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途

第14章 丹溪遗风解儿疳(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针途》最新章节。

杏林堂的日子,如檐下滴答的梅雨,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时光。林闻溪在祖父林济苍春风化雨般的指引下,已见识了诸多外感风寒暑湿侵袭肌表的急症,也初窥了内伤杂病如藤蔓般缠绵的调理之道。他的小小心灵,如同一块干燥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这片医海泛起的每一朵浪花。这一日,药堂内弥漫的平和气息,被一位面带深重愁容的年轻妇人悄然打破。

妇人衣着朴素,眉宇间锁着化不开的忧虑,手里紧紧牵着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小男孩。那孩子,与寻常这个年纪该有的活猴儿般的神采截然不同,像一株缺乏阳光雨露的蔫苗。他头发稀疏枯黄,如同秋后衰草,小脸蜡黄少华,不见孩童应有的红润光泽。最令人心揪的是他那双本应清澈明亮的大眼睛,此刻却黯淡无神,像蒙上了一层薄翳,怯生生地躲在母亲身后,仿佛对外界充满了不安。

妇人未语先是一声长叹,那叹息里饱含着无奈与焦灼:“林老先生,求您快给瞧瞧这孩子吧!真是要把人心都愁碎了!”她声音带着哽咽,“吃饭比吃药还难,追着哄着,也咽不下几口,可这小肚子却总是鼓鼓胀胀的,摸着发硬。夜里也睡不踏实,磨牙磨得人心慌,一身一身地盗汗,枕头都是湿的,还常常惊醒哭闹,怎么也哄不好。您看他,比隔壁家同岁的娃儿矮了半个头,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走路都打晃,没一点精神气儿。”

祖父林济苍放下手中的药杵,目光温和得像冬日暖阳,他朝那孩子招了招手,声音放得极轻极缓:“娃娃,莫怕,到爷爷这儿来。” 孩子犹豫了一下,在母亲轻声催促下,才怯怯地挪着小步蹭到诊案前。祖父并未立刻诊脉,而是先细细端详:目光掠过那萎黄的面色、缺乏神采的眼眸,又轻轻执起孩子的小手,查看他的指甲——甲色淡白,甲床血色不充。尤其仔细的,是祖父用温暖而稳定的拇指,极其轻柔地翻开孩子的下眼睑,暴露出的黏膜颜色,亦是明显的淡白失荣。

“好孩子,张开嘴,让爷爷看看你的小舌头。”祖父的声音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魔力。孩子顺从地吐出舌头。只见那舌体偏于胖嫩,舌质颜色淡浅,不像有些实热孩子那般鲜红,但舌面中部却堆积着一层厚腻的苔,颜色微黄,像一块湿抹布盖在了本应红润的舌质上。

祖父这才将三指搭上孩子纤细得仿佛一折即断的腕脉。他微闭双目,凝神细察,指下感觉那脉搏跳动得细弱无力,如同微风拂过琴弦,却又带着一种虚性的急促(细数之脉)。

“平日饮食喜好如何?可常吃些零嘴杂食?”祖父转向妇人,问道。妇人苦笑摇头,眉头皱得更紧:“哪敢由着他吃零嘴!就是正经饭菜,变着花样做,他也没胃口。倒是对那些油炸的、味道重的东西有点兴趣,偶尔实在没法子,给点山楂片、果脯哄着,才能勉强吃点。大便更是愁人,没有个准信儿,有时干得像羊粪蛋,有时又稀溏不成形。”

祖父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侧后方凝神静观的林闻溪,声音低沉而清晰,如同在解读一卷无形的医案:“溪儿,近前细看。此非风寒外束之急症,乃儿科常见之‘疳积’重症。‘疳’者,干也,津液气血耗伤,形体失于濡养,故见消瘦干枯如柴;‘积’者,停滞也,食滞中焦,脾胃运化无权。此病关键在于脾胃受损,生化之源枯竭。”

他引导林闻溪回忆所学:“你可还记得,丹溪先生于《格致余论》中,所论小儿生理病理之要?” 林闻溪蹙着小眉头,努力在记忆中搜寻,不太确定地轻声回答:“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善!记得真切!”祖父眼中露出欣慰的光芒,如同星子点亮,“然此八字,于小儿身上,更有深意。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谓之‘脾常不足’,易为饮食所伤;又如旭日初升,生机蓬勃,谓之‘肝常有余’,易动风化火。此子喂养不当,先伤其不足之脾,运化失职,食积停滞,此为本虚标实。积滞郁结中焦,久则化生‘疳热’,此热非外来实火,乃由虚而生之‘郁热’。这虚火又会进一步灼伤津液,耗损阴血,导致‘阴分不足’。你看他烦躁不安、夜寐盗汗、掌心足心发热、脉象细中带数,皆是阴液亏虚,虚热内扰之明证。而其面色萎黄、发枯如草、纳呆厌食、倦怠乏力、舌淡苔腻,又是脾虚失运,气血生化无源之确据。”

祖父这番抽丝剥茧的分析,将丹溪翁那看似玄奥的理论,与眼前这具体而微的疳积之证,完美地契合在一起。林闻溪听得入了神,只觉得脑海中那盏关于生命能量的“油灯”比喻,再次被点亮,且更加清晰:这孩子的“灯盏”(脾胃)本身已显贫瘠(脾虚),添注“灯油”(水谷精微)的渠道亦不畅(积滞),而郁结的“疳热”(虚火)又在不断消耗本已不多的“灯油”(阴液),使得“火苗”(生命活力)飘摇不定,难以为继。

