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枪响时分:正午的三重谋杀
 沈阳市法库县四家子乡后满洲屯村,这个拥有约1500人的小村庄,在2018年4月8日中午时分被一声沉闷的枪响打破了宁静。村民廖女士回忆起那个可怕的时刻:"我听到'哐'的一声,不像汽车爆胎的声音,后来才知道出人命了。"这看似平常的声响,竟是一系列血腥谋杀的开始。
 23岁的张轩是家里的独生子,案发前刚刚回到家中,正满心欢喜地筹备着4月13日与女友的婚礼。这位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生命会在这个春日的中午戛然而止。
 与此同时,57岁的郑海波正在张轩家侧面的村部一楼办公室。他的办公室位于会议室旁,有两张办公桌,还有一张用来值班休息的床。郑海波在村里当了多年会计,去年9月起任代理村支书。"工作很负责,老百姓对他印象好。"现任村会计王云阁如是评价。
 从后满洲屯的村部到四家子乡政府后面一个叫于家沟的村庄,骑摩托车一般10分钟内就能到达。在那里,78岁的王素珍老人正在家中等待着某个访客的到来。
 4月8日12时57分,沈阳市法库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称,法库县四家子乡后满洲屯村三名村民遇害。警方迅速出动,一场震惊辽沈大地的特大杀人案侦查就此展开。
 二、致命轨迹:三公里内的死亡链条
 2.1 第一枪:邻家青年的婚礼悲歌
 齐佐军首先将目标对准了邻居张轩。两家相距不足一百米,位于公路旁的张家成为了这场血腥屠杀的起点。这位23岁的年轻人,原本计划在5天后迎娶新娘,此刻却倒在了血泊中。
 张轩家附近的村民廖女士回忆起案发时的情景:"我听到'哐'的一声,不像汽车爆胎的声音,后来才知道出人命了。"这声异响,正是齐佐军扣动自制钢珠枪扳机的声音。钢珠枪的威力不容小觑,据事后调查,这种自制武器的杀伤力相当大。
 2.2 第二枪:村支书的办公室惨案
 在杀害张轩后,齐佐军步行约50米,来到了村部办公室。此时,代理村支书郑海波正在办公室内。郑海波的办公室位于村部一楼,里面有两张办公桌和一张用来值班休息的床。作为村里多年的会计和现任代理村支书,郑海波工作认真负责,在村民中口碑良好。
 郑海波的遗体在办公室被发现时,现场惨不忍睹。当现任村会计王云阁闻讯赶到村部时,警方已在屋外拉起了警戒线。一个负责的基层干部,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失去了生命。
 2.3 第三枪:岳母的最后时刻
 行凶后,齐佐军骑上摩托车,前往5公里外的四家子村于家沟,那里住着他的岳母王素珍。这位78岁的老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女婿会对自己下此毒手。
 王素珍的儿媳妇刘芳(化名)回忆起那个可怕的中午:"我招呼他进屋,倒了两碗水给他喝。"当时她看到齐佐军进了隔壁屋内与老太太(王素珍)聊天,自己便到屋外干活去了。没过多久,她听到家里有异常动静,便赶紧走回家,在门口碰上了正要离开的齐佐军。
 "我说你就走呀,他'嗯'了一声,就骑摩托车走了。"刘芳进屋后,发现王素珍倒在地上,头部流血,已经没有了呼吸。就这样,第三位受害者倒在了齐佐军的钢珠枪下。
 三、追捕与终结:自杀谢罪的最后时刻
 3.1 天网恢恢:警方的快速反应
 接到报警后,沈阳市公安局迅速启动重大案件应急处置机制,辽宁省、沈阳市和法库县三级公安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警方行动迅速,全力追捕这名穷凶极恶的杀人狂魔。
 当日15时35分,专案组民警在法库县四家子乡发现齐佐军欲驾车逃跑的踪迹后,迅速将其包围。警方不断喊话,要求齐佐军放下武器,同时准备实施抓捕。
 3.2 走投无路:自杀收场的亡命之徒
 面对警方的包围圈,齐佐军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在警方准备实施抓捕的关键时刻,这个犯下滔天罪行的男人做出了最后的选择——"见走投无路,持自制钢珠枪自杀身亡"。
 据沈阳市公安局通报,齐佐军杀害3人以及自杀,其凶器均为同一把"自制钢珠枪"。这把夺走四条人命的凶器,最终也结束了它主人的生命。
 四、罪案剖析:是什么驱使他走向不归路?
