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刚毕业就要当爸爸》最新章节。
			     “喂!喂!喂!”
 接着是“呲呲呲”刺耳的喇叭声,在村里的人开始竖起耳朵。
 “各位村民,各位村民,刚刚接到学校老师电话,我们萧家村在中心小学上学的孩子,下午都没有到学校报到!
 请大家放下手中的活,马上到校门口集合,一起商量安排找孩子。”
 喇叭把通知内容重复了三次才关上。
 村里立即像水入油锅般炸了,孩子不见了,上小学的孩子都不见了!这还得了!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命根子啊!
 萧家村一千多的人口,日常外出打工的人多,常住在村里的人挺少的。
 现在村里就五个孩子上中心小学,这个小学不是在萧家村里的学校,是到大概两公里远的中心小学。
 以前村里小学还是正常开设的,萧律言就在村里的学校上过两年学。
 后来,外出打工的人多了,见识了城乡差距,知道儿多母苦!都不用计办教育,就自觉的不生那么多孩子了。
 从藏着躲着也要生三胎四胎,到最多只生两胎,孩子的数量快速的减少!
 孩子少了,负担小了,养孩子就精细起来。
 村里外出打工的人,赚到钱,钱凑手,就在城里买房,把孩子接出去,就近上学了。
 没能力买房的,但是足够负担生活开支,就租个房,择校也要带孩子出去上学。
 村里学生慢慢就少了,学生不够多,教育资源分配不到,村里的小学就被撤了。
 小学一撤,村里人就更少了。
 这五个孩子,都是父母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照顾的留守儿童。
 本来村里孩子上小学,中午可以在学校吃午餐,一天只用走来回两趟。大家一块雇个面包车接送,还挺方便的。
 前年吧,隔壁镇的小学,午休期间,发生学生打架致死事件后,就整出新规:学生中午不得留校!
 农村学校有免费午餐啊,不能不给孩子吃饭,那就午餐可以在学校吃,吃完饭回家,然后下午再去学校上课。
 萧律言听到这样的规定时,觉得离谱至极!
 别看两公里路不远,可农村道路可不像城里那么笔直开敞,农村的公路弯曲,两旁是大山,树木丛生,两公里路有三四公里的效果。
 再者,日晒雨淋的,天天这么走,做父母的,觉得孩子太遭罪了,就又有一批父母咬咬牙接孩子到城里上学去了。
 孩子越来越少,接送的人不干了,油费都在涨,费用也得涨。好了,谈不陇,干脆不雇车了。
 老子在外边搬砖也辛苦着呢,两公里路而已,走走路,跑跑步,当锻炼!
 于是,到这一届,每天五个娃,步行结伴上下学。
 学校学费不收了,还有了免费午餐,可农村孩子上学还是那么困难。
 扯远了。
 喇叭停下10分钟不到,村里学校门口就站满了人。
 农村人不管平日里有什么事拌嘴了,吵架了还是打架了,闹得再别扭,但是,一有事还是很团结的。
 大家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
 “要我说啊!就该雇车,要不娃在路上出了啥事,后悔都来不及!”
 “你这种就是马后炮!”
 “就是就是,这个时候说这种话,是不怕被喷啊!”
 “别说了,没看到子鹏奶奶都快晕过去了?”
 “别吵吵,村长来了!”
 村长站上平时跳舞表演的那个舞台,咳两声,人群瞬间安静。
 村长严肃的扫了一眼台下,觉得人手够了,才给大家讲个大概。
 原来,老师上课发现萧子鹏没到,正要打电话给家长,就听到隔壁班的老师说萧律山也没到。
 在中心小学当老师的,都是这个乡镇各村的村民,这个村子姓什么,那个村子姓什么,分别有几个孩子在学校,老师们基本都是知道的。
 老师意识到有问题,马上给教导主任说明情况。
 教导主任走一圈,好家伙,萧家村的孩子都没来,这不得了了,马上通知村长了。
 萧家村出村一百多米左右就是国道,往东,两三公里左右有个集市,一路上有两个村落。往西两公里就是中心小学,路上有一个村落。
 小学坐落于村(乡)公所旁,往前延伸,一路上又有好几个村子。
 往集市上的道路就更加四通八达了。
 华国“村村通”工程在N市落实得不错,从国道到各村的道路都是水泥路。
 道路好了,交通便利了,车子就多起来。
 夏季,孩子下午是三点上学。孩子们一般两点左右出门。这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差,如果是路上玩耍,走走玩玩,孩子们走不远。
 怕就怕……
 不好的猜想,大家没说出口。
 说明了事情大概,村长就安排工作!
 会玩电脑的去查监控;社交能力好的去公路两旁分叉出去的村落;年长的,走路还利索的,在家扫村!
 分配好工作,村民们很自觉的组队,三三两两一组,能走动的人都行动起来,一辆辆电动车骑出村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能自由行动的都出动了,那些腿脚不便的老人家也没散去,坐在老榕树下,平时叽叽喳喳的闲侃,今天一个个面露愁容。
 孩子就是家里的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