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奔流

第49章 不祥的信号(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江奔流》最新章节。

郑怀远那番关于飞机火箭的宏伟展望,如同在众人心中点燃了一束耀眼的烟花,照亮了遥远而令人神往的未来图景。那晚之后的好几天,林瀚章走在厂区里,都觉得脚下的土地更加坚实,头顶的天空更加开阔。一种“未来可期”的豪情,短暂地压过了日常工作的疲惫。

然而,历史的洪流从不因个人的美好愿景而改变方向。就在人们还沉浸在对未来的畅想中时,一股潜藏的、冰冷的暗流,已经开始悄然涌动,最初是以一种极其微妙、甚至令人疑为错觉的方式显现。

最先察觉到异常的,是负责设备维修和备件管理的供应科长老李。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一早晨,他照例翻看着刚刚从邮局取回来的函件和提货单,眉头渐渐锁紧。

“奇怪…”他喃喃自语,手指点着桌上的一份文件,“这批ЦШ-5型齿轮箱的备件,按计划上周就该到了,怎么提货单还没来?那边从来没拖延过啊…”

他拿起电话,摇通了长途,试图联系负责发货的苏方对口单位。电话接通了,那边的语气依旧客气,但回答却变得有些含糊其辞:“李同志,请再耐心等待一下。最近运输线路有些调整,手续上也…嗯,有些新的要求,我们需要时间处理。”

新的要求?什么要求?老李追问,对方却只是打着官腔,说不出了所以然。

几乎在同一时间,技术科的冯技术员也遇到了怪事。他按照计划,写信向之前合作愉快的一位苏联专家顾问索要一份之前约定好的、关于大型锻件内部应力消除的最新工艺参考资料。往常,这类请求很快就能得到回应,有时甚至会收到对方额外寄来的相关论文。但这一次,信仿佛石沉大海,足足过了两周,才收到一封极其简短的回信,措辞礼貌却冰冷:“冯技术员同志,您所请求的资料涉及特定工艺细节,暂无法提供。建议您参阅已交付的基础技术手册。”

已交付的基础手册?那都是几年前的东西了!冯技术员捏着信纸,愣在原地,一种说不出的别扭感萦绕心头。

这些看似孤立的、微不足道的事件,像零星飘落的冰冷雨点,起初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大家更愿意将其解释为临时的、局部的沟通问题或效率波动。

但很快,雨点变得密集起来。

一台关键的大型龙门吊车(КП-80型,苏联制造)的主电机烧毁了。按照惯例,应立即向苏方订购备用电机并请求派专家现场指导更换。然而,订购电机的电报发出去,如泥牛入海。反复催问,得到的答复先是“正在安排”,后是“该型号电机生产线已调整,需等待”,最后干脆变成了“建议你方尝试自行修复或寻找替代方案”。

自行修复?这种精密电机,国内根本没有能力生产!寻找替代?型号、接口、参数完全不同,如何替代?

厂里不得不组织石师傅等技术最好的老师傅,冒着风险,日夜不停地拆解、尝试修复那台烧得一塌糊涂的电机,进展缓慢,严重影响了车间的物料调度。

与此同时,人们逐渐发现,厂里那几位尚未撤离的苏联专家的行为模式,发生了微妙而一致的变化。

以往,这些“老大哥”专家虽然有时带着些优越感,但工作态度大多认真负责,尤其在技术问题上,往往倾囊相授,甚至会主动指出中国工人操作中的不当之处,耐心演示。休息时,他们会和中国工友们一起抽烟、聊天,虽然语言不通,但连比划带笑,气氛融洽。阿廖莎就是其中最活跃、最受欢迎的一个。

但现在,他们变得格外“守规矩”。上班准时来,下班准时走,绝不多停留一分钟。技术讨论时,他们变得异常谨慎,严格限定在已有合同和协议框架内的问题,对于任何延伸的、探索性的技术提问,要么沉默以对,要么就用“这个问题需要上级决定”、“不符合现行规程”等套话搪塞。他们不再主动提供任何建议,甚至对中国技术人员的一些尝试性创新,也保持沉默,不肯定也不否定。

休息时,他们更多地聚在一起,用俄语低声交谈,看到中国同事靠近,便会自然地停止谈话,露出略显尴尬的微笑。那种无形的隔阂感,像一层透明的玻璃墙,悄然竖立了起来。

阿廖莎的变化尤其让人感到不适。他不再是那个热情洋溢、喜欢拍着林瀚章肩膀用生硬汉语说“林!好同志!”的年轻工程师。他变得沉默寡言,眼神时常回避与他人的接触。有一次,林瀚章拿着“争气钢”量产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淬火工艺问题想去请教他(这原本是阿廖莎擅长的领域),却看到他正匆忙地将一些图纸和笔记塞进自己的公文包,动作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看到林瀚章,他明显吓了一跳,随即强自镇定地敷衍了几句,便借口有事匆匆离开了。

所有这些细微的、反常的迹象,零零碎碎地汇集到一起,终于形成了一种无法忽视的、令人窒息的低气压,沉沉地笼罩在工厂上空。一种模糊却日益清晰的不安感,在干部和技术骨干中间蔓延开来。食堂里、办公室,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各种猜测和小道消息开始悄悄流传。

“听说了吗?好像北边…关系有点紧张…”

“是不是咱们哪里得罪‘老大哥’了?”

