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最新章节。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早稻收割的时候。
贾琏田里的那些稻子,稀稀拉拉地长着,但每一株都顽强地结出了沉甸甸的稻穗。风一吹,金色的稻浪起伏,看着倒是喜人。
收割那天,贾琏天没亮就去了田里,紧张地盯着。长工们弯腰割稻,打谷,装袋,忙得热火朝天。
王熙凤也去田边看了会儿。一亩,两亩……稻子被一担担地挑到打谷场。贾琏拿着算盘和账本,亲自盯着称重,额头上的汗也顾不上擦。
“怎么样?亩产多少?”王熙凤见最后一块田收完,走上前问。
贾琏看着账本上的数字,脸上的兴奋劲儿慢慢没了,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反复拨了几次算盘,最终叹了口气,肩膀垮了下来。
“平均下来……亩产大概三百斤出头。”他的声音里满是失望。
“三百斤?”王熙凤心里清楚原因,但还是顺着问,“这在南宁,算好还是不好?”
旁边一个老农插话,语气里带着羡慕:“回奶奶话,在咱们这儿,上好水田,风调雨顺,一季早稻亩产二百五六十斤就算顶好了。三百斤……那是梦里才有的好收成!贾大人这种子,是真厉害!”
贾琏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烦躁地摆摆手:“好什么好!这在金陵,可是将近八百斤的产量!差了不是一星半点!这……这让我怎么跟皇上交代?这还能叫‘神种’吗?”
他越想越沮丧,一屁股坐在田埂上,看着那些堆起来的谷堆,唉声叹气:“完了完了……指望这个立功,怕是立不成了,别到时候被问个欺君之罪……”
王熙凤看他那垂头丧气的样子,走过去,递给他一碗水:“琏二,你也别太着急上火了。神种换了水土,能有这个收成,已经比本地最好的稻种都强出一大截了,这说明种子底子是好的,只是需要时间适应。能种出来,就是最大的希望。”
贾琏抬起头,眼神茫然:“那接下来怎么办?”
“怎么办?接着种晚稻啊!”王熙凤说得干脆,“这才第一季,摸索着来。下一季我们更精心些,选更好的地,说不定就好了呢?”
“更好的地?”贾琏苦笑,“这南宁的好田,大多都在那些土司头人手里,我们初来乍到,上哪儿去找大片的好田来育种?”
王熙凤微微一笑:“地的事,我来想想办法。”
第二天,王熙凤就备了份厚礼,去拜访干姐姐黄夫人。
姐妹俩见了面,寒暄几句后,王熙凤就叹口气,说起丈夫贾琏的烦恼:“……早稻收成虽比本地强出不少,却远不如金陵时。他如今愁得不行,想再种一季晚稻好好育种,看看能否适应,却苦于没有足够的好田。我看着也心急,只好来求姐姐帮着想想法子。”
黄夫人早已听说“神种”在南宁表现不及预期的消息。她沉吟片刻,看着王熙凤:“妹妹需要多少地?”
王熙凤心里早有算计,开口道:“若能有个千亩连成片的上好水田,精心伺候一季,足够看出成效,也好为明年推广做准备。租金嘛,就按市价,如何?”
一千亩!这数目不小,但黄夫人名下良田足有四五千余亩,拿出一千亩并不伤筋动骨。
她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权衡利弊。神种若真能适应,产量惊人,于国于民都是大好事,她黄家也能得利。即便不成,也不过是正常收租,毫无损失。她想起与王熙凤结下的情谊,更觉得这是一份顺水人情。
“好。”黄夫人爽快点头,“我在城北有一片河湾地,都是顶好的水田,正好千亩出头。原本租给几家佃户,我让他们腾出来,先紧着妹夫用一季。”
王熙凤要的就是这句话,连忙起身道谢:“姐姐这可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贾琏得知干姐姐黄夫人愿意租借千亩良田,而且租金公道,简直喜出望外,之前的沮丧一扫而空,立刻干劲十足地筹备晚稻种植。他亲自去查看了那片河湾地,果然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顶好的田地。
“这次一定行!”他摩拳擦掌,几乎天天泡在田里,指挥人手精细整地、育秧,比上一季更加上心。
与此同时,王熙凤的珠光锦也迎来了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