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奔流

第91章 山外的惊雷(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江奔流》最新章节。

一九七八年的初春,似乎比往年更加漫长而滞重。西北山沟里的“金湾”基地,依旧被严寒紧紧包裹。黄土高原的风沙季提前到来,狂风卷着沙砾,日复一日地抽打着千打垒的土墙和糊着厚纸的窗户,发出永无止境的沙沙声响,仿佛要将整个基地彻底掩埋。

与窗外物理世界的严酷相对应的是,基地内部多年来形成的一种无形却更加窒息的氛围——一种基于高度保密和长期与世隔绝而产生的沉闷,一种因政治运动余波而残留的谨小慎微,一种知识分子被压抑、被工具化后难以言说的苦闷。人们习惯了埋头干活,少说话,多观察,政治学习照常参加,技术讨论限定范围,一切仿佛一潭深不见底、波澜不惊的死水。

林卫东已经在这里度过了近十年的光阴。当年的青涩青年,如今已是基地技术骨干,眼角添了细纹,眼神更加沉稳,但也更深邃,时常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他早已习惯了这里的节奏,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用技术的难题和数据的演算来填充生活的全部,将对远方亲人和恋人的思念深深埋藏。和马志军、徐工等人的友谊,成了这灰色生活中难得的亮色。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这潭死水之下,似乎开始有一些极其微弱、却无法忽视的暗流在悄然涌动。

最初的信息来源,是那些偶尔从山外来的、被反复检查过的报纸。它们通常迟到很久,而且内容千篇一律。但敏锐如徐工这样的人,开始从字里行间捕捉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信号。

一天晚上,在林卫东和徐工共用的、兼做书房和卧室的狭小房间里(他们的级别已足以拥有这样的小单间),徐工小心翼翼地关紧门窗,甚至用旧毛巾塞住了门缝。他从枕头底下摸出一张皱巴巴的《光明日报》,手指有些颤抖地指着上面一篇文章的某个段落,压低声音对林卫东说:

“卫东,你看这里……这篇文章的提法,有点……有点不一样。”

林卫东凑过去,就着昏暗的灯光,看到那篇文章似乎在讨论某个哲学命题,用语晦涩,但核心意思似乎是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甚至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这在过去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一切真理的标准早已被预设,何须讨论,更何须“实践”来检验?

“这……是什么意思?”林卫东的心跳有些加速,一种模糊的、大胆的猜测在他脑中闪过,但他不敢确信。

“说不准……”徐工推了推眼镜,眼神里交织着困惑、警惕和一丝极其微弱的希冀,“再看看,再听听……”

“听听”成了关键词。基地那功率有限的大喇叭,除了播放作息号令和革命歌曲,偶尔也会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以往,大家听得麻木。但现在,一些人开始竖起耳朵,试图从那些程式化的播音腔调里,分辨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弦外之音。

一些词汇开始像密码一样,在信任的极少数人之间悄悄流传:

“听说……外面在讨论‘两个估计’……”

“嘘!小声点!哪个‘两个估计’?”

“就是……关于教育战线的,关于我们知识分子的……”

“真的?能……推翻吗?”

“不知道……但既然能讨论,是不是……”

这些交谈往往发生在食堂角落、下班路上、甚至上厕所的间隙,声音压得极低,眼神快速交换,旋即分开,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但那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和忐忑,却像电流一样,在知识分子密集的基地里无声地传导。

每个人心里都绷着一根弦。过去的经验告诉他们,希望越大,失望可能越大。多少次政策变动,最终带来的未必是曙光,也可能是新的桎梏。他们既渴望变化,又害怕这仅仅是又一次虚幻的泡影,害怕那刚刚探出头的好奇与期待,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林卫东、徐工,还有性格外向些的马志军,成了一个小型的“信息分析中心”。下班后,躲在林卫东的小屋里,关起门来分析那些支离破碎的信息。

“我看这次不一样!”马志军有些激动,拳头攥得紧紧的,“你们没感觉吗?风向真的变了!都在讲要‘尊重科学’,要‘实事求是’!”

“志军,谨慎点。”徐工总是更稳重,他经历过太多的起伏,“口号是口号,落实到我们这里,谁知道会怎么样?别忘了我们的身份,也别忘了这里的纪律。”他指的是基地特殊的保密性质和长期以来的政治氛围。

林卫东则沉默着。他想起父亲林瀚章,想起他那一代知识分子坎坷的命运,想起石师傅那样精湛的工匠也曾被埋没。他内心渴望改变,渴望能够真正放开手脚,为实现国防现代化贡献所有才智,而不是在无休止的学习和审查中消耗精力。但他也同样谨慎,基地的与世隔绝和刘代表那依旧严肃的面孔,提醒他现实依旧骨感。

这种期待与恐惧交织的情绪,像一层无形的雾,笼罩着基地。工作照常进行,山洞里的机器依旧轰鸣,图纸上的线条依旧密集,但许多人私下交谈的眼神里,多了些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直到那一天。

一份来自上级机关、标着“机密”字样、通过保密通道送达的正式文件,摆在了基地新任政委的办公桌上。与往常下达生产任务或政治学习要求的文件不同,这份文件的内容,如同一声真正的惊雷,瞬间炸响了这潭表面平静的死水!

文件的标题是:《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

通知的具体内容尚未传达,但“全国科学大会”这六个字本身,就具有石破天惊的威力!

