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辅警黎明》最新章节。
			     李峰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拍着儿子的后背,目光扫过全息地图上标注的三个红点:“这三个点,选得倒是‘贴心’。武汉控长江中游,辐射华中;南京扼守长江下游,面向华东;广西连通西南腹地,辐射东南亚方向。保罗这是要把我们世安军控制区的人力资源榨干吸净的节奏。”
 “胃口是不小。”王小虎终于放下了游戏机,撇撇嘴,“不过,建站本身对我们来说,压力倒不大。”他看向王小雨,“雨姐,算过账没?”
 王小雨立刻在电子记事本上点了几下,调出数据:“场地清理和基础土建,可以利用当地幸存者聚集点的力量,我们只需要提供设计图纸、核心的合金板材和少量工程机械指导。食物激励为主,消耗量在可控范围内。主要的投入是舰队提供的标准化模块化建筑单元、能源核心(小型聚变堆或高能电池组)、通讯中继塔、以及基础的防御武器系统(自动哨戒炮、无人机巢)。这些,保罗答应作为‘配套’提供,算是电站和装备交易的一部分。我们真正需要持续投入的,是维持站点运转的少量核心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安保力量,以及定期的物资补给运输。”
 刘晓芸补充道:“情报评估显示,这三个区域本身就有大量挣扎求存的幸存者聚集点,对‘上天’的机会极度渴望。中转站的建立,不仅能满足保罗的需求,也能将我们世安军的秩序和影响力更深入地渗透到这些区域,吸纳其中的精英,同时也能成为我们监控周边尸潮和敌对势力的前哨站。从长远看,利大于弊。”
 “而且,”刘振东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有了保罗给的电站和装备,咱们自己地盘也能更亮堂点,兄弟们巡逻也能少死几个。这笔买卖,不亏!”
 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核心意见高度一致:这笔交易可以做。用相对较低的投入(主要是组织和协调成本),换取实打实的、能提升世安军核心区实力和战略纵深的关键技术装备,同时还能将影响力外扩,怎么看都是划算的。
 李峰听着众人的分析,微微颔首。他低头看了看怀里开始有些打瞌睡、小脑袋一点一点的李承安,眼神柔和。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这么定了。”李峰做了最终决断,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振东,你负责协调军事保障,确保站点建设和运行期间的安全,尤其是飞船起降区的绝对控制。志刚,技术对接和装备接收由你总抓,刘老师全力配合。小雨,后勤保障和与当地幸存者组织的协调是你的强项。晓芸(指刘晓芸),情报支持和通讯保障不能出纰漏。陈默,你的人负责暗线监控,防止有人借机生事,或者保罗那边玩什么花样。小虎……”他看向王小虎。
 “明白!机动支援!哪里需要顶哪里!”王小虎立刻挺起胸膛,拍着胸脯保证。
 “好。”李峰满意地点点头,“具体细节,你们明天碰头细化方案。散了吧。”
 核心骨干们纷纷起身,向李峰致意后,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着离去。客厅里恢复了安静,只剩下壁炉虚拟火焰发出的轻微“噼啪”声和李承安均匀细小的呼吸声。
 李峰抱着已经睡熟的儿子,动作轻柔地站起身。这时,楼梯上传来轻柔的脚步声。
 李娜穿着一身柔软的米白色丝质睡袍,长发湿漉漉地披散在肩头,散发着沐浴后的清新香气。她刚洗完澡,脸颊还带着被热气熏蒸出的淡淡红晕,如同出水芙蓉。她看到李峰抱着睡着的儿子,脸上露出温柔的笑意,轻手轻脚地走过来。
 “睡着了?”她压低声音问,伸手轻轻拂开儿子额前的一缕碎发。
 “嗯,吵着要我明天送他上学,说完就困了。”李峰的声音也放得很轻,带着一丝疲惫后的放松。
 “给我吧。”李娜伸出手。
 李峰小心翼翼地将熟睡的儿子递到李娜怀里。小家伙在母亲熟悉的怀抱里蹭了蹭,睡得更沉了。李娜抱着儿子,转身走向二楼属于李承安的房间,脚步轻盈得像猫。
 李峰看着她们母子的背影消失在楼梯转角,才收回目光。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重新看向这座在雨夜中静默的城市。
