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乱载三国》最新章节。
我一脸“惊讶”:“您怎么知道?郑先生确实找我了,但我已经拒绝了,说我手头有您交代的紧急工作。”
然后我又以同样的方法去找郑先生,只是说辞反过来。
结果两位先生都以为我优先处理他们的工作,又都“体谅”我的“病情”,允许我延期交付。
我成功争取到时间,晚上熬夜把两份工作都完成了,而且做得挑不出毛病。
第二天交差时,王先生和郑先生都颇为满意。王先生甚至拍拍我的肩:“小伙子不错,很会做人。”
我表面谦恭,内心冷笑:我是很会保命。
中平二年 冬 我十七岁
凉州乱了。
羌人叛乱,官兵镇压,土匪趁火打劫。我们郡虽然还没波及,但人心惶惶。
郡守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对策。我作为书记员列席,负责记录。
会上分成两派:以王先生为首的主战派,主张主动出击;以郑先生为首的主和派,主张安抚。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最后郡守头疼地让我发表意见。
我?一个小书佐?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我清清嗓子,放下笔,缓缓道:“属下以为,战与和,皆有其理。不过...”
我故意停顿,观察每个人的表情。
“不过什么?”郡守追问。
“不过我们郡兵力有限,若主动出击,胜算不大;但若一味求和,又显得软弱,可能助长叛军气焰。”
王先生不耐烦:“废话!说重点!”
我微笑:“属下以为,最佳策略是:加强城防,按兵不动,同时派小股部队骚扰敌军后方。这样既能保全实力,又能等待时机。”
其实就是和稀泥。但郡守眼睛亮了:“好个‘保全实力,等待时机’!就按贾书佐说的办!”
会后,王先生和郑先生都对我表示“赞赏”。但我知道,他们其实都看不上我这套中庸之道。
果然,几天后,隔壁郡传来消息:主战的太守兵败被杀,主和的太守被叛军戏耍后斩首。
而我们郡,因为采取了“贾诩策略”,虽然没什么战绩,但至少保住了基本盘。
郡守一高兴,要提拔我当功曹。我婉拒了,理由是“年轻识浅,还需历练”。
真实原因是:功曹要管人事,最容易得罪人。我还是当我的书佐安全。
中平三年 秋 我十八岁
我的人生导师——姑臧城的老隐士徐先生病重了。我去探望他,带着他最爱喝的酒。
徐先生曾是京城官员,见识过朝堂风波,晚年隐居故乡。我常向他请教,受益匪浅。
他躺在床上,瘦得脱形,但眼睛依然有神。
“文和啊,”他声音嘶哑,“听说你又在郡守府躲过一劫?”
我苦笑:“先生消息真灵通。”
事情是这样的:郡守的侄子仗势欺人,闹出了人命。郡守想包庇,让我修改卷宗。我假装失手打翻墨汁,污了关键部分,然后“痛心疾首”地表示要重新誊写。利用这个时间差,我暗中把风声透露给刺史衙门,最后事情闹大,郡守的侄子被法办,而我没被牵连。
徐先生听完,笑了:“你小子...滑头得很。”
我给他斟酒:“都是先生教得好。”
徐先生摇头:“我教你的只是皮毛。你天生就有种生存本能,像荒野里的狐狸,总能嗅到危险。”
他咳嗽一阵,继续道:“但这世道,越来越乱了。你的那点小聪明,未必够用。”
我点头:“学生明白。”
“不,你不明白。”徐先生目光深邃,“我观察你三年了。你总是避免站队,避免承诺,避免责任。这在太平年月或许可行,但在乱世...”
他喘了口气:“在乱世,没有立场本身就是一种立场。当所有人都拉帮结派时,独善其身的人反而最显眼。”
我心中一震。这我倒没想过。
徐先生又道:“你知道为什么动物要成群结队吗?因为落单的更容易被猎食。你现在的小聪明,能保你一时,保不了一世。”
“请先生指点。”我诚恳地说。
徐先生沉默良久,才缓缓道:“找个值得依附的主公,真心辅佐。这才是乱世中谋士的真正生存之道。”
我若有所思。
离开徐先生家时,夕阳如血。几个月后,他去世了。而他的话,一直在我心中回响。
【回忆结束】
初平元年 三月十七 晴,心情复杂
昨晚梦到徐先生了。他还是那么瘦,但眼神犀利如昔。
醒来后,我一直在想他的话。我现在跟随牛辅,纯粹是为了生存。这家伙残暴无谋,跟着他肯定没有好下场。
但放眼当今天下,谁是明主呢?董卓?那老贼倒行逆施,迟早完蛋。袁绍?表面光鲜,实则刚愎自用。曹操?听说有点本事,但现在还势单力薄...
难啊!找个好老板比找个好媳妇还难!
不过今天有件高兴事:我养的老狗大黄生了一窝小狗。看着那些毛茸茸的小生命,我突然很羡慕它们——狗的世界多简单,吃饱睡足就是幸福。
而不像我们人类,整天勾心斗角,你死我活。
下午,牛辅将军又召见我,问我对时局的看法。我照例一番含糊其辞,既不说好也不说坏,让他觉得有道理又抓不住把柄。
走出营帐时,我遇到几个同僚,他们邀请我去喝酒。我推脱了,说要回去喂狗。
真实原因是:他们分属不同派系,我跟谁走得太近都不安全。
回到住处,大黄摇着尾巴迎接我,小狗们嗷嗷待哺。我一边喂它们,一边想:也许我该养条狗送给牛辅将军?说不定能让他分心,少问我些棘手问题。
嗯,这个主意不错。明天就去找条温顺的大狗。
就写到这里吧,蜡烛快烧完了,得省着点用。在这乱世,连蜡烛都涨价了,真是...
贾诩啊贾诩,你一定要长命百岁,活到天下太平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