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零,作精小知青赖上我

第34章 秋收(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回七零,作精小知青赖上我》最新章节。

有的饿的连地上的土都吃。

这样苦的年份,想都不敢再想。

所以陆之野在浑身有余力的情况下,也愿意去上工。

不愿看到粮食坏在地里。

下午上工哨声响起,陆之野跟在知青后面,往地里走。

看到温思禾也出来了,不由得拧眉。

大队长没和她说?

大队长心里苦啊,想着这温知青,地主家的小崽子都嫌弃的不行,他儿子可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火急火燎的回家教育儿子去了,忘了这一茬事。

温思禾也看到了走在后面的陆之野,她悄悄慢了步子。

陆之野看了她一眼,低声提醒道:“大队长说,你下午不用上工,好好休息。”

温思禾满眼笑意:“那我回去休息啦?”

陆之野没有理会她。

继续往前走,而温思禾原本就累了一上午,浑身又疼又痒的。

这让从小没怎么吃过苦的她很不适应。

此时知道了自己下午不用上工,欢天喜地的回去,准备洗个澡美美的睡一觉。

另外,她觉得陆之野主动和她说话,提醒她,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最起码不排斥她了不是?

又是一下午忙碌的上工,温思禾不在地里,小队长给陆之野分了个十一二岁的小孩拾麦子。

平时六点钟下工,现在大伙都干到晚上九点。

好不容易去大队部领了饭回去,谁都虚脱的不想动弹。

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如脱了层皮一般。

秦志平只觉得自己眼睛刚闭上,还没睡熟,上工的铃声就响了。

周国梁在院子里喊着上工。

温思禾从背包里掏出自己的梅花牌手表一看,才凌晨四点钟。

新知青们都熙熙攘攘的出来。

有个身材魁梧的男知青,叫覃山,他睡眼朦胧的问道:“周知青,这才几点啊?天都没亮。咋就上工了?”

周国梁叹了一口气:“秋收时候,都是凌晨四点钟开始的,七点钟再吃饭。

快点收拾吧,村民们估计都已经到了。”

顿时知青点哀嚎一片。

陆之野踏着夜色往大场那边走。

等到所有人都到齐,各小队带领着人去自己的地里面。

一连五天的秋收,让陆之野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更别说别人了。

温思禾的变化更为明显,从一开始的白皙透亮,变成了现在的不修边幅,整个人蒙着一层灰尘一般。

原本该忙活大半个月的秋收,大河村众多村民,加班加点,终于在一个星期内把稻谷和小麦收完了。

不少隔壁村的人都在观望,看到大河村把粮食都收进粮仓,这雨也没有下下来。

不由得讥讽两声。要知道晚一个星期收,粮食能增产多少啊?

十月初,整个黑省这边进入了正式秋收。

村子里也有不少人对大队长等一众领导班子发出了质疑。

又没有下雨,这收了,太亏了。

大队长一拍烟袋:“收都收了,说这些有什么用,当初可是大伙一致决定的。

而且附近好几个公社也收了!

大家回去好好休息两天,过两天开始收苞米!”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在1990的海风里
重生在1990的海风里
关于重生在1990的海风里:中年社畜陈朝阳重生回1990年,成了金纺厂家属院里的十二岁小学生。面对暗恋多年的校花林晓棠马尾辫上晃悠的蓝丝带、父亲工装口袋里露出的止咳药瓶,他左手攥着倒卖的亚运会邮票,右手翻开漫画搭建情报网。这次他要解三道题:用奥数题钓回初恋,靠“未来记忆截胡亲爹的尘肺病,把下岗潮变成创业潮——却没想到,重活一次最大的难题,是藏住四十岁灵魂对着动画笑出声的尴尬。
霖海听涛
被白月光抛弃后,神秘人奖励我千亿
被白月光抛弃后,神秘人奖励我千亿
关于被白月光抛弃后,神秘人奖励我千亿:当了三年的舔狗,被人弃之如敝履。幸运之神一招降临,神秘人奖励他千亿,限定他在三个月内花完。他的命运被彻底改变。财运、桃花运滚滚而来,就连老天都拦不住。商战、家族争斗,政权之争,都是刀刀见血,拳拳到肉。豪门遗弃的陈昊,一招被幸运之神选中,从社会底层一跃成为搅动龙国商界、政界的风云人物。
武进清修
修真弟子爱逍遥
修真弟子爱逍遥
都市修仙-高武世界-都市异能-多女主-校花-诸天万界-星际李慕白从小就跟师傅生活在大森林中,与野兽毒蛇为伍,十四岁才知师傅要渡金丹劫离开地球。因地球没有灵气,可充斥着阴阳之气,是神级双修功法,是缺乏灵气环境中唯一的修仙道路,双修成为不可缺少的修仙功法,李慕白与同村少女张凤宜青梅竹马,一起修练成长……
逍遥圣公
你假死嫁白月光在先,我再婚你哭什么
你假死嫁白月光在先,我再婚你哭什么
唐言去世后的结婚三周年纪念日,乔闻生策划了一场车祸。在挡风玻璃破碎的那一刹那,他的心中没有恐惧,只有宛若解脱般的释怀。整整半年,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唐言!他以为自己终于可以与唐言在地府相见时,居然奇迹般的醒来,还意外撞破了一桩秘密。原来唐言没死,她顶替了双胞胎妹妹的身份,只为以单身身份嫁给她的白月光!乔闻生彻底心死,转身决绝离开,唐言却悔不当初,跪求他回头……
麦兜兜
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重回1983年小海岛,李多鱼捞起一网大黄鱼,本以为能赚得锅满盆满,结果却啪啪打脸,因为在这个年代,一斤大黄鱼的收购价只有四毛。在这个海鲜不好搞的年代,李多鱼率先搞起了当时大家最不看好的养殖业。(家长里短,主打一个海产养殖,先养海带,接着鲍鱼,鳗鱼,青蟹……故事背景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就有可能是真的。)
七月不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