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神秘出租屋:五具腐烂的尸体
 1999年的重庆,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这座山城的夏季总是格外闷热,而这股腐臭味在这样的天气里显得更加浓烈。位于九龙坡区石桥铺的一栋老旧居民楼内,房东邹某正皱着眉头站在一间出租屋门前。这是一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三层小楼,外墙已经斑驳不堪,墙上的电线像蜘蛛网一样杂乱无章地缠绕着。
 "这味道实在是太难闻了,"邹某自言自语道,"这租户到底在屋里搞什么名堂?"他一边嘟囔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钥匙,准备打开这间已经拖欠了两个月房租的出租屋。
 随着钥匙转动,生锈的门锁发出"咔嗒"一声轻响。邹某推开门,一股更加浓烈的腐臭味扑面而来,差点让他当场呕吐。他捂住口鼻,小心翼翼地走进屋内。
 屋内一片狼藉,客厅的景象让邹某感到十分困惑。原本应该是普通客厅的空间,现在却被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池。这个水池大约有5米长、2米宽,池壁是用红砖砌成的,看起来已经完工不久。水池里的水已经变得浑浊不堪,水面上漂浮着几个铁瓢,看起来十分诡异。
 "这租户到底在搞什么?"邹某一边嘀咕,一边走向水池。他注意到水池旁边有一个简易的电闸箱,电线从电闸箱延伸到水池底部,看起来十分危险。
 就在这时,更加刺鼻的腐臭味从卧室方向传来。邹某屏住呼吸,缓缓走向卧室。当他推开卧室门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他惊恐地尖叫起来,手中的钥匙串"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卧室的地板上,五具已经开始腐烂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尸体已经高度腐败,面部特征几乎无法辨认,蛆虫在尸体上爬来爬去,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恶臭。
 邹某踉跄着后退几步,差点摔倒在地。他跌跌撞撞地跑出出租屋,掏出手机拨打了报警电话。几分钟后,刺耳的警笛声划破了石桥铺老街的宁静,一场震惊重庆的凶杀案就此浮出水面。
 二、初步勘查:带电的死亡陷阱
 接到报警后,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迅速赶到现场。当警察们进入这间充满死亡气息的出租屋时,他们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这是我见过最诡异的犯罪现场之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刑警感叹道。他小心翼翼地绕过水池,走向卧室查看尸体。
 初步勘查发现,五名死者都是男性,年龄在30至50岁之间,衣着破旧,看起来像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法医初步判断,他们的死亡时间大约在一个月前,但由于重庆夏季高温潮湿的气候,尸体腐败程度远超正常情况。
 "这些人应该是在水池中触电身亡的,"法医指着尸体上的电击痕迹说道,"你们看,他们的手部和脚部都有明显的电流斑,这是典型的触电死亡特征。"
 刑侦人员仔细检查了水池的结构。他们发现,水池底部铺设了5块铁板,这些铁板通过电线与水池旁边的电闸箱相连。池壁上还缠绕着铁丝网,池面上漂浮的铁瓢也是导电材料制成的。
 "这根本不是普通的水池,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杀人陷阱,"一位电力专家在检查完电路后震惊地说,"当有人站在水池底部的铁板上,手持铁瓢舀水时,只要合上电闸,电流就会通过人体形成回路,导致触电身亡。"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警方在水池旁边的墙上发现了一串潦草的数字:"22、3、5.1、0.7、5"。这些数字看起来毫无关联,但经验丰富的刑警们直觉认为,这可能与案件有着某种联系。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警方发现了更多令人不安的细节。出租屋的电路系统被人为改造过,电线直接接入了主电路,没有安装任何保护装置。这意味着一旦通电,水池中的人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这不是意外,"负责此案的刑警队长严肃地说,"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谋杀案。凶手对电路知识有一定了解,并且经过了周密的计划。"
 然而,就在警方准备深入调查时,他们遇到了第一个重大障碍:出租屋的租户在案发后神秘失踪,而他在租房时使用的身份证是伪造的。这意味着,这个神秘的租户很可能是一个有犯罪前科、善于隐藏身份的危险人物。
 三、24年追凶:墙上的数字密码
 案件发生后,重庆警方立即成立了专案组,全力追查凶手的下落。然而,由于凶手使用了假身份证,且现场留下的线索有限,案件很快陷入了僵局。尽管警方从未放弃追查,但24年来,这个神秘的"水池杀手"一直逍遥法外。
 时间来到2022年,重庆市公安局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在这次行动中,技术人员对1999年石桥铺出租屋电击屠杀案的现场证据进行了重新检验。正是这次重新检验,让案件出现了转机。
 技术人员在现场发现的一个玻璃瓶上提取到了一枚完整的指纹。通过与全国指纹数据库比对,这枚指纹最终锁定了一名叫廖某的男子。廖某,45岁,重庆本地人,曾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21年刚刚刑满释放。
 "这个人有重大嫌疑,"负责此案的刑警兴奋地说,"立即对廖某进行调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廖某在2021年出狱后,行为举止变得更加古怪。他不仅在石桥铺附近租了一间车库作为"工作间",还经常购买各种电子元件和金属材料。
 2022年10月,警方决定对廖某实施抓捕。当警察出现在廖某面前时,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显得十分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我什么都没做,"廖某面无表情地说,"你们抓错人了。"
 然而,当警方将他带到当年的案发现场,指着墙上那串神秘的数字时,廖某的脸色变得苍白起来。
 "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警察问道,"22、3、5.1、0.7、5,这些数字代表什么?"
 廖某沉默不语,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警方随即对这些数字进行了深入分析。经过反复计算,他们终于破解了这串数字的含义:22代表22块砖,恰好是水池的长度;3代表层数,3层砖共计66块;5.1减0.7恰好是一侧铁丝网的长度;5代表水池底部5张铁板。
 更重要的是,通过笔迹鉴定,警方确认这些数字正是廖某所写。面对这一铁证,廖某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就是1999年石桥铺出租屋电击屠杀案的凶手。
 四、"永动机"狂想:扭曲的杀人动机
 案件告破后,一个关键问题摆在了警方面前:廖某为什么要杀害这五名与他素不相识的"棒棒"(重庆对靠体力搬运货物为生的人的称呼)?他与这些人之间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
 为了寻找答案,警方对廖某的成长经历和生活背景进行了深入调查。他们发现,廖某从小性格孤僻,几乎没有朋友。他对科学,尤其是物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缺乏系统教育,他的"研究"往往流于表面,甚至有些荒谬。
 最令警方震惊的是,廖某痴迷于一个在科学界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发明"永动机"。在廖某的"工作间"里,警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装置,看起来像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但实际上却违背了基本的物理定律。
 "我想发明永动机,"廖某在审讯中淡淡地说,"这是科学界的终极梦想,如果我能成功,我就能名垂青史。"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杀害五名无辜的"棒棒"时,廖某的回答更加令人不寒而栗:"我需要锻炼自己的胆量,突破思维的极限,"他说,"通过观察死亡,可以激发我的创造力和灵感。"
 据廖某交代,他认为通过杀人这种极端行为,可以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从而在发明永动机的道路上取得突破。他精心设计了那个带电的水池,就是为了能够"观察人体在电流作用下的生理反应"。
 "我选择'棒棒'作为目标,是因为他们通常独来独往,不容易引起注意,"廖某冷冷地说,"我以搬货为名,将他们骗到出租屋,然后让他们帮忙舀水。当他们进入水池时,我就合上电闸。"
 廖某的供词让办案人员感到既震惊又愤怒。为了所谓的"科学研究",他竟然冷血地杀害了五名无辜的人,这种行为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理解范围。