 片刻后,李娜安顿好儿子,回到了客厅。她走到李峰身后,伸出双臂,从后面轻轻环住了他结实的腰身,将脸颊贴在他宽阔的后背上,感受着那沉稳有力的心跳。
 李峰覆盖住她环在自己腰间的手,十指相扣。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依偎着,站在29层的高处,如同这座钢铁孤岛的了望者,共同凝视着窗外那片被微雨笼罩、在静默中积蓄力量、也在静默中对抗着无边黑暗的末世之城。
 深夜的广州城,在微雨的浸润下,陷入一种奇特的、紧绷的宁静。
 曾经的不夜城,如今被强制按下了静音键。曾经彻夜闪烁的霓虹早已熄灭,只剩下世安军设置的、用于指引和警戒的冷白色路灯,在雨雾中晕开一团团模糊的光晕。高耸的写字楼群大部分漆黑一片,如同沉默的巨人。少数几栋被改造利用的大楼,窗户也被厚重的遮光帘严密覆盖,只从缝隙中透出极其微弱的光线。
 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巡逻士兵外骨骼的液压声和沉重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规律地回响,如同城市缓慢而谨慎的呼吸。偶尔有低空掠过的无人机,如同无声的幽灵,蓝色的定位灯在雨丝中划出转瞬即逝的轨迹。所有居民,无论是世安军的核心成员及其家属,还是后来被吸纳或逃难至此的幸存者,都严格遵守着“静默条例”。任何可能产生较大噪音的行为都被严厉禁止,违者面临的将是毫不留情的惩戒——轻则鞭刑劳役,重则直接驱逐出城,任其自生自灭。在这丧尸横行的末世,夜晚的噪音无异于自杀,更会连累整个社区。世安军的铁律,是用无数血的教训铸就的生存法则。
 这座城市如今容纳着大约十万世安军的核心军民——包括军人、技术人员、行政人员及其直系亲属。此外,还有近二十万通过各种途径涌入的幸存者:有被世安军从废墟中救出的难民,有慕名而来寻求庇护的流亡者,有带着货物试图在相对安全的“孤岛”内进行有限贸易的商人,甚至还有一些身怀绝技、被世安军特招的“特殊人才”。这三十万人,共同构成了这座末世孤岛复杂而脆弱的生态。
 无论身份如何,只要踏入世安军用高墙和枪炮划定的“安全区”,就必须无条件遵守这里的规则。规则冰冷而高效,如同精密的齿轮。触犯者,无论有意无意,无论身份高低,迎接他的,往往只有一颗从“扞卫者”枪膛中射出的、冰冷的7.62mm子弹。秩序,是生存的唯一基石,而维持秩序的代价,就是绝对的服从和铁血的惩罚。
 在曾经繁华无比、商铺林立的石牌桥区域,几栋相连的、结构坚固的甲级写字楼被整体改造,成为了世安军庞大神经网络的心脏——网络监控中心与科研监控中心。巨大的楼体在雨夜中如同蛰伏的钢铁堡垒,只有少数几层还亮着灯光,如同巨兽尚未闭合的眼睛。
 中心内部,景象与外面的死寂截然不同。巨大的空间被分割成无数个工作区,成百上千块大小不一的屏幕镶嵌在墙壁上、悬挂在空中、排列在操作台上,构成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丛林。幽蓝色的光芒是这里的主色调,映照着一张张专注而略显疲惫的脸庞。
 主控大厅内,最大的几块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
 ? 低空巡逻无人机传回的高清夜视画面:湿漉漉的空旷街道、高墙外影影绰绰游荡的尸群轮廓、远处废墟中偶尔闪过的可疑热源……
 ? 城墙各段哨所士兵头盔摄像头共享的视角:冰冷的合金垛口、探照灯光柱扫过的泥泞荒地、夜视仪中呈现的、墙外密密麻麻如同蛆虫般蠕动的灰绿色身影(丧尸)……
 ? 城市各主要路口、关键设施(如电站、净水厂、仓库)的监控画面。
 ? 复杂的能量网格运行图、通讯链路状态图、以及标注着三个新选中转站位置和规划进度的战略地图。
 键盘敲击声、低沉的通讯指令声、设备运行的轻微嗡鸣声在这里汇聚成一片独特的白噪音海洋。技术员们紧盯着自己面前的屏幕,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跳动,分析数据,调整参数,过滤信息。巨大的全息沙盘在中央区域缓缓旋转,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颜色的光点,代表着己方单位、尸潮分布、资源点、以及需要重点监控的区域。这里是世安军感知这座城市的神经中枢,是维系这脆弱秩序、洞察内外威胁的“天眼”。每一块闪烁的屏幕,都是这座在末日微雨中艰难喘息、在静默中积蓄力量的钢铁丛林,顽强跳动的心脏瓣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