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最新章节。
“众卿家,”朱元璋的声音打破了死寂,冰冷的目光扫过群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铭,昨夜呈送弹章,劾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十大罪状。贪墨军饷、构陷大臣、滥用私刑、暗蓄异志…条条骇人听闻。尔等,有何看法?”
殿内一片死寂。谁也不敢先开这个口。
毛骧权势熏天,党羽众多,但仇家也同样不少。支持吴铭,万一扳不倒毛骧,日后必遭惨烈报复;为毛骧说话,若其真的倒台,则等于自寻死路。更何况,皇帝的态度至今暧昧不明!
沉寂良久,终于,一位素以刚直闻名的老御史,颤巍巍地出列:“陛下!毛指挥使执掌锦衣卫,位高权重,若其所犯属实,则乃国朝巨蠹,罪不容诛!然,吴副宪所劾之事,干系重大,若无确凿铁证,恐难以服众,亦易引发朝局动荡。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勿枉勿纵!”
这话看似中立,实则稍稍偏向了吴铭,强调了“若属实”和“彻查”。
立刻,便有人跳出来反驳。一位与毛骧交往密切的礼部侍郎出列,高声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大为可疑!毛指挥使忠心王事,人所共知!吴铭此言,分明是挟私报复,诬陷忠良!其昨夜擅自带人冲击北镇抚司,形同谋逆!请陛下明察,严惩吴铭,以正朝纲!”
“臣附议!”
“臣亦附议!”
数名官员立刻站出来,言辞激烈地指责吴铭,试图将水搅浑,将“擅闯衙署”的罪名扣在吴铭头上。
吴铭冷眼看着这一切,并未立刻反驳。
这时,又有一位官员出列,却是之前质疑过吴铭江南之行的某位清流:“陛下,吴御史所行之事虽略显操切,然其既敢上书弹劾,想必有所凭仗。毛指挥使掌管刑狱,权势过重,纵无吴御史所劾之罪,亦当有所约束。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陛下派遣重臣,会同三法司,公开审理此事,查明真相,而非在此空泛争论。”
这话又稍稍将天平拉回了一些。
朝堂之上,迅速分成了几派:支持吴铭要求严查的(多为清流和毛骧的政敌)、力保毛骧指责吴铭的(毛骧党羽及利益相关者)、以及要求谨慎处理、公开审理的(中间派)。
争吵越来越激烈,几乎要演变成全武行。
朱元璋始终冷眼旁观,直到争吵声渐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吵够了?”
百官噤声。
“吴铭。”朱元璋点名。
“臣在。”
“你说毛骧有罪,证据何在?你昨夜所为,可有朕的旨意?”朱元璋的目光如同两把利剑,直刺吴铭。
这个问题极其致命!若吴铭说出密旨,等于将皇帝也拖下水,可能引发更大的猜忌和动荡;若他说没有,那“擅闯衙署”的罪名就坐实了!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吴铭身上。
吴铭深吸一口气,出列躬身,朗声道:“回陛下!臣弹劾毛骧,证据确凿,部分已随奏疏呈送御前!其余关键人证物证,现已严密看管于北镇抚司之内,随时可供查验!臣昨夜所为,实因情况紧急,恐毛骧余党闻风销毁罪证、杀人灭口!臣深知此举有违常例,然为国除奸,迫不得已!臣愿承担一切后果!只求陛下明察秋毫,肃清奸佞,还朝廷朗朗乾坤!”
他既展示了证据在手的事实,又解释了行动的紧迫性,并将最终决定权和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皇帝,姿态放得极低,却又寸步不让!
这番回答,可谓滴水不漏。
朱元璋盯着他,半晌,才冷冷道:“好一个‘迫不得已’!好一个‘愿承担后果’!”
他不再看吴铭,目光扫向群臣:“毛骧之事,干系重大。即日起,革去毛骧锦衣卫指挥使之职,锁拿回京候审!此案,由咱亲自督办!三法司抽调干员,进驻北镇抚司,会同吴铭、郭英,彻查此案所有关联人证物证!一应案情,直接报于咱知!任何人不得徇私舞弊,不得相互串联,违者,以同党论处!”
这道旨意,石破天惊!
虽然没有立刻肯定毛骧的罪名,但革职锁拿、皇帝亲督、三法司会审,这已是极其严厉的处置!等于基本认可了吴铭行动的正当性和初步证据的有效性!
“陛下圣明!”吴铭及支持他的官员立刻躬身。
而那些毛骧党羽则面如死灰,如丧考妣。
“退朝!”朱元璋拂袖而起,不再给任何人争论的机会。
退朝的钟声响起,百官心思各异地鱼贯而出。
吴铭刚走出奉天殿,几名官员便围了上来,或是真心祝贺,或是试图打探消息。吴铭只是礼貌而冷淡地回应,快步向外走去。
他知道,皇帝的旨意只是开始。革职锁拿毛骧容易,但要真正定他的罪,尤其是要挖出他背后的势力,必将面临疯狂的反扑。
果然,刚回到都察院值房,坏消息便接踵而至。
“大人!不好了!”一名派去北镇抚司协助清查的御史急匆匆跑来,脸色发白,“我们看管的一名关键证人——那个老账房…昨夜…昨夜在狱中…暴毙了!”
“什么?!”吴铭猛地站起身,“不是让你们严加看管吗?!”
“是…是看管了…但…但今早送饭时才发现…初步勘验,像是…像是突发急症…”御史声音颤抖。
吴铭一拳砸在桌上!急症?在这关键时刻?分明是灭口!北镇抚司内部,还有毛骧的死忠!或者说,三法司派去的人里,也有问题!
紧接着,又有人来报:都察院门外聚集了一批士子模样的文人,高声喧哗,指责吴铭“构陷忠良”、“滥用职权”、“是国朝酷吏”,要求朝廷严惩!显然是有人暗中煽动舆论!
更棘手的是,江南案中被他扳倒的某些官员的亲族故旧,也开始联名上书,翻旧账,攻击吴铭在江南“办案酷烈”、“屈打成招”、“证据不足”,试图借此动摇皇帝对吴铭的信任,间接为毛骧案制造阻力。
反扑来得如此之快,如此凶猛!从内部灭口到外部舆论,全方位反扑!
吴铭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从四面八方袭来。他仿佛成了一个孤岛,周围是汹涌的恶浪。
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愈发锐利。
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冷静。
“立刻严查老账房死因!所有接触过他的人,一律隔离审查!”
“门外喧哗者,记录为首者相貌身份,不必驱赶,但要严防他们冲击衙门!”
“江南案的卷宗证据全部封存备份!若有人质疑,让他们来都察院当面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