科学!大会!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在过去的年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科学曾经是需要被“改造”的对象,知识分子是“臭老九”,何曾有过专门为“科学”召开“大会”的先例?

消息像长了翅膀,以惊人的速度在基地内部秘密传开。尽管领导层要求暂不外传,但这种级别的喜讯根本无法封锁。

“听说了吗?要开科学大会了!全国的!”

“真的?!什么时候?在哪里?”

“北京!肯定是北京!文件已经下来了!”

“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要给我们……正名了?”

猜测、议论、难以置信的狂喜,在实验室、在车间、在宿舍,如同压抑已久的火山,即将喷发。人们奔走相告,眼神发光,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

林卫东是从新任政委的秘书那里偶然听到的确切消息。他愣在原地,足足有好几分钟没有动弹。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血液奔涌着冲向大脑。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需要用疼痛来确认这不是梦境。

徐工听到消息时,正在戴老花镜。他的手猛地一抖,眼镜掉在了桌上。他没有立刻去捡,只是抬起头,望着窗外依旧灰黄的山峦,嘴唇微微颤抖着,喃喃自语:“……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吗?”

马志军则直接蹦了起来,一把抱住林卫东,恨不得大声欢呼,又赶紧捂住自己的嘴,脸憋得通红,压低声音吼道:“卫东!听到了吗?科学大会!我们的春天要来了!真的要来了!”

希望,如同荒原上的火种,被这份突如其来的通知彻底点燃。它不再是模糊的传言和猜测,而是白纸黑字的官方确认!

虽然大会尚未召开,具体政策尚未知晓,基地严苛的纪律依旧存在,但这一声从山外传来的“惊雷”,已经足以让这些压抑了太久、期盼了太久的心灵,感受到大地回春前那剧烈而澎湃的涌动。

他们屏息凝神,忐忑而又无比渴望地等待着,等待着那阵能够彻底吹散严寒、带来生机的春风,正式降临这座与世隔绝的山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异界妖后居然是我的青梅竹马?!
异界妖后居然是我的青梅竹马?!
关于异界妖后居然是我的青梅竹马?!:东京大学生高桥仁和他的青梅竹马立花玲华在一次神社探险中误触『天界休化』坠入『世原』,玲华被传送到了200年前,前世身上的神性觉醒成为了此处的『异津神』,当仁到达世原之时,她已成为『黑曜』妖后——人称破灭女神。她视众生如蚁,却对仁执念而偏爱,温柔与残酷并存;他在恐惧与旧情间挣扎,想唤回昔日的她。禁忌律令笼罩诸界,三妖后鼎立,而仁身上的秘器或成关键,左右他们纠缠相
僧悟空
都市超级鉴宝神瞳
都市超级鉴宝神瞳
孤儿陈凡,古玩街保安。二十岁生日,遭势利女友王丽与富家子吴江,上门羞辱,酒瓶砸头濒死之际,觉醒“鉴宝神瞳……能辨万物真假贵贱!从此逆袭开启:百元捡漏赚十万,赌石摊一句话助叶家千金叶敏赢百万。鉴宝大会打脸老专家,拍卖会捡漏张大千真迹……从被踩的保安,到叶家座上宾、古玩协会副主席,他凭神瞳搅动风云。前女友悔恨求复合遭拒,反派黄小强、造假大佬李建国、国际黑狐接连发难,均被他一一碾碎……
爱看书的雪妹
绝户头?我靠九个女儿成躺赢爹
绝户头?我靠九个女儿成躺赢爹
#重生#富养女儿#打脸亲戚#年代家庭#重男轻女#家长里短#群像上一世,林有福被亲哥亲弟羞辱“绝户头,爹不疼娘不爱,醉酒惨死粪坑;重生回到女儿被卖前,他幡然醒悟——生女儿才是天选福气包!化身护妻狂魔,超级奶爸!这一世,他不再相信“女儿是赔钱货的鬼话,坚决留下被送走的双胞胎女儿,悉心培养九个闺女。招娣成商界女王,盼娣是顶尖医生,引娣是大学教授,拿下科研大奖……女儿们个个出息,给他买房买车,定制金牙
绍龙泽成
都市神医,从给母亲闺蜜按摩开始
都市神医,从给母亲闺蜜按摩开始
(校花、警花、阿姨、御姐、大小姐、白月光......)中医药大学针灸按摩专业毕业的曹阳,借住在母亲的闺蜜姜阿姨家中,一次在给她按摩推拿过程中,意外觉醒神医系统,从此曹阳的人生不再平凡。“曹阳,阿姨身体不舒服~,你帮阿姨治治~“曹阳,你今天有空吗?姐姐还剩三个疗程。“曹阳,今天的针还没有扎呢,心里不得劲啊~面对蜂拥而至的女病患,曹阳无奈叹息:“哎,我只想安静地当个医生,怎么就这么难呢?且看陈
车轱辘在脸上
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
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
关于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穿越成祁同伟族弟,汉东大学研究生,高育良关门弟子。看破每一步权力博弈,提前布局关键节点。曾被排挤的他,如今执棋而立,连赵立春都不得不忌惮三分。昔日对手还在跪求上位,他已手握四合院产权,掌控山水庄园命脉。这一世,不止要带祁同伟进部,更要让整个汉东政坛,听他发号施令。
大气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