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针途》最新章节。
			     林闻溪眼前一亮:“这个比喻精妙!所以中西医不是对立,而是针对不同层面的问题。”
 秦若虚难得露出微笑:“正是。可惜大多数人执于一端,不见全局。”
 两人正交谈着,陈景尧监事匆匆走来:“闻溪,正好找你。卫生局邀请医学堂师生参与疫情防控,麦克莱恩博士推荐了你和其他几位同学。你可愿意?”
 林闻溪毫不犹豫:“学生愿意!”
 陈监事点头:“好。但切记,务必做好防护。无论中医西医,医者自身安全亦是重要。”
 疫情防控队由中西医教员和学生混合组成。林闻溪惊讶地发现,秦若虚也在其中,还有周振邦、沈惟敬等人。
 他们的第一项任务是在城南疫情区进行消毒和宣教。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学生们挨家挨户发放消毒药水,讲解防疫知识。
 在一处拥挤的大杂院里,林闻溪看到一位老中医正在为居民诊脉开方。好奇之下,他上前观看。
 老中医抬头看了他们一眼:“西医局的?来消毒的?”
 林闻溪恭敬回答:“老先生,我们是医学堂的学生,中西医都学。您这是在防治鼠疫?”
 老中医哼了一声:“鼠疫古已有之,老夫用《鼠疫汇编》中方剂加减,已治得好几个发热患者了。”他递过一张药方:“你们西医既然信那些小虫子,不妨看看这方子能不能杀虫子。”
 药方上主要是黄连、黄芩、连翘、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材。
 回到医学堂,林闻溪将药方拿给麦克莱恩看。麦克莱恩很感兴趣:“我们已经实验证实黄连素有广谱抗菌作用,黄芩苷也有抑菌效果。或许这些草药中确实含有能抑制鼠疫杆菌的成分。”
 他当即安排实验室进行药液抑菌实验。
 三天后,结果出来了——老中医的方剂煎液确实在体外能显着抑制鼠疫杆菌生长!
 这个消息震动了医学堂。连最坚定的崇西派也不得不承认,中医方剂确实有科学依据。
 梁启观看着实验报告,喃喃自语:“难道中医不是纯粹的玄学?”
 顾静昭则感慨:“千年经验,必有其道理。只是古人不知细菌为何物,但从实践中找到了应对之法。”
 疫情防控期间,林闻溪和同学们白天参与实地工作,晚上研究中西医防治方案。他们发现,中西医结合似乎效果最好——西式的隔离消毒阻止了疫情扩散,中医的方剂则对早期患者有较好疗效。
 一天深夜,林闻溪在实验室偶遇仍在工作的麦克莱恩。
 “博士,这么晚还在工作?” 麦克莱恩从显微镜前抬起头:“我在看你们提供的药方对鼠疫杆菌的作用方式。很有趣,它似乎不仅能直接抑制细菌,还能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他停顿了一下,“林,你知道吗?科学最大的敌人不是无知,而是傲慢。我年轻时认为西医代表一切真理,后来才发现医学的海洋比想象中广阔得多。”
 他指着显微镜:“这个仪器让我们看到了前所未见的世界,但它不应该让我们对看不见的世界视而不见。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或许正是现代医学缺失的一环。”
 林闻溪沉思着这番话。显微镜下的世界确实令人震撼,但它只是真相的一部分。真正的医学,应当既见微知着,又从宏观把握。
 疫情持续了一个月后终于得到控制。医学堂的师生们因贡献突出受到卫生局表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实践,许多学生对中西医有了新的认识。
 期末的细菌学考试中,有一道题是“论述细菌学说与中医外邪理论的关系”。林闻溪在答卷上写道:
 “显微镜让我们看到了‘邪气’的物质形态,但疾病的本质不仅是微生物与人的斗争,更是人体内外环境的失衡。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与现代免疫学理念相通;西医针对病原体的治疗方法,则可视为中医‘祛邪’思想的具体化。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
 答卷末尾,他画了一个小小的显微镜,镜筒中却飞出了一只中国传统的风凰。
 成绩公布后,麦克莱恩特意找到林闻溪:“你的答卷很有见地。科学和传统不应该是敌人,而是探索真理道路上的同伴。”
 林闻溪望向窗外,秋意已深,杏叶金黄。显微镜下的世界令他震撼,但更让他震撼的是医学的广阔和深邃。在这个大变动的时代里,中西医的碰撞与融合刚刚开始,而他们这一代人,将见证并参与这场医学革命。
 乾坤之大,既在显微镜下,也在方脉之间;医道之广,既需专精一艺,更需融会贯通。林闻溪知道,自己的医学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