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六、关键证据:神秘弹壳的发现
 案件调查再次陷入僵局。警方已经搜查了大卫家5英里范围内的所有居民家,调查了大卫和珍妮特的亲朋好友,以及所有与他们有过交集的人,但始终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
 就在这时,1970年10月11日,一个关键的证据出现了。探长休顿在办公室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报警人声称在克鲁家附近发现了一些可疑物品。
 10月27日,探长休顿命令两名侦探在克鲁农场厨房窗户外的花坛上进行搜索。虽然这些花坛之前已经搜查过,没有任何发现,但这次警察竟然在"百叶窗狙杀理论"的假设狙击地点5码范围内,发现了一枚点22口径的子弹弹壳。这枚弹壳被命名为证物350。
 经过测试,这枚弹壳是由阿瑟·阿兰·托马斯的步枪发射的。更重要的是,这枚弹壳和射入克鲁夫妇头部的弹头属于同一生产厂商生产的同一型号点22步枪子弹,弹头底部基座上也刻有数字"8"标记。
 这个发现让警方大为振奋。加上之前在托马斯农场仓库发现的轮轴残余部件和捆尸用的电线,警方认为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11月的第二周,阿瑟·艾伦·托马斯被警方逮捕,并被指控谋杀大卫·哈维·克鲁和珍妮特·克鲁。
 然而,这个关键证据也引发了争议。探长休顿在之前的每一份报告中,都把这枚证物350形容为"含有深蓝色火药腐蚀"的弹壳。只有在一审结束后的最终报告中,才将弹壳形容为黑褐色。而警探查尔斯在发现弹壳时,记录的是弹壳呈现为失去光泽的黑褐色。
 这种描述上的不一致引起了辩护律师的质疑。他们认为这枚弹壳可能是被人故意放置在现场的,目的是陷害阿瑟·托马斯。
 七、庭审反转:阿瑟·托马斯的两次定罪
 1971年2月15日,阿瑟·阿兰·托马斯被正式起诉。在奥克兰下院的听证席上,阿兰·托马斯宣称自己无罪。控方在法庭上列举了所有证据,包括证物350弹壳、从大卫身上发现的轮轴、捆绑尸体的电线等。
 1971年3月2日,经过陪审团的审议,阿瑟·阿兰·托马斯被认定双重谋杀罪名成立,判处终身监禁。法官在判决中指出,证物350弹壳是最关键的证据,它不仅证明了阿瑟·托马斯拥有作案工具,还证明了他曾在案发现场出现。
 阿瑟随即向上诉法院提起上诉,但在1971年6月18日被驳回。他被转移到最高安全监狱,开始了强制性的终身监禁。
 然而,案件并没有就此结束。阿瑟的家人坚信他是无辜的,聘请了着名律师维瑟为他进行辩护。维瑟在掌握了大量新证据后,于1972年6月2日再度向上诉法院提出上诉。
 维瑟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百叶窗狙杀理论"。他认为,如果阿瑟·托马斯真的是凶手,他不可能在百叶窗外用步枪准确射杀坐在摇椅上的大卫。这个理论本身就存在问题,因为从窗外射击的角度和距离都不合理。
 1973年2月6日到15日,上诉法院举行了听证会。经过激烈的辩论,1973年2月26日,上诉法院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裁决:推翻一审结果,将案件发回奥克兰高院重审。
 1973年3月26日,在一审判决两年后,阿瑟·阿兰·托马斯再度站上被告席,等待着自己命运的转机。在二审中,辩护方提出了关于本案的第四种理论,试图证明阿瑟·托马斯的清白。
 然而,陪审团经过审议后,再次达成一致意见:阿瑟·阿兰·托马斯双重谋杀罪名成立,判处终身监禁。二审依旧维持原判,结果为终身监禁。维瑟再次向上诉法院上诉,但被驳回。上诉法院认为,证物350弹壳的证据足够确凿,无需重审。
 面对两次定罪,阿瑟·托马斯并没有放弃。他坚持自己是被冤枉的,并通过各种渠道寻求帮助。他的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警方的调查和法庭的判决。
 八、舆论压力:《超出合理怀疑》引发的震动
 1978年,一本名为《超出合理怀疑》(Beyond Reasonable Doubt)的书在新西兰出版,作者是澳大利亚记者大卫·亚洛普。亚洛普花费了一年多时间在新西兰调查这个案件,最终确信阿瑟·托马斯是无辜的。
 在书中,亚洛普对阿瑟·托马斯谋杀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合理的无罪推理。他提出了许多质疑,包括证物350弹壳描述的不一致、内尔森博士弹道测试的局限性、以及警方调查过程中的诸多疑点。
 这本书在新西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特别是书中的一些观点激发了民众对警方办案方式的极度不满,并随即上升为对整个新西兰警察系统的强烈质疑。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案件,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阿瑟·托马斯可能真的是被冤枉的。
