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

第83章 来自朱元璋的心愿。(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最新章节。

一个关于姜小伍穿越明朝,辅佐太子朱标,并与朱元璋结下深厚友谊的故事。

---

### **杏林春暖,大明新篇**

姜小伍醒来时,头痛欲裂,鼻尖萦绕着一股浓重而陌生的檀香味。他记得自己明明是在医院的值班室里,连续一台三十六小时的心脏搭桥手术后,累得趴在桌上睡着了。作为一名现代顶尖的心脑血管外科医生,他从未想过“睁眼换世界”这种离奇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他躺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卧房里,身上盖着锦被,一个穿着明代服饰的小丫鬟正端着药碗,小声啜泣。

“太子殿下,您终于醒了……”

太子?姜小伍心中一咯噔,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修长但苍白无力,随即摸了摸自己的脸,触感陌生。他挣扎着起身,踉跄到一面铜镜前,镜中映出一张清秀但病态苍白的青年面容,眉宇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郁气。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现在是大明洪武朝的皇太子——朱标。而原主,正是在一场风寒后,身体每况愈下,最终一命呜呼,才让姜小伍的灵魂占据了这具身体。

“殿下,太医院的院使们都在外面候着呢。”丫鬟提醒道。

姜小伍,或者说现在的朱标,深吸一口气。他了解历史,知道朱标是朱元璋寄予厚望的继承人,是明朝“仁宣之治”的奠基人,可惜英年早逝,他的死直接导致了后来朱棣的靖难之役。如果自己能治好这具身体,不仅能活命,或许还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让他们都进来吧。”

太医院的御医们鱼贯而入,为首的老御医跪地请安后,小心翼翼地探了探朱标的脉,眉头紧锁,嘴里念叨着“殿下元气大伤,风寒入体,当以温补为主……”

姜小伍听着他们用“阴阳五行”、“气血虚浮”的理论分析,内心却是一个现代医生的冷静诊断。根据原主的记忆和这具身体的感受,他判断这绝非简单的风寒。长期的精神压力、营养不均、缺乏锻炼,加上这次急性感染,诱发了潜在的心脏疾病和严重的免疫系统问题。在那个时代,这就是个无解的绝症。

“本宫知道了,”朱标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们开的方子,先放着吧。本宫想自己静养几天。”

御医们面面相觑,不敢多言,只得退下。

接下来的几天,朱标开始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以“静养”为名,谢绝一切探视,包括他的父亲——洪武大帝朱元璋。他让贴身太监悄悄准备了炭盆、烈酒、干净的布巾和几把锋利的小刀。夜深人静时,他屏退左右,用烈酒和火焰为简陋的“手术刀”消毒,对着铜镜,在自己手臂上划开一道小口,观察血液的凝固速度和颜色。

他又根据记忆中宫廷菜谱的油腻和御医们“温补”的药材,推断出这具身体长期处于高血脂、高血糖的亚健康状态。他开始给自己制定“康复计划”:清淡饮食,要求御膳房多蒸煮、少油炸;在寝宫内进行适度的散步和呼吸训练;最重要的是,他利用太医院有限的药材,配伍出一些能够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力的方子——这些方子看似平平无奇,却蕴含着现代药理学的知识。

半个月后,当朱元璋再次来看望儿子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原本面色蜡黄、气息奄奄的朱标,虽然依旧清瘦,但脸上已经有了血色,眼神清亮,说话中气十足。

“标儿,你……你好了?”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位杀伐果断的皇帝,在唯一的继承人面前,永远只是一个忧心忡忡的父亲。

“托父皇洪福,儿臣已无大碍。”朱标躬身行礼,姿态从容不迫。

朱元璋龙颜大悦,但随即又起了疑心。太医院的那些庸医治了半个月毫无起色,怎么儿子自己“静养”了半个月,反而脱胎换骨了?他不动声色地留下,与朱标彻夜长谈。

这一夜,朱标不再仅仅是那个仁厚的太子。他跟朱元璋聊起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建议改革军队的训练方法,减少士兵的非战斗减员;他谈起了“藏富于民”,认为朝廷的税收应有一定限度,让百姓休养生息,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他甚至画出了简易的水利工程图纸,讲解如何利用水力灌溉农田,提高粮食产量。

朱元璋越听越心惊,越听越兴奋。这些观点,有的他隐约想过,有的却闻所未闻,但每一个都切中要害,直指大明朝的根基。眼前的儿子,仿佛一夜之间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变得深不可测。

“标儿,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朱元璋紧紧盯着儿子的眼睛。

“儿臣只是病中偶得,胡思乱想罢了。”朱标谦虚地回答。

朱元璋哈哈大笑,拍着朱标的肩膀:“好!好一个胡思乱想!我大明有你这样的太子,何愁不兴!”

