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最新章节。
			     黄河几字湾的朔风卷着煤灰,掠过新建立的石油河工坊。徐尚庸站在刚刚完工的蒸馏装置前,手中的图纸在风中猎猎作响。这座位于荒漠边缘的工坊,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建设,终于迎来了首次全流程试产。
 "开闸!注油!"
 随着徐尚庸一声令下,工人们转动沉重的绞盘,黑色的原油从储油池缓缓流入预热罐。这套由林奇亲自设计的蒸馏系统,包含了预热、分馏、冷凝等完整工序,是大明首个工业化炼油设施。朱三七带着工人们仔细检查着每一个接口,确保万无一失。
 "预热完成,开始分馏!"
 徐尚庸紧盯着温度计,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是他第一次独立主持如此重大的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整个北疆能源计划的成败。工坊内鸦雀无声,只有锅炉的轰鸣声和原油流动的汩汩声。
 突然,二号分馏塔的压力表指针剧烈抖动。
 "减压阀异常!"操作工惊呼。
 徐尚庸一个箭步上前,迅速关闭进油阀门:"检查冷凝系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经过半个时辰的紧急检修,故障终于排除。当第一缕清澈的煤油从出口管流出时,整个工坊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朱三七激动地捧起一掬煤油,黝黑的脸上绽放出笑容:"成了!终于成了!"
 徐尚庸却显得异常冷静:"记录所有数据,分析故障原因,准备下一轮试产。我们要在三天内实现稳定产出。"
 与此同时,远在金陵的林奇正在文华殿向永兴帝汇报。年轻的皇帝仔细端详着石油样品,问道:"林先生,这黑色油脂果真如此重要?"
 "陛下,"林奇躬身答道,"此物可照明、可润滑、可铺路,未来更可驱动机械。得石油者,得工业之命脉。"
 就在这时,驿卒送来了徐尚庸的急报。林奇看完,对永兴帝说:"陛下,石油河工坊首战告捷,但技术难题仍存。臣请亲往指导。"
 永兴帝颔首:"准奏。记住,此事务必机密进行。"
 石油河工坊的成功运转,很快在北疆掀起了一场照明革命。
 龙吟谷的工匠宿舍率先用上了煤油灯。明亮的灯光下,工匠们可以夜读图纸、钻研技艺,生产效率显着提升。老工匠王师傅激动地说:"活了六十年,第一次在夜里看得这么清楚!"
 然而,光明背后暗流涌动。传统灯油商人的利益受到严重冲击,以"晋昌号"为首的几家大商号开始暗中串联。
 "徐管事,出事了!"朱三七急匆匆闯进工坊,"三个矿工在井下使用煤油灯时发生爆炸!"
 徐尚庸心头一紧:"伤亡如何?"
 "两人重伤,还在抢救。"朱三七咬牙切齿,"经过查证,是有人故意在灯油里混入了易爆物质!"
 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晋昌号"的东家买通矿工,在煤油中掺入易燃物,制造事故。更棘手的是,这些商人背后,竟然还站着晋王的旧部。
 "他们这是要断我们的根基啊!"朱三七怒不可遏。
 徐尚庸沉思良久,立即采取三项措施:颁布《煤油灯使用规范》,所有煤油灯必须经过格物院认证;研发矿用安全灯,加装防护罩和防爆装置;彻查供应链,建立质量追溯制度。
 当晚,徐尚庸带着事故报告求见蓝玉。老将军看完报告,冷笑一声:"这些宵小之辈,就知道在暗地里使绊子。你放心,此事老夫定会彻查到底。"
 与此同时,林奇已经抵达石油河工坊。他仔细检查了事故现场,对徐尚庸说:"这件事给我们提了个醒:技术创新必须配以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林奇亲自指导改进了整个生产流程。他引入了质量检查制度,建立了安全生产规范,还培训了一批专门的技术工人。
 一个月后,石油河工坊已经能够稳定产出煤油、润滑油和沥青等多种产品。徐尚庸带着这些成果返回金陵,向林奇和永兴帝复命。
 文华殿内,永兴帝仔细端详着各类样品,特别是那盏特制的矿用安全灯。
 "这么说,这石油不仅能照明,还能铺路、润滑机械?"
 "回陛下,"徐尚庸躬身答道,"根据格物院的研究,石油的用途远不止于此。未来或可替代木炭炼铁,甚至驱动更大型的机械。臣已经在北疆试用石油副产品铺路,效果显着。"
 林奇补充道:"陛下,石油将是未来工业的血液。臣建议立即设立石油司,专司石油开采与利用,将其纳入国家战略物资管理。"
 就在这时,冯胜匆匆入殿奏报:"陛下,查获晋王旧部与'晋昌号'往来密信。他们计划在漕运线上破坏石油运输,还在朝中串联,意图阻挠新政。"
 永兴帝勃然大怒,当即下旨:"即日起,石油产业列入军需管制,凡破坏石油设施者,以叛国罪论处!命锦衣卫彻查此案,无论涉及何人,一律严惩不贷!"
 退朝后,林奇与徐尚庸漫步在宫墙下。夕阳的余晖洒在琉璃瓦上,映出一片金黄。
 "老师,我们是不是走得太快了?"徐尚庸不无担忧,"这次的事故,还有朝中的反对声音......"
 林奇望着远方的天空:"还记得'定远号'试航时的困境吗?每一次变革都会遇到阻力。但正因为有人在前面开路,后来者才能走得更稳。"
 三日后,诏书下达:设立大明石油司,徐尚庸任掌司,秩正五品。同时,格物院启动"火神计划",全力研发石油化工技术。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永兴帝还特别下旨,将石油司衙门设在石油河工坊,以示对实干精神的推崇。
 消息传到北疆,石油河工坊欢声雷动。朱三七带着工匠们立下誓言:"要在一年内,让大明的每一座城池都亮起煤油灯,让石油之光照亮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在阴暗的角落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晋王残余势力的首领冷冷地看着手中的诏书,对心腹说:"既然明的不行,那就来暗的。传令下去,启动'烛龙计划'。"
 窗外,一轮新月升起,清冷的光辉洒在大地上,仿佛在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较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