 亚洛普在书中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真正的凶手可能是警方内部的人。他指出,探长休顿和助手约翰逊在案件调查中可能存在不当行为,包括可能伪造证据来陷害阿瑟·托马斯。
 这本书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直接引起了新西兰总理罗伯特·马尔登的关注。为了平息舆论,消除负面影响,总理亲自宣布成立皇家特别调查委员会,对这个案件进行重新调查。
 皇家特别调查委员会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有些时候甚至比法官的权力还要大。委员会聘请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高院的退休法官泰勒(R.L. Taylor)来领导调查工作。
 九、真相大白:皇家调查委员会的裁决
 皇家调查委员会对案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查。他们重新审查了所有证据,包括证物350弹壳、轮轴、电线等关键物证。经过数月的调查和听证,委员会发现了许多惊人的事实。
 首先,关于证物350弹壳,委员会发现了严重的问题。弹道学专家普雷斯科特重新进行了测试,发现露丝·艾瑞的点22步枪射击后,其弹头弹道痕迹根本不存在第6个"land"区域,而珍妮特头部弹头的弹道痕迹却有6个"land"区域。这意味着露丝的枪不可能是凶器。
 更重要的是,委员会发现阿瑟·托马斯的枪虽然与弹头痕迹相似,但存在一个关键差异:阿瑟枪射出的子弹都有一个特殊印记,而受害者头部的弹头却没有这个印记。这说明杀死克鲁夫妇的很可能不是阿瑟·托马斯的枪。
 关于轮轴证据,委员会发现,这根轮轴早在谋杀发生前几年就因为更换而被扔在了米基·艾尔农场附近的路边。这意味着它可能被任何人捡走使用,不能直接证明与阿瑟·托马斯有关。
 经过持续数月的听证会和无数次对各项证据的研究分析,皇家调查委员会最终认定,指向阿瑟·托马斯谋杀的3项重要证物——证物350弹壳、沉尸重物轮轴和捆尸电线——全部不成立。
 1979年末,时任新西兰总理罗伯特·马尔登宣布了皇家特赦令,赦免阿瑟·托马斯。在历经9年的牢狱之灾后,阿瑟·托马斯终于重获自由。新西兰政府为此向他赔偿了95万纽币。
 十、未解之谜:真凶究竟是谁?
 虽然阿瑟·托马斯被证明是无辜的,但真正的凶手是谁,至今仍是一个谜。皇家调查委员会的报告虽然推翻了对阿瑟的指控,但并没有确定真正的凶手。
 关于莱纳德·登勒的嫌疑,警方后来发现他名下确实没有点22口径的步枪,也没有老式拖车。车行老板拉斯姆森甚至提供了莱纳德数年来的修车记录,里面没有任何与案件相关的记录。
 那么,到底是谁杀害了克鲁夫妇?为什么要杀害他们?18个月大的萝切莉在血腥现场存活5天,又是谁在照顾她?这些问题至今没有答案。
 有人推测,凶手可能是珍妮特本人。她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杀害了丈夫大卫,然后自杀。而在这期间,她一直在照顾自己的女儿萝切莉。这个推测可以解释为什么萝切莉被照顾得那么好,但无法解释为什么珍妮特要杀害自己的丈夫。
 也有人认为,凶手可能是一个外人,与克鲁夫妇有某种恩怨。但为什么现场没有打斗痕迹?为什么门窗完好无损?这些都无法解释。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可能与农场的继承权有关。莱纳德的妻子梅西在遗嘱中原本将农场所有权留给了两个女儿,但后来修改了遗嘱,只留给了珍妮特。这可能引起了家庭内部的矛盾,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时至今日,普克卡瓦血屋之谜仍然是新西兰历史上最着名的悬案。这个案件经历了多次反转:从双人失踪到疑似谋杀,从珍妮特可能是凶手到莱纳德行为异常,从阿瑟·托马斯两次被定罪到最终被证明无辜,每一个新线索都引出更多疑问。
 这个案件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对新西兰的司法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促使新西兰在1990年南岛海滨小镇阿拉莫阿娜的屠杀案后出台了更严格的限枪令。更重要的是,它提醒人们,即使在看似确凿的证据面前,也必须保持谨慎和怀疑的态度。
 每当人们提起这个案件,都会想起那个血腥的客厅、那张沾满血迹的摇椅、以及那个在恐怖环境中奇迹般存活的18个月大女婴。普克卡瓦血屋之谜,将永远是新西兰历史上一个无法解开的结,一个让人深思的悲剧。
 而在普克卡瓦那个宁静的小镇上,克鲁夫妇的农场依然存在。每当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那片土地上,仿佛在诉说着那个遥远而悲伤的故事。那个未解的谜团,就像一个幽灵,始终徘徊在普克卡瓦的上空,提醒着人们正义与真相的重要性,以及人性的复杂与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