 4.1 婚姻纠葛: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
 齐佐军的杀人动机,与他的婚姻状况密切相关。据村民韩振江介绍,齐佐军与妻子王颖(化名)虽然没有离婚,但夫妻关系早已名存实亡,"闹了几年了,我妹妹要离,他不肯离。"
 妻子离家出走对齐佐军的打击很大,村民普遍认为这是他犯罪的重要诱因之一。"可能这次把怨气发在他岳母身上。"韩振江推测道。在接受采访时,王颖的哥哥王辉(化名)表示,妹妹与齐佐军的婚姻早已破裂,但齐佐军一直不肯离婚。
 案发后,王颖曾短暂回到家乡,但很快又去了沈阳。面对这场悲剧,王辉甚至表示:"出了这事后,我都想跟她断绝兄妹关系。"他认为,母亲遇害,是因为妹妹与齐佐军的矛盾引发的,"具体什么矛盾,我也搞不清。"
 4.2 邻里恩怨:一句辱骂引发的杀机?
 齐佐军与村民张轩家有什么纠葛,为什么要杀害其儿子张轩?有村民透露,案发前张轩的父亲张云飞曾辱骂齐佐军,导致其怀恨在心。
 不过,这种说法并未得到张云飞夫妇及警方的证实。作为家中独子,23岁的张轩原本即将在4月13日举行婚礼,却在婚前5天遭遇横祸,这让张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4.3 土地纠纷:村干部与村民的矛盾
 齐佐军为什么要对村干部郑海波下杀手?郑海波的妻子告诉记者:"没有什么私人矛盾,他(郑海波)从来没有仇人。"然而,郑海波的女儿则透露,齐佐军怨恨其父亲或跟"土地"有关,"具体不知道什么情况。"
 郑海波的弟弟郑海泉称,农村土地确权涉及一些村民的利益调整,齐佐军因这方面原因对郑海波有意见。齐佐军家附近的村民张玉石也证实,齐佐军曾因其女儿分地的事找过郑海波,但问题没有解决。
 "现在他们两个人都死了,谁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原因。"村干部王云阁的叹息,道出了这个未解之谜的无奈。
 4.4 性格与生活:从勤劳青年到孤僻"木头人"
 在村民韩振江眼里,只读过小学的齐佐军曾经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年轻时的齐佐军,做过杀猪的屠户,也贩过蔬菜卖,凭着自己的勤劳,生活日渐宽裕。他在村里盖起了阔气的新房子,看起来日子过得还不错。
 然而,一切都因为齐佐军痴迷地下六合彩而改变。"他经常买六合彩,输了不少。"韩振江回忆道,大概在七八年前,因为买六合彩欠债,齐佐军不得不把自家的房子以五六万元的价钱卖了,再花一万多元买了别人的小房子。
 生活的挫折让齐佐军的性格逐渐变得孤僻。在许多村民看来,他性格内向,平常话不多,因此得了一个外号:"木头人"。这种性格的变化,或许为他后来的极端行为埋下了伏笔。
 4.5 健康问题:病痛缠身的晚年
 案发一年前,齐佐军就很少到陶瓷厂做事。"他的身体出了问题,做不了。"齐佐军的堂叔齐管发告诉记者,齐佐军的心脏有毛病,但没看到其"媳妇孩子"回来看他。
 从齐佐军家里的状况来看,他的生活过得简单而邋遢。两个开水瓶放在床前,枕头边搁着一个塑料水杯;床边老式缝纫机的踩板上堆了几双布满尘灰的鞋子,缝纫机台面铺了一张塑料布,上面放着破旧的手电筒、打火机,以及一些药物:有治头痛的、胃痛的、心绞痛的,有一个药盒里还有不少阿普唑仑片——其药效包括治疗抑郁症和失眠。
 这些药物,或许暗示着齐佐军在案发前已经处于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煎熬中。
 五、罪案现场:一个孤独男人的生活痕迹
 5.1 凌乱的家:绝望生活的写照
 齐佐军的家位于村里的一条水泥路旁,是一层的红砖房,房门虚掩着,屋内翻箱倒柜的一片狼藉,显然经历了警方的反复搜查。一些脏乱的衣服丢在角落里,屋内除了一部简易洗衣机和破旧电视,没有其他电器。厨房里放着一堆用来烧火的玉米杆,旁边四方桌上的盆里,搁着一些还没洗的碗筷。
 这个凌乱不堪的家,或许正是齐佐军内心世界的写照。孤独、绝望、无人关心,这种生活状态可能促使他走向了极端。
 5.2 简陋的生活:贫困与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