“故而,治疗此等疳积之证,”祖父提笔蘸墨,那狼毫在宣纸上行走,发出沙沙的轻响,如同春蚕食叶,“切不可孟浪。若一味猛用消导攻伐之药,如同对贫瘠土地强行翻垦,恐更伤其根本;若贸然投以滋腻厚味蛮补,又如对淤塞河道强行注水,反增其壅滞。当以健脾消积为基石,辅以清退虚热、微养阴津。健运脾胃如疏浚河道,开源增流;消食化积如清除淤塞,通利水道;清虚热养阴津则如减少蒸发,添注活水。”

方用参苓白术散合肥儿丸之意灵活化裁,他一边书写,一边为林闻溪细细剖析方义:“太子参性平,益气健脾,养阴生津,力道平和,最宜小儿为君;白术、茯苓助君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为臣;山药、莲子肉甘平,补脾固涩,助运化;山楂、神曲、鸡内金消食化积,开胃增纳,亦为臣药,共奏消补兼施之效;胡黄连、银柴胡,味苦性凉,善清疳热,退虚火,为佐;使君子杀虫消积(备疑虫积);再加少许乌梅、白芍,酸甘合化,敛阴生津,止汗安神,亦为佐助。使以甘草,调和诸药,顾护中州。”

祖父特意停顿,指着方中几味药强调:“此处未用苦寒峻猛之黄连、大黄,恐其更伤稚阳;亦未用地黄、麦冬等滋腻碍胃之品,恐其加重中焦壅滞。所选清虚热、养阴津之药,皆性质相对平和,兼顾小儿‘脾常不足’之体,此正是灵活运用丹溪之学,而非拘泥于成方,谓之‘师其法而不泥其方’。”

妇人拿着墨迹未干的方子,如同捧着希望的甘霖,又仔细记下了祖父叮嘱的饮食调护要点:需以熬得糜烂的米油、清淡的面汤徐徐养胃,逐渐添加少量易消化的肉糜、菜泥,务必戒绝一切生冷、油腻、甜腻的零食杂食,饮食规律,七分饱即止。

数日后,妇人再次携子复诊。那孩子虽仍显瘦弱,但眼神中已有了些许光亮,面色虽未全复红润,却褪去了几分萎黄,多了些许生气。妇人喜形于色,言说孩子食欲渐开,夜间安睡了许多,盗汗亦减。祖父面露欣慰,根据脉象舌苔的细微变化,将方剂略作调整,去胡黄连之清泻,稍增山药、扁豆之健脾,嘱其继续耐心调理。

林闻溪站在一旁,看着那孩子依偎在母亲身边,偶尔甚至会好奇地偷偷打量药柜上的铜环,与数日前那蔫蔫的模样已判若两人。他心中对祖父那洞察幽微、辨证精准、用药轻灵的医术,涌起更深的敬佩。丹溪翁那“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八字真言,不再仅仅是书页上的抽象理论,而是化作了眼前这重新焕发生机的幼小生命,化作了祖父笔下那充满智慧与温度的方剂。他朦胧地感知到,医道的至高境界,或许就在于这般动态的平衡、因人而异的调和,以及对生命脆弱与韧性的深刻理解与温柔呵护。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再制裁,毒枭全变机枭了
再制裁,毒枭全变机枭了
关于再制裁,毒枭全变机枭了:重生2016,江晟发现自己成了一名富二代,本以为可以就此躺平,不想却连遭暴击。父亲遭遇车祸,公司濒临破产,经销商要求退货,供应商集体堵门……各种糟心事接踵而来。好消息是,自带系统,只要给员工发薪,就可以兑换各种道具卡。业绩卡,带来产品销量!利润卡,提高总体利润!研发卡,加快研发速度!灵感卡,突破关键技术!……友商:“不是吧,配置这么差的手机,也有人买?“一万多一台的玩
江海余仙
我靠神级地图挖矿闯秘境
我靠神级地图挖矿闯秘境
关于我靠神级地图挖矿闯秘境:江源失业那天在地摊花10块买了个破怀表,返乡回到老家意外扎到手指,血滴上去的瞬间,视网膜炸出红到发烫的全息地图!这破系统简直是行走的ATM!白天摸鱼晚上挖宝,一周后存款直接翻了20倍!更离谱的是地图系统还自带空间,能吞金条装古董,升级后直接开挂——成吉思汗墓下埋藏的数不清的黄金、国外深埋在地下的各种矿产资源、太平洋沉船的黄金舰队…全球财富坐标全在我眼底!当系统标出北极
周三笔
消失的我
消失的我
关于消失的我: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袋鼠国的朱鸾
乃翁,大唐中兴了!
乃翁,大唐中兴了!
关于乃翁,大唐中兴了!:现代青年杜丰车祸身亡,魂穿至诗圣杜甫三子杜丰之身。凭借对历史走向的预知,他毅然挣脱了“早夭的宿命。在父亲“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熏陶下,他立志挽狂澜于既倒。于安史之乱的烽火中崭露头角,在郭子仪麾下成长为文武双全的栋梁。乱世平定后,他更辅佐唐代宗李豫,以超越时代的见识与魄力,革除积弊,开拓进取,终使大唐国祚中兴,再临世界之巅。
惴惴不安的魔兽
快穿:心机宿主又在套路正缘
快穿:心机宿主又在套路正缘
关于快穿:心机宿主又在套路正缘:白切黑游刃有余戏精攻×美强惨狠厉阴湿切片受(双洁,主攻)简介:我是013,我麻了。我家宿主凌霰白,断缘司司长,顶着一副清冷美人相,内里却是个黑心戏精!不仅心眼小得像针尖,还自带记仇小本本!他老婆更离谱,灵魂碎了就好好养着呗,他偏不!为了谈恋爱,居然封了记忆跑去小世界顶替孽缘主角,还演得挺投入。现在他俩:一个装弱卖惨,钓老婆玩得不亦乐乎;一个阴湿狠厉,玩强制爱上头得
脑残的社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