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凭借这两点关键信息,专案组全力展开内审外调,通过各类系统全面梳理案发期间(1997年至1998年)在富阳暂住人员1900余人次,重点查询湖南籍在灵桥、大源一带历史登记暂住人员7900余人次。
 专案组先后奔赴江苏、安徽等地,走访询问当年工厂的老板、财务、管理人员及包括锅炉工在内的其他员工,证实有"胖子"这个人存在。遗憾的是,介绍"胖子"来富务工的关键知情人已经因病离世。侦查人员只能围绕知情人的关系继续深入排查,延伸排查出其关系人90余名,可经同案犯辨认,未能辨认出谁是"胖子"。
 案件侦查又陷入了困境,但是侦办人员始终不放弃。专案组进一步研究"胖子"案发后的生活轨迹,得知他曾经逃到上海,且被上海警方处罚过。专案组在上级刑侦部门的支持协调下先后6次赶赴上海,经过大量核查和数据分析,初步锁定一名重点嫌疑人员。
 四、真相大白:26年的追凶终于落幕
 4.1 最后一名嫌犯落网
 "这名犯罪嫌疑人是湖南人,且有着他们老家的口音,但他的年纪偏大,而且档案照片上的他不是很胖,与外号不符,所以我们还是有些疑虑。"应登晓说,为了尽早将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春节还没过完,专案组成员就前往湖南。
 在湖南当地,警方找到了这名被怀疑是"胖子"的男子。他今年62岁,住在当地的一家养老院中。令人奇怪的是,他是养老院中唯一一个具有正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人,这一点引起了专案组的注意。通过对此人生活方式、亲友关系、行为习惯等深入分析研判发现,此人未婚,平时好吃懒做且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并且他虽然不太胖但是脸形比较圆,确实有人称呼他为"胖子"。
 锁定嫌疑人后,专案组立刻对"胖子"展开抓捕,并进行突击审查,最终,他交代了1998年伙同另外两人在富阳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他的真名叫唐三洞,也是湖南怀化人。
 唐三洞坦言,这二十多年来自己一直生活在恐惧和自责之中,每晚都被噩梦困扰,精神极尽崩溃。他表示,自己早就想过自首,但始终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罪行。
 4.2 犯罪过程:三名凶手的详细供述
 随着三名犯罪嫌疑人的全部落网,这起尘封26年的命案终于真相大白。根据他们的供述,警方还原了整个犯罪过程:
 1998年,吴广生从湖南来到浙江投奔表姐,希望能在富阳找到一份好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然而现实却残酷地打击了他,他始终没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生活过得十分窘迫。
 在一次与表弟毛胜利喝酒聊天时,两人都抱怨着生活的艰难,对金钱的渴望让他们心中萌生了一个罪恶的抢劫念头。就在他们谋划抢劫之事时,一个绰号叫"胖子"的湖南籍男子出现了。胖子同样在为生计发愁,当吴广生向他提出抢劫的计划后,胖子竟然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加入。三人一拍即合,当天便从富阳的大源镇出发,徒步走了四、五个小时来到了银狐街道大树下村附近。
 他们经过一番勘察选定了村边一个较为偏僻的水渠旁作为抢劫地点。眼看天色还早,三人决定先找个地方躲藏起来,等待天黑后再伺机作案。巧合的是,他们发现了一间无人居住的小屋,便进入小屋准备作案工具,并制定详细的抢劫计划。
 他们商量好由吴广生用木棍击打受害者的后脑勺使其昏迷,这样既不会致死又能方便抢劫。胖子则负责提供刀具,将木棍的外皮削光滑以便更好的使用。夜幕降临,三人怀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走出小屋,在水渠旁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不一会一个女子从远处走来,或许是因为第一次作案,三人心中充满了恐惧,不敢动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子离开。紧接着一个骑摩托车的男子经过,吴广生本想伸手将其拉下车,但由于紧张和慌乱没能成功,这也引来了毛胜利和胖子的责怪。
 就在吴广生感到懊恼和羞愧之时,刚刚参加完朋友聚会喝得醉醺醺的李长江恰好途经此处。看到李长江孤身一人,三人觉得机会来了,吴广生二话不说拿起木棍朝着李长江的后脑勺狠狠打去。然而或许是因为紧张,这一击并没有将李长江打晕,李长江顿时发出痛苦的呼喊。
 毛胜利和胖子见状急忙冲上前帮忙,毛胜利情绪激动,担心李长江的喊叫声会引来其他人,竟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术刀片朝着李长江的颈部狠狠刺去,李长江当场死亡。看到李长江倒在血泊中,吴广生和胖子都被毛胜利的行为吓坏了,他们原本只是想抢劫钱财,从未想过要杀人。
 但是事已至此,三人只能匆忙将李长江的尸体进行捆绑,然后拖拽至旁边的水渠内,用芦苇草进行掩埋。随后他们从小屋中逃离,为了逃避警方的追捕,决定连夜离开富阳。毛胜利让吴广生和胖子先行前往上海,自己则选择去嘉兴附近的农村躲藏。
 4.3 案件告破:正义终于来临
 2025年2月26日,随着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胖子"的落网,这起跨越26年、历经多个日夜的命案正式宣告破获。富阳警方在湖南将"胖子"抓获归案,他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这一消息传来,整个富阳警队都为之振奋。那些曾经参与过这起案件侦查的老刑警们纷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洪醒范感慨地说:"26年了,我们终于可以告慰李长江的在天之灵了。"
 杭州市公安局富阳区分局副局长王水祥表示,这起案件的侦破,不仅彰显了警方打击犯罪的决心,也体现了科技对刑侦工作的巨大助力。"我们相信,只要物证保留完好,终有一天,那些尘封的案件都将迎来正义的审判。"
 五、反思与启示:命案背后的故事
 5.1 坚持不懈的力量
 这起案件最令人感动的是富阳警方26年来的坚持不懈。从洪醒范等老一辈刑警,到王水祥、应登晓等新一代刑侦骨干,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责任和担当。
 洪醒范说:"这26年来,我们从未忘记过李长江,也从未放弃过寻找真凶。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坚信,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了漫长的26年。每年,他们都会把这起案件拿出来分析研究,每当有新技术出现,他们都会用它来重新检验当年的物证。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最终换来了案件的成功侦破。
 5.2 科技进步的力量
 这起案件的侦破,也充分展示了科技进步对刑侦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从最初的现场勘查,到后来的DNA比对,科技的发展让原本看似不可能的案件有了突破口。
 应登晓表示,没有科技的进步,这起案件可能还会继续尘封下去。"DNA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能够从微小的生物痕迹中找到关键线索。这在26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他说。
 这也提醒我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只有不断推动科技进步,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犯罪挑战。
 5.3 正义不会缺席
 这起案件的最终侦破,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无论犯罪分子多么狡猾,无论案件多么复杂,只要警方坚持不懈,只要科技不断进步,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
 对于李长江的家人来说,这迟来的正义虽然无法挽回他们的损失,但至少可以让他们得到一些慰藉。对于社会来说,这起案件的侦破也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犯罪行为最终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