“完了…咱们那么多设备、技术都指着人家呢…这要是…”

恐慌和疑虑,像霉菌一样悄然滋生。

王厂长和林瀚章等人的脸色越来越凝重。他们参加了上级召开的几次紧急会议,每次回来,眉头都锁得更紧。厂里的气氛也随之愈发压抑。

终于,在一个下午,厂部小会议室再次门窗紧闭。王厂长亲自主持召开了一次范围极小的绝密会议,参加者只有几位厂领导、主要技术科室负责人以及像石师傅这样的绝对核心老工匠。

会议室里烟雾弥漫,气氛异常沉重。

王厂长没有绕圈子,他掐灭了烟,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焦虑而困惑的脸,声音低沉得仿佛怕被墙外听见:“同志们,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可能都感觉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设备零件供应拖延,技术资料断档,专家态度变化…这不是偶然的。”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最终艰难地说道:“上级正式传达了精神…我们和苏联老大哥的关系,出现了…重大困难。对方正在单方面地、逐步地…收缩乃至切断对我们的技术援助和工业支持。”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这话从厂长口中明确说出时,所有人还是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仿佛严冬提前降临。

“这意味着什么,我不说大家也明白。”王厂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们很多在建项目、正在运行的生产线,核心设备、核心技术、甚至关键零部件,都依赖他们。这一刀砍下来…”

后面的话他没说,但每个人都清楚那将是怎样的灾难性局面:瘫痪!大规模的生产瘫痪!刚刚有了起色的建设进程,可能瞬间被打回原形!

“那…那怎么办?”一位车间主任声音干涩地问。

“怎么办?”王厂长猛地抬起头,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语气也陡然加重,“天上掉不下馅饼,求人也求不来现代化!上级指示我们,也要求我们:从现在起,必须丢掉一切幻想!”

他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出了那个即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所有人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的口号:

“要做好‘自力更生’的准备!必须要靠我们自己!”

“自力更生…”林瀚章默念着这四个字,感觉它们重如千钧。这背后,将是无法想象的艰难、摸索、失败和难以估量的人力物力投入。

石师傅猛地吸了一口烟,烟雾缭绕中,他沟壑纵横的脸上看不出表情,只有那双眼睛,在短暂的震惊和迷茫后,渐渐燃起一股不服输的狠劲。

会议室里死一般寂静。窗外,厂区巨大的轰鸣声依旧,但此刻听在耳中,却仿佛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危机。

山雨欲来风满楼。温暖的“老大哥”,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冰冷的、难以测度的“北方的邻居”。一个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已冰冷地横亘在所有中国建设者的面前。没有人知道,这还仅仅是开始,更彻底、更冰冷的别离,还在后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仙路渺渺,始于凡尘
仙路渺渺,始于凡尘
核心基调:主角许木,卧牛山村淳朴善良的采药少年,与爷爷和一条老黄狗相依为命。描绘其艰苦而平静的生活。坚韧不拔,稳扎稳打,重情重义,智勇双全。
下一个三年吗
说了多少次不要叫我女神
说了多少次不要叫我女神
关于说了多少次不要叫我女神:标签:男变女、无敌、无CP、无男主、长生不死、降妖除魔、都市、抓鬼、穿越平行时空、山海经、萌宠、家国情怀、爱国、周游世界艾茵穿越游戏具象化的异界变成了女人,在那里渡过三百多年,成了世界第一女强者,当上了帝国元帅,女武神,其间杀过系统,灭过轮回者,宰过一堆叶凡,在星际争霸世界和刀锋女王打过架,在猎魔人世界和白狼一起除过魔,在光环世界和士官长一起屠过星盟,还抽过主脑嘴巴子
毛瑟的瑟
陆总别醋了,你老婆马甲又掉了!
陆总别醋了,你老婆马甲又掉了!
关于陆总别醋了,你老婆马甲又掉了!:都说阮朝夕是个一无是处的花瓶女演员,没演技,没学历,还穷的叮当响。后来众人发现,她马甲遍地徒子徒孙遍布全球!更是被首富爸爸和八个大佬哥哥宠上了天!有一种冷是哥哥觉得你冷!有一种穷是哥哥觉得你穷!众哥哥:“我家宝贝小九是全世界最好的女孩子,谁敢打她的主意,杀无赦!陆某人:“我们的儿子三岁半了。众哥哥:“爸,我们家小白菜被猪拱了!老头子:“拿我的四十米长刀来!
成了精的糖
血焰焚天之玄冥镇狱
血焰焚天之玄冥镇狱
关于血焰焚天之玄冥镇狱:地球神医林修魂断毒手,却因一枚蕴含僵尸与吸血鬼血脉的诡珠,穿越至葬神大陆东荒天冥王朝——七皇子冥夜体内。冥夜身身负寒冰血脉却中奇毒。在灵魂融合之际,让两种异界血脉逆天共生,于掌心腾起焚天煮海的猩红血焰。当神医的玄黄九针与鬼隐十三针化作夺魂神器,既能逆改天命救人于生死,亦能引动幽冥之力锁魂灭敌,针影过处,便是神佛亦难挡其逆天改命之威。修炼上古神魔级冰系功法,领域之内冰蔓狂舞
酒隐墨藏
高三被迫换班,毕业陆地神仙
高三被迫换班,毕业陆地神仙
灵气复苏、妖魔肆虐。叶晋刚穿越过来,就被班主任撵走,前身还被女友骗光一切……正值迷茫之际,系统出现。杀生掉宝!只要击杀生灵,就可以掉落宝物。无论是妖、魔、人,还是神,杀之皆可掉宝,比如修为、功法、技能点、枪械等等,甚至能掉落……生灵!
仪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