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针途》最新章节。
指挥员老李眉头紧锁:“但留下来就是等死!”
关键时刻,村民们伸出了援手。他们用门板、梯子做成简易担架,组成运输队,帮助转移伤员。
“俺们熟悉山路,可以绕开鬼子!”村长拍着胸脯保证。
转移过程极其艰难。山路崎岖,还要躲避日军巡逻队。有次几乎与日军小队遭遇,幸好村民及时带路躲进山洞。
山洞阴冷潮湿,不利于伤员恢复。林闻溪发现洞内有种特殊的苔藓,想起古籍记载这种苔藓有保温作用。于是大家采集苔藓铺在伤员身下,果然有所改善。
更令人惊喜的是,一位老村民认出了洞内的几种草药,正好可以用于治疗创伤感染。大自然仿佛在最困难的时刻给予了馈赠。
五天后,医疗队和伤员们终于安全抵达新的根据地。统计显示,这次行动中,医疗队共救治伤员二百八十六人,其中危重伤员五十三人,手术三十一台,无一例术中死亡。
“这是一个奇迹!”前来接应的傅连暲激动地说,“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取得这样的成绩,你们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
林闻溪却平静地回答:“这不是奇迹,是培训体系和中医药优势的结合。我们的学员在前线表现出色,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确实,分配到各部队的培训学员在这次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卫生员在连队独立完成截肢手术,有的用中药成功控制感染,有的组织群众转移伤员...
学员小王的事迹尤为感人。他在部队被包围的情况下,独自守护十多名重伤员三天三夜,用野菜和草药维持伤员生命,直到援军到来。
“我只是做了培训时学到的。”小王腼腆地说,“林教员说过,医护人员的阵地就在伤员身边。”
这次前线救护的成功实践,证明了林闻溪构建的战地医疗体系的有效性。周副主席特地发来贺电:“你们的工作不仅拯救了生命,更证明了中医药在战地医疗中的重要价值。”
总结会上,林闻溪提出了下一步改进方案:为每个连队配备标准化战救包;建立更灵活的战场救护小组制度;编写更简易的战场急救手册...
“最重要的是,”林闻溪强调,“要加强卫生员的独立处置能力。在远离后方的情况下,他们往往需要独自面对复杂情况。”
会后,林闻溪独自登上山头,远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顾静昭悄悄走来,为他披上外衣。
“想什么呢?”她轻声问。 “想那些没能救回来的伤员。”林闻溪语气沉重,“如果我们能早到一天,如果药品更充足一些,如果...”
顾静昭握住他的手:“不要太过自责。你已经做了所能做的一切。记得培训中心墙上的那句话吗?‘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远山如黛,延河如带,这片土地上每天都在上演生与死的较量。
“我有个想法。”林闻溪突然说,“应该组建一支机动医疗队,能够快速响应前线需求,同时带动当地医疗力量提升。”
顾静昭眼睛一亮:“就像种子一样,撒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开花?”
“对!就是这样!”林闻溪兴奋起来,“我们可以称之为‘医疗播种队’!”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上级支持。由林闻溪亲自带队的第一支“医疗播种队”组建完成,不仅包括医护人员,还有培训教官和药材种植专家。
出发前夜,林闻溪在油灯下给周副主席写信汇报设想:“...医疗播种队不仅要救死扶伤,更要帮助当地建立自主医疗体系,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推广药材种植,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信末,他郑重写道:“医者使命,不仅在治病救人,更在培育希望。愿以此身,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第二天清晨,医疗播种队整装出发。林闻溪走在队伍最前面,身后是一张张年轻而坚定的面孔。
朝阳初升,将他们的身影投射在黄土高原上,拉得很长很长,仿佛与这片古老的土地融为一体。
前线救护的奇功已经建立,但更大的责任才刚刚开始。在这条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上,林闻溪和他的团队将继续前行,用医者的仁心与智慧,守护生命的希望。
延河水静静流淌,见证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每一个动人故事。而在战火中诞生的医疗奇迹,必将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