从那天起,朱元璋对朱标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仅仅把朱标当成一个需要保护的继承人,而是开始把他当成一个可以商讨国事的“伙伴”。他时常在深夜独自一人来到东宫,与朱标一边下棋,一边谈论朝政。朱标那些超越时代的见解,总能给朱元璋带来新的启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元璋甚至开始称呼朱标的字,而朱标在一次酒后壮胆,也斗胆叫了朱元璋一声“老朱”。朱元璋先是一愣,随即开怀大笑,眼中满是欣慰。他们之间,渐渐多了一层“忘年交”的情谊。

朱标的身体在“现代疗法”的调理下彻底康复。他开始走出东宫,协助朱元璋处理政务。他宽厚仁慈,但处事果断,迅速在朝中树立了威信。他设立“惠民药局”,用自己改良的药方免费为穷人治病;他改革科举,增加了实际政务的考核;他甚至说服朱元璋,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刑罚。

洪武二十五年,历史的长河在此处拐了一个弯。朱标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在视察陕西后病逝,而是精神抖擞地向朱元璋提交了一份详尽的《西北经略图》。

朱元璋看着眼前健康、睿智、且深得人心的儿子,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在奉天殿召集文武百官,当众宣布:

“朕春秋已高,太子标仁德聪慧,足以安天下。朕决定,于明年元旦,举行传位大典,朕退居幕后,为太上皇。自今日起,朝中大小事务,皆由太子朱标裁决!”

满朝文武跪拜山呼,心中却是一片坦然。朱标的贤能,早已深入人心,他继承大统,是众望所归。

登基大典后,新帝朱标并没有立刻搬进乾清宫。他先去了华盖殿,那里,他的父亲,太上皇朱元璋,正穿着一身常服,悠闲地喝着茶。

“老朱,以后就可以安享清福了。”朱标笑着坐下,亲自为朱元璋续上茶水。

朱元璋呷了一口茶,看着眼前气度非凡的儿子,感慨万千:“标儿,你比朕强。朕打下了这片江山,而你,能让这片江山长治久安。有你,朕放心了。”

“那以后,咱们就不是君臣了。”朱标眨了眨眼,“我陪你下棋,你给我讲你当年打天下的故事,如何?”

“好!”朱元璋朗声大笑,“一言为定!”

夕阳的余晖透过殿门,洒在父子二人身上。一个是从尸山血海中走出的开国雄主,一个是来自未来的灵魂医者。他们跨越了六百年的时空,在此刻,成为了最懂彼此的知己。

姜小伍,曾经的朱标,望着窗外大明王朝的万里江山,心中一片安宁。他不仅治好了一个人的病,更治好了一个王朝的隐疾,并亲手将这艘巨轮,引向了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而他,也在这段奇妙的旅程中,找到了比救死扶伤更重要的东西——亲情与友谊。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高考状元祁同伟当兵,高育良懵了
高考状元祁同伟当兵,高育良懵了
祁同伟从来就没有什么参军的爷爷能依靠。他拒绝保送华清,高调状元入学,再毅然参军!然后回到汉东大学。祁同伟其实能靠的人,一直只有自己而已。
大道寻思
1977年高考又一春
1977年高考又一春
1970年代的偏远山乡,一群来自大城市的年轻女孩被迫踏上陌生的土地。她们带着书本与理想,却不得不面对生存的严酷考验——漏雨的土坯房、永远填不饱的玉米糊、以及某些阴暗角落里虎视眈眈的目光。但她们掌心磨出的茧子下,始终紧攥着更重要的东西:一本被翻烂的,半截舍不得用的铅笔头,还有那张迟早会到来的准考证。当王婷在煤油灯下解出微积分题,当吴悦用树枝在泥地上默写,这些看似微弱的星火,终将连成照亮命运的曙光。
孝孝公子
大唐因为我而改变
大唐因为我而改变
刘明偶然拾得一只神秘木盒,看似平凡,却暗藏玄机——只要将寻常物件投入其中,竟会化作稀世奇珍从中而出。一次,他将一份凉皮放入盒中,取出的竟是一支流光溢彩的金钗。更令人震惊的是,金钗的主人苏婉儿。她来自遥远的古代,背负着不为人知的使命与秘密。一盒连通两界,一物牵动千年,一段跨越时空的传奇,就此拉开帷幕。
时空笔录
斗罗:丐帮神功九个白环打爆神王
斗罗:丐帮神功九个白环打爆神王
关于斗罗:丐帮神功九个白环打爆神王:穿越斗罗大陆,成为唐三成神后,一个被破败武魂殿收养的孤儿萧毅。开局武魂觉醒,竟是双生武魂——一根破竹棍,一个破碗?!全场嘲讽,被誉为“史上最强乞丐命。然而,他却是震古烁今的先天满魂力!就在所有人认定他是空有宝山,却无钥匙的绝顶废柴时,萧毅笑了。前世丐帮神功觉醒,内力竟能与魂力1:无损转化!魂环?不过是解锁等级的钥匙!魂技?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哪一个不比它强?
鶫毫
逆转名义:开局狠狠打脸侯亮平
逆转名义:开局狠狠打脸侯亮平
汉东的天,要塌了。所有人都说,缉毒英雄祁同伟野心吞噬了初心,他就是一颗被操控、注定毁灭的棋子。但他们不知道,那个布局二十年,洞悉整个未来的男人——江澈,回来了!当侯亮平志得意满地甩出两亿黑账,准备一锤定音时,等来的却是最高嘉奖令与全场死寂!所谓的罪证,竟是江澈为大哥埋下多年的护身功绩!汉东的清洗,只是棋局的开始。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国资战场的狙击,到境外电诈集团的覆灭,再到域外战场的铁血撤侨……
素色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