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秋叶玄天录》最新章节。
			     叶秋那“自言自语”式的指点名声,如同第七杂役谷潮湿空气中无声蔓延的菌丝,悄然渗透到每一个绝望的角落,终于,触及到了谷中一个相对特殊、却也最为执拗的群体——那些心中怀揣着剑修梦想,却因资质平庸、资源匮乏,不得不在这泥沼中挣扎,将一缕微弱的剑心深藏于沉重现实之下的弟子。
 这其中,有一个名叫石坚的少年,格外引人注目。他约莫十六七岁,身材壮实得像一头倔强的牛犊,皮肤因常年矿坑劳作而呈古铜色,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与沉默。他是四灵根资质,金灵根稍显突出,却远未达到剑修所需的“锐金之体”的标准。他赖以修炼的,是一部不知从哪个废弃洞府或已故长辈遗物中翻捡出来的、封面残破、字迹模糊的《庚金诀》前两层手抄本。此诀在青云宗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只能算是最为基础、大路货色的金系炼气法门,附带几手粗浅的、勉强可称之为“剑诀”的凝气成刃之术。
 石坚的性格,如同他的名字,坚忍,执拗,甚至有些死板。每日完成那足以压垮常人的繁重杂役后,当其他弟子瘫倒在地喘息或沉沉睡去时,他几乎将所有残存的精力与时间,都投入到了修炼《庚金诀》和反复演练那几式简陋剑诀之上。他心志之坚,肯下苦功的程度,在第七谷有目共睹。然而,现实残酷,功法本身残缺不全,行气路线多有谬误或缺失,导致他进展极其缓慢,三年来,修为始终在练气二层初期徘徊,凝练出的庚金剑气总是显得涣散无力,色泽暗淡,边缘模糊如同风中残烛,徒具其形,缺乏剑修应有的那种一往无前、锐不可当的“锋芒”。这,成了他心中最深沉的痛与不甘。
 他也隐约听到了关于叶秋的种种“邪门”传闻,起初对此嗤之以鼻,甚至带着一丝属于剑修(哪怕是最底层的)的傲气与偏见。在他看来,剑道唯精唯纯,讲究的是水滴石穿的苦功、是对剑诀一丝不苟的贯彻、是心无旁骛的专注,岂是那些听起来如同儿戏的“笨办法”、“怪念头”所能指点的?那是对剑的亵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亲眼目睹了身边几个修炼普通功法、曾与他一样陷入瓶颈、愁眉苦脸的弟子,在“偶然”听闻叶秋的“梦话”后,竟真的如同开了窍一般,困扰多年的关卡出现了松动!张淼突破练气一层时的狂喜,王五画符成功率提升后的振奋,都像细小的针尖,一次次刺向他心中那堵名为“固执”的墙。
 这日晚间,月华如水,清冷地洒满山谷,却驱不散第七谷固有的阴寒与压抑。石坚在自家石屋前那片坑洼不平的空地上,再一次开始了日复一日、近乎自虐般的修炼。他面色凝重,深吸一口气,努力调动起丹田内那点微薄得可怜的庚金灵力,依照《庚金诀》上那模糊不清的图示和语焉不详的口诀,引导其沿着一套繁琐而效率低下的路径运行。只见他额角青筋暴起,汗水迅速浸湿了破旧的衣衫,指尖微微颤抖,一道长约尺许、色泽如同掺了杂质的黄铜、边缘模糊如同烟雾般的淡金色气剑,极其艰难地、颤颤巍巍地在他指尖凝聚成形。那气剑光芒黯淡,极不稳定,仿佛随时都会溃散成一团无序的能量。
 “凝!固!”石坚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低沉的、带着血丝的嘶吼,用尽全身力气,将这道摇摇欲坠的气剑,向着三丈外一块他专门用来测试剑气的、质地坚硬的废弃玄铁矿渣,奋力刺出!
 嗤——!
 一声轻响,如同钝刀划过糙石。
 气剑与矿渣接触的瞬间,光芒骤灭,溃散成点点金芒消散在空中。而那矿渣表面,只留下了一道浅得几乎看不见的白色划痕,连最外层的石皮都未能彻底破开!与往日的结果,毫无二致。
 三年苦修,千百次尝试,竟连一块无人问津的废矿渣都难以损伤!巨大的挫败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石坚。他颓然散去了指尖残余的气劲,双腿一软,几乎跪倒在地,双手撑在冰冷的地面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胸膛剧烈起伏。月光照在他汗湿的、写满了沮丧与不甘的脸上,那双原本坚毅的眼眸中,此刻充满了近乎绝望的迷茫。难道……自己的剑道之路,真的从开始就走错了吗?难道这残缺的《庚金诀》,注定是一条死胡同?
