显然与整座天禄阁的建筑结构融为一体。
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蹲在那些复杂的机括前,小心翼翼地检查着什么,正是匠作监陈墨。他听到动静,回过头,见到是刘宏和卢植,并无太多惊讶,只是默默起身行礼。
“陈墨,为卢尚书演示一番。”刘宏吩咐道。
“诺。”陈墨应声,他的声音在狭小的石室内显得有些沉闷。他指向其中一组最大的、由数个大小不一的青铜齿轮耦合而成的核心机构。
“陛下,卢尚书,请看此处。”陈墨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淡,仿佛在介绍一件寻常的农具,而非巧夺天工的精密机关,“此乃主控枢机。通过摇动此杆,”他指着一根延伸出的青铜曲杆,“可带动大小齿轮依次转动。”
他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握住那根光滑的曲杆,开始缓缓摇动。随着他的动作,那些沉寂了不知多少年的青铜齿轮开始相互啮合、转动,发出低沉而顺滑的“嘎吱”声,仿佛一头沉睡的金属巨兽正在苏醒。
“齿轮传动,可放大力量,改变方向。”陈墨继续解释,手指顺着齿轮组移动,“动力经此传递,通过埋设于墙壁地板之下的青铜连杆与绳索,最终可达至...”
他顿了顿,走到石室另一侧,那里墙上嵌着几个打磨得十分光滑的铜制听瓮状器皿。他将耳朵贴近其中一个,仔细听了片刻,然后对刘宏点了点头。
刘宏会意,对卢植道:“此乃‘耳道’,与阁外几条主要廊道墙壁上的隐秘窃听孔相连,可放大远处声响。陈墨此刻,应是在确认阁外廊道是否有人。”
卢植已是目瞪口呆,今日所见所闻,完全超出了他这位经学大儒的认知范畴。
此时,陈墨回到主齿轮组前,开始加快摇动速度,同时扳动了旁边的几个小型扳手。一阵更为复杂的机括运作声响起。
“此刻,”陈墨面无表情地解说,“通往此阁的三条主要廊道出口处,重达数百斤的包铁暗门,正在被内置的石锁和青铜门闩从内部卡死。从外部看,只像是风雨太大导致门轴涩滞,或是老旧失修所致,绝难想到是人为操控。”
他似乎是为了验证效果,再次走到听瓮处侧耳倾听。这一次,他听了稍久一些,然后回头,用极其肯定的语气道:“陛下,东廊道有两人试图推门,未能推动,已抱怨着‘风雨太大,门卡死了’,转身离去。西、北两廊道并无动静。”
卢植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这机关竟能如此精准地掌控外界动静并做出应对?!若有此物在,在此阁中密议,几乎可称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