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最新章节。
一九四四年的春天,上海梅机关大楼里弥漫着一股比霉味更刺鼻的气息——那是失败前夕特有的恐慌与腐败混合的味道。
濑川长官对特鲁克锚地的担忧言犹在耳,陈晓提交的关于美军航母动向的“研判报告”墨迹未干,梅机关乃至整个上海日占区的混乱,已以一种荒诞的速度加速了。
日军的后勤系统,这个曾经精密而残酷的战争机器,如今像是生了锈的齿轮嘎吱做响,处处卡壳。战败大势带来人心混乱和物质匮乏,后方机关也开始感受到捉襟见肘的窘迫。
混乱意味着监管的漏洞,匮乏催生黑市的暴利——而这,正是陈晓“搞钱”的最佳温床。
陈晓的办公桌前摊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文件:
一份是海军省发来的特鲁克锚地损失评估报告——日军联合舰队最后的家当被美军炸沉了大半;
一份是后勤课哭穷的预算申请——连机关用纸都要限量配给;
陈晓用手指夹着的铅笔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节奏稳定得像台没感情的节拍器。对面,后勤课的井上尉官躬着身子,脸上堆着近乎谄媚的笑,双手递上文件时微微发抖。
“高桥阁下,这是…这是下季度汽油配额申请。”他军装领口磨得发白,袖口还沾着不知是墨水还是油渍的污点。
陈晓扫了一眼清单。2000加仑的航空汽油,标注“特攻队训练专用”。他拿起钢笔,在“高桥晓”的签名下方流畅地划出批示:“核准1500加仑用于‘樱花特别研究项目’,剩余额度转储备库。”动作流畅,理所当然。
井上瞪大眼睛,喉结滑动了一下:“长官,这…特攻队那边…”
“特攻队?”陈晓头也不抬,声音冷得像冰,“现在还有能起飞的飞机吗?与其让那些汽油在仓库里挥发,不如用于帝国未来的‘秘密武器’研究。”
内心暗忖:秘密武器是真的,不过是用李爷的改装卡车,把汽油运到黑市上当“特供”价格卖。一架神风机的油够那老小子跑大半个月走私了。
"井上君,"陈晓终于开口,声音平淡得像在评论天气,"这批汽油的'试验'数据,要做得漂亮点。帝国未来的装备升级,可就指望这些'宝贵'数据了。"
"嗨!一定!一定做得天衣无缝!"井上忙不迭保证,不敢再多言,鞠躬退下。他知道这位高桥阁下如今是濑川长官眼前的红人,连后勤课长都要让他三分。
……
"樱花特别研究项目",这正是陈晓献给梅机关高层的一份"大礼"。
濑川哲也这个新长官,看似温和务实,骨子里却比佐藤更贪。他不要虚无缥缈的忠诚口号,他的“务实”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尤其是在这艘破船明显开始下沉的时候。陈晓精准地抓住了这点,提出了这个名义上用于"前沿军事科技预研",实则专门用于贪墨和倒卖战争物资的小金库项目。美其名曰:为帝国未来技术储备资金,实则大家心照不宣,抓紧时间捞最后一票。
当时,濑川只沉吟了片刻,便点头默许。于是,这个子虚乌有的项目,成了梅机关内部一条隐秘的黄金管道。
……
下午,他又“审核”完一批即将“报废”的盘尼西林——这些比黄金还贵的救命药会“恰好”在转运途中被“抗日分子”劫走,实则这些将会流入李爷掌控的地下诊所。
……
药品、汽油、橡胶、五金……凡是日军严格管控的军用物资,都成了陈晓和李爷联手倒卖的目标。
而这仅仅是日常的常规操作。真正的“大手笔”,在于他对“趋势”的把握。
他利用梅机关分析官的权限,能提前知晓哪些物资即将紧缺,哪些渠道可能被严查,从而精准地“囤积居奇”或“规避风险”。这就好比掌握了股市的内幕消息。
例如,机要秘书就送来了一份加密电报:美军B-29轰炸机群疑似侦察满洲工业区,大本营要求评估其对上海防空体系的潜在影响。
陈晓盯着电报看了三秒,就抓起内线电话:“接物资调配课。我是高桥晓,立即调阅所有防空洞建材库存清单,特别是钢板和水泥…对,现在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