 就在他心神激荡,几乎要被自我怀疑吞噬之际,一个熟悉的、稚嫩中却带着一种奇异穿透力的声音,如同夜风送来的低语,清晰地传入他的耳中。声音来自旁边那间甲叁号石屋的阴影里。
 只见叶秋正坐在门槛旁一块光滑的石头上,手里拿着一块他从矿坑深处精心挑选出来的、形状不规则、却隐隐透出金属光泽的矿石,用小手指的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敲击着矿石表面,仿佛在跟这块沉默的石头进行着一场无人能懂的对话。
 “这块石头,”叶秋的声音不大,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矿石发问,“里面的‘金气’(他用了这个更朴素的词指代庚金灵气)倒是挺足的,就是……太散了。东一绺,西一股,乱糟糟的,不成一股整劲。”他歪着头,打量着矿石,“像是一大把胡乱堆在一起的铁砂,看着数量不少,可真要打出去,力量都内耗了,碰到硬东西,自己就先散了架,没什么力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石坚浑身猛地一震,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劈中!他霍然转头,目光死死地盯住阴影中的叶秋,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这……这描述,不正是他凝练庚金剑气时,灵力涣散、无法集中的真实写照吗?!
 叶秋仿佛完全没有注意到石坚灼热的目光,依旧沉浸在他的“矿石研究”中,继续用那种带着孩童式好奇与探究的语气“分析”着:
 “要是……嗯……要是能想个法子,”他用小手指在矿石上虚划着,“把这些到处乱跑的铁砂,都赶到一条又直又光滑的铁管子里,让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头接着尾,朝着同一个方向,心无旁骛地使劲冲出去……那冲出去的力道,是不是就凝聚得多,也厉害得多了?”
 铁砂!铁管子!排队冲出去!
 这粗浅到极致的比喻,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了石坚的心坎上!他一直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关于如何凝聚剑气的答案,那层窗户纸,竟然被这孩童用如此直白的方式,一语道破?!
 然而,叶秋的话还没完。他顿了顿,似乎思考得更深入了一些,用小手指轻轻点了点矿石上一个明显的结晶纹路,补充道:
 “而且啊,这铁管子(他意指行气的经脉)里面不能毛毛糙糙的,得有好多小疙瘩(指经脉中的滞涩点或能量湍流),不然铁砂跑得飞快,自己在管子里撞来撞去,还没冲出去就先撞得晕头转向,力量又散了。得把它打磨得光溜溜的才行。”他抬起小脸,望着月光,眼神有些飘忽,仿佛在构想一个更精妙的方案,“最好……最好在管子出口的地方,再巧妙地加个能收紧力道的‘小箍’(意指在剑气外放的关键穴位,如劳宫穴,进行瞬时的灵力压缩与聚焦),让冲出去的铁砂变得更集中,更细,更快……像一根针,而不是一把沙子。”
 经脉优化!末端加压!凝聚如针!
 这几个概念,如同惊雷,在石坚的脑海中炸响!他一直以来盲目遵循那残缺功法,只知傻傻地按照固定路线运行灵力,何曾想过主动去“打磨”经脉通道?何曾想过在最后关头进行“压缩聚焦”?这完全颠覆了他对修炼的认知!
 什么古法不可违!什么剑诀必须一成不变!如果一条路明明走不通,为什么不能尝试开辟一条更直接、更高效的新路?!剑道,追求的本就是极致的锋锐与力量!过程如何,真的那么重要吗?!
 一股前所未有的激动与明悟,如同岩浆般在他胸中奔腾汹涌!石坚不再有丝毫犹豫,也根本顾不上思考叶秋是否真的有意识在指点他,他立刻重新盘膝坐下,闭上双眼,强行压下翻腾的气血,依照叶秋那“铁砂论”和“铁管子打磨论”带来的全新思路,开始大胆地调整自己那套沿用了三年的、僵化的行气方式!
 他不再完全拘泥于那本破旧《庚金诀》上记载的、繁琐而明显存在问题的周天路线。而是凭借自身对金系灵力特性的微弱感知和刚才那石破天惊的启发,尝试着进行一场危险的“自我革新”:
 1. 汇聚主干,舍弃枝末:他将吸纳而来的、原本会分散滋养诸多无关紧要细小支脉的庚金灵气,强行约束、汇聚,优先导入手臂上那条相对宽阔、直接连通手掌的“手阳明大肠经”主干道!如同将散兵游勇编入主力纵队。
 2. 意念打磨,平滑通道:他以远超从前的专注力,凝聚意念,辅以微弱气血之力,如同最精细的砂纸,小心翼翼地“抚平”这条主干经脉中以往因功法谬误或长期不当修炼造成的能量湍流点和阻滞点,力求让灵力流动更加顺畅无阻。
 3. 劳宫为箍,极致压缩:当被初步汇聚、梳理过的庚金灵力流经至手掌“劳宫穴”,这个剑气外放的关键门户时,他不再像以往那样直接、粗暴地释放出去,而是刻意在此穴位进行一个极其短暂、却需要高度精准控制力的灵力压缩与聚焦!如同在枪膛末端加上一个收束器,将霰弹变成独头弹!
 这个过程,远比遵循固定法诀艰难百倍!是对自身经脉的强行干预,是对灵力控制的极致考验。经脉中传来撕裂般的痛楚,意念高度集中带来的精神疲惫,以及数次控制失误导致灵力在体内乱窜的反噬,几乎让他痛不欲生,几次险些晕厥过去。但他骨子里那股属于剑修的倔强与狠劲被彻底激发出来,他咬紧牙关,牙龈甚至渗出血丝,硬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