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最新章节。
清脆的响声在大堂里炸开,震得人耳朵嗡嗡响,也震得几个打瞌睡的衙役一激灵。
“告诉你们!”贾琏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本官是奉了皇命!专门负责南宁府的农桑事宜!从今日起,谁要是想抱着混日子的心思,阳奉阴违,偷奸耍滑……”他顿了顿,眼神锐利地扫过每一个人,“别怪本官不讲情面!该滚蛋的滚蛋,该挨板子的挨板子!都听清楚了吗?!”
这一记下马威,震住了所有人。那老书吏额头冒汗,连忙带头躬身:“听……听清楚了!大人!”其他人也赶紧跟着应和,声音比刚才整齐洪亮多了:“听清楚了!”
看到效果达到了,贾琏脸上的冰霜瞬间融化,换上了和煦的笑容。他站起身,走到堂下:“当然,本官也知道,诸位在南宁府当差不易。只要实心用事,办好差事,本官也绝不亏待大家!”他话锋一转,“今日本官在城中‘醉仙楼’略备薄酒,请诸位兄弟同去,大家也好熟悉熟悉!散衙后,都去!”
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这一手玩得漂亮。
衙役们一听有酒席,脸上的紧张变成了惊喜,纷纷道谢,气氛顿时缓和了不少。贾琏又温言细语地问了些南宁府的风土人情、农桑状况,显得平易近人。这一番恩威并施下来,算是暂时稳住了衙门里的人心。
傍晚时分,醉仙楼最大的雅间里坐满了人。桌上摆满了南宁当地的特色菜肴:酸笋炒田螺、烤得油亮的乳猪、清蒸河鱼……香气扑鼻。
贾琏作为主位,频频举杯劝酒,言语亲切。几杯热酒下肚,加上贾琏刻意营造的轻松气氛,席间很快热闹起来,衙役们说话也放开了一些。
贾琏见时机差不多,放下酒杯,状似随意地问道:“诸位都是南宁府的老人了,本官初来,想请教请教,咱们南宁府周边,能种稻的好田有多少?如今都归谁管着?”
这话一出,席间安静了一瞬。不少人互相交换着眼色。那个老书吏姓张,是府里的老典吏,他放下筷子,斟酌着开口:“回大人,南宁府地界,山多林密,真正平整能种稻的好水田,其实……不算太多。”他顿了顿,伸出三根手指,“拢共算下来,能有四五千亩顶天了。”
“四五千亩?”贾琏心里一沉,这可比他预想的少,“那……这些田地归属如何?”
张典吏叹了口气,语气带着无奈:“大人有所不知,这好田啊……大部分都在几家大土司手里攥着呢。官府名下……唉,实打实的官田,也就……也就千余亩的样子,还都是些零零散散、位置偏僻的薄田。”
千余亩?贾琏的心彻底沉了下去。这点地,连试种都嫌少,更别说大规模推广神种了!他强压住心头的焦虑,追问道:“那……最大的田主是哪家?”
“最大的?”旁边一个姓王的书吏,约莫四十来岁,面皮白净,眼睛细长,他抢先开口,声音带着点刻意的夸张,“那当然是黄家啊!黄夫人!大人您刚来可能还不知道,这南宁府周边最好的水田、山林,十之七八都是黄家的!黄夫人跺跺脚,整个南宁府都要抖三抖!她老人家要是不同意,别说种新稻子,就是想在田埂上多种棵草都难!”
他说这话时,眼神瞟着贾琏,带着一丝不怀好意的怂恿,仿佛在暗示贾琏,这黄家就是最大的绊脚石。
贾琏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王书吏话语里那股煽风点火的味道,还有那过于热切的眼神。
这人……是想借新官上任这把火,去烧黄家?他脸上不动声色,依旧挂着笑:“哦?黄夫人?本官昨日在码头倒是远远见过一面,气度不凡。”
“可不是嘛!”王书吏见贾琏搭腔,说得更起劲了,语气里带着点抱怨,“黄家势大,咱们这些当差的,有时候办点事都得看黄家脸色,憋屈得很!大人您是新官上任,又是奉了皇命,负责咱们南宁府农桑这等大事,可不能……”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您可不能被黄家压住了!
贾琏心里冷笑一声。这王书吏,挑拨离间的意图太明显了。他面上笑容不变,打断王书吏的话,转向张典吏:“张老哥,黄夫人那边,往年官府推行农桑之事,可有过配合?”
张典吏为人显然更谨慎,他看了看王书吏,斟酌道:“黄夫人……性子是刚强些,但也并非不讲道理。往年官府推广些新农具、新种子,只要不触及黄家根本,她倒也未曾明确反对。只是……”他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贾琏追问。
“只是黄夫人对汉官……似乎总有几分戒心。”张典吏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贾琏心里有了数。看来这黄家是关键,但内部似乎也有问题。至于眼前这个王书吏,得提防着点。他哈哈一笑,举起酒杯:“好了好了,今日是接风宴,不谈公务!来来来,喝酒!尝尝这烤乳猪,味道真不错!大家吃好喝好!”
他巧妙地岔开话题,又热情地招呼大家吃菜。王书吏见贾琏没接他的茬,眼中的失望一闪而过,随即又堆起笑容,跟着众人应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